伊斯蘭在中國
中國情況
歷史
回族:
從七至八世紀唐朝開始,大食國(阿拉伯帝國)一批批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各族穆斯林商人,傳教士,使節,旅行家來到中國不斷,有時一年一次,有時一年兩次。唐宋政府鼓勵商業貿易,因而有不少人便留居中國不歸。
在元代,蒙古人發動大規模的對外西征,征服了中亞,西亞,阿拉伯廣大地區,包括很多信仰伊斯蘭的國家和民族。隨著蒙古人每次戰爭的勝利,他們遷徙一批批人到東方來,總數幾十萬;同時由於交通大開,有很多商人來中國,這些來自不同地域,民族,語言文字的穆斯林,以駐軍,工匠,商人,官吏,學者等不同社會身分,擴散全中國。
明代有中亞等地信仰伊斯蘭的各族人民入附 中原,還有南洋的穆斯林來中國而定居下來。
千多年間,東來的穆斯林,在中國各地定居下來以後,和當地的各族婦女通婚,這些婦女也信仰了伊斯蘭。他們分佈在全國各地,形成回族。
維吾爾族:
最主要的來源是來自蒙古草原的和南疆綠洲上的居民。
九世紀,維吾爾族這兩部分人大規模匯合,新疆建立哈拉汗王朝。
十世紀,開始伊斯蘭化。
十一世紀,東向攻佔塔里木盆地一帶。
十二世紀,西遼攻佔哈拉汗。
十三世紀,蒙古滅西遼。
十四世紀,統治新疆的東察合台汗國推行伊斯蘭。
十六世紀,東察合台臣服於蒙古穆斯林建立的葉爾姜汗國;這個汗國的統治階層與突厥人通婚;維吾爾族完全融合為一個統一的,新的民族共同體。
在一千三百多年來,透過大小多次遷徙,與當地居民融合,也透過一些傳教,增長到幾千萬人。
教派
中國的穆斯林絕大多數屬伊斯蘭的正統教派遜尼派,承認早期四大哈里發都是穆罕默德的合法繼承人。遵行該派四大學派之一的哈乃斐派的學說,同時也尊重其他 三位伊瑪目創立的學理。
三大教派:
格的木。
伊合瓦尼。
西道堂。
四大門宦:
哲合林耶。
虎非耶。
格的林耶。
庫不林耶。
什葉派的穆斯林數目極少,包括:
新疆喀什的塔吉克族,屬伊斯瑪儀派。
莎車縣一小部分維吾爾族,屬十二伊瑪目派。
五功
念:念誦清真言:[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
禮:
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向麥加方向禮拜。
每周五主麻日下午到清真寺參加聚禮,內容有禮拜,誦經,講道。禮拜前必須先做凈禮。
每年開齋節和古爾邦節也做禮拜。
齋:在伊斯蘭曆每年九月(萊買單月),凡九歲以上的女性和十二歲以上的男性穆斯林,在每日從拂曉前至日落之間,禁絕飲食和房事,封齋第二十九日傍晚如見新月﹐次日即為開齋節﹔如不見﹐則再封一日。
課:交納四十份之一的財產為天課,用來救濟有需要的人。
朝:有條件者,一生至少一次去麥加朝覲克爾白天房,在伊斯蘭曆十二月十日。凡是去過麥加朝覲的穆斯林,被稱為[哈吉],冠在他的名字之前,受到其他穆斯林的尊重。
六信
信安拉,即真主。
信經典,包括古蘭經和聖訓。
信天使,是真主所創造的。
信使者,即真主命令向人間傳達信息者。
信前定,即命定或宿命。
