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了解伊斯蘭的欺騙和不誠實
伊斯蘭會是我們的未來嗎?聖經末世論和伊斯蘭末世論的研究
基於以下兩個原因,所以下面的討論變得非常重要。第一,因為末日欺騙的突出性,第二,因為伊斯蘭的這種欺騙對於伊斯蘭在西方的傳播具有重大的含意。
當一個人對伊斯蘭開始變得好奇並想進一步了解它時,首先有必要了解的是伊斯蘭撒謊的程度,在伊斯蘭裡撒謊不僅是被允許的,而且實際上是被培養出來的,有時候甚至是命令性的。當一個基督徒想教導別人基督教時,理所當然地會認為誠實應該是分享信息的一個基本方面。然而,在伊斯蘭裡,大部分西方人很難接受這個事實:有目的的誇大其詞,掩蓋事實真相,有時徹頭徹尾的蓄意撒謊,這些竟然是伊斯蘭的宗教核心。事實上伊斯蘭裡面有培育這種不誠實文化的明確的教義和傳統。當然,現在伊斯蘭裡有一些經文和傳統是不提倡撒謊的:
你們不要明知故犯地以偽亂真,隱諱真理。(古蘭經2:42)
但是如我們將要看到的,不幸的是,對許多穆斯林而言,既定規則之外的例外實際上變成了規則本身。
欺騙和聖戰
為了理解一 個宗教怎麼能夠將謊言合理化和正當化,我們必須先來簡要地回顧一下聖戰的概念和伊斯蘭的目標。在上一章中我們已經討論過這個問題,但這裡我們要再次指出,聖戰在本質上被伊斯蘭看作是叫一切事物服從安拉和伊斯蘭的一種爭鬥。聖戰的戰場可以看作是在一個光譜上。在光譜的一某個區間是個人的內在抗爭。這種抗爭是每一個想戰勝自己的個人軟弱或內在魔鬼的穆斯林所打的一己戰。當我們移到另一個光譜區間時,看到發動聖戰就是要使別人服從伊斯蘭。當然,這也是基督教所稱為的佈道。在伊斯蘭它稱為Dawah。從光譜帶再往下看,就是伊斯蘭必須接管地方政府最後到各國家政府。這就是光譜的終點,但不幸的是,這裡就是伊斯蘭的真面目-暴力的嘴臉-經常被顯露的地方,也是聖戰開始變得血腥的地方。這樣的現實在今天的整個世界都能看到。所以,當許多西方的人認為聖戰只是對抗非穆斯林政府和國家等等的時候,它在伊斯蘭裡的概念實際上包括了生命的所有方面。因此,在穆斯林的觀念裡,甚至叫非穆斯林皈依伊斯蘭的爭鬥也是聖戰的部份。伊斯蘭中的佈道遠不只是「分享好消息」,它是戰爭。記住了這點的話,我們注意到穆罕默德「戰爭就是欺騙」1這句著名的話就至關重要了。這樣一來,在與非穆斯林相處時,伊斯蘭就鼓勵穆斯林完全使用欺騙來定義的侵略性的聖戰/戰時思想。的確除非任何一個非穆斯林在跟許多穆斯林打交道時都能意識到這種思想發揮的毒害作用,否則它就可以毫不費力地讓人失去健康的客觀現實感。當跟一個蓄意欺騙的人-像當今在西方的許多人那樣-打交道並信賴這樣一個人時,這就像綿羊被引進了屠宰場。
這種把佈道當作是聖戰的思想在伊斯蘭的兩個稱為齊斯曼(Kithman)和塔基亞(Taqiya)的教義的範疇之下也可以找到其依據點。
齊斯曼(Kithman)教義:隱瞞真理
齊斯曼就是命令一個人特意隱瞞他的信仰。它主要是屬少數的什葉派穆斯林所實踐的一種特別的撒謊形式。什葉派伊斯蘭的第六位伊瑪目賈法爾薩迪克(Jafar Sadiq)清楚地闡述了這個教義:
一個暴露我們宗教的某些方面的人就像一個蓄意謀殺我們的人。2
你們屬於這樣一個宗教,誰隱瞞它,安拉就會榮耀他,誰揭露它,安拉就會羞辱他。3