信末日,包括後世,末日審判,死後復活。
主要節日
開齋節:
在新疆亦稱肉孜節。
在伊斯蘭教曆十月一日,即九月封齋結束後一日。
當日﹐穆斯林前往清真寺參加會禮﹔會禮之後﹐互相問候並互贈禮物;根據各地的風俗習慣﹐慶祝形式不盡相同﹐有的炸油香製美食款待親友,有的請阿訇誦經祈禱,有的聚會聯歡等。
古爾邦節:
亦稱宰牲節,忠孝節。
在伊斯蘭教曆十二月十日。
為紀念易卜拉欣父子為真主犧牲的精神。易卜拉欣虔誠地信奉真主﹐一次他夜夢真主,得到啟示命他宰殺親生兒子獻祭。當他遵命執行時,真主遺天使牽一只羊來,命他以宰羊代替獻子祭祀。
當日,穆斯林前往清真寺參加會禮;另外,每家或數家合宰一隻羊;除會禮,宰牲外﹐大家紛紛走親訪友,互送油香,鏾子等各種炸果;新疆穆斯林還以歌舞慶祝,一些長期過著遊牧生活的民族並舉行叼羊,賽馬等娛樂活動。
聖紀:
亦稱聖祭,聖會或聖忌。在新疆稱牟嚕德節。
據傳﹐穆罕默德誕生與逝世均在阿拉伯太陰曆三月十二日,因此聖紀兼有紀念穆罕默德誕生與逝世的雙重意義。
慶祝活動在清真寺舉行,由阿訇誦經﹐講述聖訓和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蹟,讚頌他的美德;有的穆斯林炸油香,熬肉粥﹐或殺牛宰羊,邀請親朋聚餐紀念。
清真寺
全國有三萬多座。
部份是近年由阿拉伯人資助重開。
是穆斯林禮拜也是聚會議事和交往的場所。
建筑包括:
禮拜殿。
水房。
講壇等等。
大多清真寺都有邦克樓,是一高層建筑,方便教職人員誦經和呼喚穆斯林禮拜時聲音遠播。
門向東開,禮拜殿在迎門的後牆上有一個穹窿形的壁侖,是示意西方,即是麥加的方向。
穆斯林在禮拜前必須大淨或小淨:
大淨:用吊罐高高懸若讓水沖下來﹔洗臉(包括洗耳鼻),洗腳,摩頭(用濕的雙手摩頭頂)和漱口。
小淨:圍著水房的水池,用特別的湯瓶壺沖洗﹔從頭到腳洗滌全身,並漱口。
入大殿時,需要脫鞋。
非穆斯林只能在朝拜者的後面或側面。
在大殿裏穆斯林整齊跪著,面對麥加方向禮拜,並聽毛拉講經。
四大古寺,建於宋元時期:
廣州懷聖寺。
泉州清淨寺。
杭州真教寺。
楊州清真寺。
古蘭經的中文譯本
王靜齋,1932,1942,1946。
劉錦標,1943。
楊仲明,1947。
時子周,1958。
馬堅,1981。
林松,1988。
飲食
穆斯林禁戒吃:
豬肉。
馬,驢,騾,狗等不反芻的動物肉。
性情凶殘的禽獸如鷹,虎等肉。
自死物。
血液。
非誦真主之命而宰的動物。
平時,凡盛過這些禁忌食物的炊具, 餐器都不用,不接觸。如果在旅途中或其他困難的條件下,借用非穆斯林的鍋,必須用大火燒過一陣,方才使用。
穆斯林所吃的牛,羊,雞,鴨等禽畜,一般都請阿訇念經後下刀宰殺。阿訇首先要面向西方念台斯米,然後對準規定的部位下刀,先將肉中的血全部放掉,別的人才能拿起刀子切割。
穆斯林開辦的商業店鋪門前懸掛清真牌,用阿拉伯文書寫,或有[清真]的字樣。
烤羊肉串賣遍各地。
回族房舍
穆斯林大都圍繞清真寺居住。
一般家庭都喜歡在正屋中 間懸挂山水花卉,麥加等字畫,圖片,兩旁配有阿拉伯文書寫的對聯。
虔誠的穆斯林家裏,不挂人物和動物圖畫。
回族的衣著