所以什葉派穆斯林被命令去有意地掩飾他們真正所相信的東西,目的是誤導局外人使人們看不出他們宗教的真正本質。這不禁讓人立刻想起耶穌的話,祂告訴祂的追隨者從來不要隱藏他們的宗教:
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5:14-16)
但相反的是,什葉派穆斯林卻被告知「屬於這樣一個宗教,誰隱瞞它,安拉就會榮耀他,誰揭露它,安拉就會羞辱他」。那就是齊斯曼教義。對大多數西方人而言,這個概念是無法想像的也是完全違反理性的。如果你有好東西,那就應該分享它呀。如果你有東西要隱藏起來,那無論如何很可能是我不會想要的東西。
齊斯曼教義和塔基亞教義在本質上沒有甚麼不同。一位什葉派穆斯林經註家這樣定義塔基亞教義:
「al-Taqiyya」(塔基亞)一詞的字面意思就是:「面臨即將到來的危險時,無論現在還是以後,隱藏或掩飾一個人的信仰、信念、想法、感情、意見、和/或採取的策略,以免讓自己受到身體上和/或精神上的傷害。」用一個詞來翻譯它的話可以是「Dissimulation(掩飾、虛偽)」一詞。4
然而,還是這位經註家在《什葉派百科全書》的一篇文章中繼續說道:「塔基亞的真正精髓可以用『diplomacy(外交)』一詞來更好地體現」。的確外交是一個相當「能玩手腕」的定義。
齊斯曼和塔基亞教義通常被嚴格地說成是什葉派的教義。然而遜尼派穆斯林則否認這兩者是他們傳統的一部份。不幸的是,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個欺騙。接下來,我們將縱觀一些遜尼派的傳統,以證明塔基亞教義在伊斯蘭裡的普遍適用性。
塔基亞(Taqiya):欺騙的根基
古蘭經教導說穆斯林為了保護自己允許否認他們的信仰。穆斯林否認他們信仰的行為可以得到寬恕,前提是只要他們的真實信仰並沒有真正動搖(也就是說他們的否認純粹是一個謊言),而且他們否認自己信仰的目的是避免受到傷害(主要是當生活在非穆斯林當中的時候):
既信真主之後,又表示不信者-除非被迫宣稱不信、內心卻為信仰而堅定者-為不信而心情舒暢者將遭天譴,並受重大的刑罰。(古蘭經16:106)
遜尼派學者伊本卡錫爾(Ibn Kathir)在他經典的古蘭經經註中詳細解釋了這節經文的意思:
這裡指的一群在麥加受到壓迫的人,而且他們和他們自己族群的勢力還很弱小,所以當他們受到非穆斯林審問的時候,就只好附和他們了 … 安拉告訴他們說這話之後,意思是他們在被審判時屈服(通過否定他們的信仰向非穆斯林屈服)之後,安拉將會寬恕他們,當他們復活的時候,會顯仁慈在他們身上。5
只要穆斯林生活在一個伊斯蘭佔少數的國家裡,就是說伊斯蘭處於「弱勢地位」的國家,那欺騙就是被允許的。當受到非穆斯林的挑戰褻瀆安拉時,穆斯林可以「附和他們」。上面的經文是怎樣「啟示」給穆罕默德的,這個實際的故事是這樣敘 說的:
不信道的人抓住了`Ammar Ibn Yasir 並拷打他,直到他說出玷污先知(穆罕默德)的話,並讚美他們的神和偶像;當他們釋放了他之後,他徑直地去見先知。先知說:「你是不是有甚麼事情想說?」`Ammar Ibn Yasir說:「壞消息!他們不願放我走,直到我誹謗了你並讚美他們的神,他們才肯罷休!」先知說:「你心裡面感覺怎麼樣呢?」 `Amma回答說:「為信仰而心情舒暢」。於是先知說:「那如果他們再回來抓你,你還要這樣做。」安拉在那一刻啟示了這經文:「… 除非被迫宣稱不信、內心卻為信仰而堅定…(古蘭經16:106)」6