領禮拜的教長或阿訇必須纏頭,一般穿偏襟白色長衫。
男人一般頭戴回回帽,有無沿小白帽,小黑帽,大多數喜歡戴白帽。有的用白毛巾或白布裹頭。有的戴角回回帽的,如有五角帽,六角帽,八角帽等。冬天,老年男人頭上戴一頂白帽子,耳朵上戴一對繡花的青耳套(棉制或皮制)。熱天身著白褂,外套以黑馬甲。
婦女一般都戴蓋頭。蓋頭有少女,媳婦,老人之分。少女戴綠色的,嵌金邊,上繡素雅花草圖案;已婚婦女戴黑色的,只披到肩頭;老年婦女戴白色的,披到背心處。一般穿大襟衣服 。少女和媳婦在衣服上嵌線,鑲色,滾邊,繡花,佩戴金銀手鐲,耳環,戒指。
近年來,城市的回族,特別是青年人,有不少人喜著新潮時裝。
回族姓名
[馬]是一個很普遍的姓。此姓最初是由[穆罕默德]的[穆]音演化而來。
除了中文名字外,有些穆斯林還有[經名]:
男的有奧斯曼,阿里,侯賽因,哈桑,易不拉欣,努爾等。
女的有為法蒂瑪,阿以莎,赫蒂徹等。
一些詞彙
[伊瑪尼]:信仰。
[伊瑪目],[阿訇]:教長。
[毛拉]:精通伊斯蘭教法和神學的教師。
[滿拉]:在經堂學習經文,被培養教職人員的學生。
[主麻日]:星期五,穆斯林下午在清真寺做大禮拜。
[呼圖白]:講道。
[大淨],[小淨]:禮拜前做的凈禮。
[邦克樓]:宣禮塔。
[台斯米]:奉主之命。
[乜貼]:自願的布施。
[多斯第]:兄弟。
[色倆目]:吉祥如意。
[麻扎]:穆斯林的墓地。
穆斯林數目
在1949解放時穆斯林有四千多萬人。
現在穆斯林約四千萬:
一千多萬為漢族。
二千多萬為信奉伊斯蘭的十個少數民族:
以回族為首的四個內地伊斯蘭少數民族。
以維吾爾族為首的六個新疆伊斯蘭少數民族。
少數民族 | 2003人口 | 主要聚居地,按人口順序 | ||
內地伊斯蘭 | 回 | Hui | 1100多萬 | 寧夏,甘肅,青海,河北,新疆,河南,各地 |
東鄉 | Dongxiang | 約52萬 | 甘肅臨夏,青海,新疆伊犁 ,寧夏 | |
撒拉 | Salar | 約12萬 | 青海循化 | |
保安 | Bonan | 約2萬 | 甘肅積石山,青海同仁,新疆 | |
新疆伊斯蘭 | 維吾爾 | Uygur | 約990萬 | 新疆,湖南,廣東,北京 |
哈撒克 | Kazak | 約150萬 | 新疆,甘肅,青海 | |
柯爾克孜 | Kirgiz | 約20萬 | 新疆克孜勒蘇 | |
塔吉克 | Tajik | 約5萬 | 新疆塔什庫爾干 | |
烏孜別克 | Uzbek | 約2萬 | 新疆 | |
塔塔爾 | Tatar | 約6千 | 新疆 | |
約2400萬 |
內地伊斯蘭與新疆伊斯蘭的比較
文化 | 信仰制度 | 生活行為 | |
內地伊斯蘭 | 受漢族文化的影響較深,在許多方面和儒家文化相結合。 |
|
|
新疆伊斯蘭 | 融會,吸收古代西北邊疆突厥文化成份而累積發展起來。 |
|
|
福音工作
為了安撫少數民族的宗教及民族情緒,政府嚴禁向少數民族傳福音。
公開的教會,難以找到少數民族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