所以,如果是為了自我保護的話,只要他們「為信仰而心情舒暢」,穆罕默德實際上是鼓勵穆斯林撒謊,鼓勵他們褻瀆並否認他們的信仰的。在遜尼派眼裡,最著名的也是最受信賴的傳統敘述者伊本阿巴斯(Ibn Abbas)肯定了這個觀念:
塔基亞(僅僅)是口頭的發聲而已,而心裡面是為信仰而感覺舒暢的。7
這當然與歷史上數以百萬計的基督徒的做法完全相反,他們寧願接受死亡和殉教也不願否認基督。
古蘭經還命令穆斯林不要與任何不是穆斯林的人交朋友-可是再次表明,除非這樣做有助於保護穆斯林不受傷害:
信道的人,不可捨同教而以外教為盟友;誰犯此禁令,誰不得真主的保祐,除非你們對他們有所畏懼(而假意應酬)。真主使你們防備他自己,真主是最後的歸宿。(古蘭經3:28)
伊本卡錫爾再次評論說:
安拉禁止祂的信徒成為不信道者的支持者,或者把他們當作朋友與他們發展友誼 … 安拉發出警告反對這樣的行為,他說:「信道的人們啊!你們不要以我的敵人和你們的敵人為朋友,而傳送消息給他們,以示親愛。你們中誰做這件事,誰已背離正道。」還說,「信道的人們啊!你們不要以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為盟友。他們各為其同教的盟友。你們中誰以他們為盟友,誰是他們的同教。」安拉接著說,「除非你們確實害怕他們帶來的危險」,意思是說,那些在某些地方或某些時候擔心他們安全的穆斯林除外。在這種情況下,這樣的信徒允許從表面上跟不信道者表示友好,但從內心裡永遠不要這樣做。例如,布哈里記載,Abu Ad-Darda說:「我們臉上對著某些人笑,而我們心裡卻要詛咒他們。」8
伊本卡錫爾接著繼續徹底地推翻塔基亞只是什葉派穆斯林的教義這個觀念,他說:「塔基亞是允許的,直到復活日。」
我們看到,塔基亞確實是所有穆斯林共有的一個教義,它允許他們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而可以全盤否認他們任何方面的信仰。
欺騙可以正當化財產的獲得
然而不管伊本卡錫爾怎麼說,許多人會聲稱(也許本身就是作為一個欺騙的策略)塔基亞只是用於保護一個人的生命。遠非如此。穆罕默德甚至允許為了獲得財富而撒謊:
在穆斯林佔領了海白爾(Khaybar)城之後,Hajaj Ibn `Aala走近先知,告訴說:「安拉的先知啊,我在麥加有一些額外的財產和一些親戚,我想把它們拿回來。如果我為了逃避迫害說了你的壞話,你會不會原諒我呢?」先知原諒了他,且說:「你必須得說甚麼就盡管說吧。」10
為了生命和宗教這種「不擇手段」的方法在這裡穆罕默德顯現得淋漓盡致。為了達到發展伊斯蘭的這個最終目標,還有許多其他穆罕默德鼓勵他的追隨者以撒謊作為手段的例子。
欺騙可以正當化對伊斯蘭敵人的殺戮
安拉的使者說:「誰願意去殺死傷害安拉及其使者的凱爾布本艾什拉夫(Ka'b bin Al-Ashraf)?」於是穆罕默德本麥斯萊邁(Muhammad bin Maslama)站起來說:「安拉的使者啊,你願意讓我去殺了他嗎?」先知說:「是的」。穆罕默德本麥斯萊邁說:「那請允許我說一件(虛假的)事情(也就是欺騙凱爾布)。」先知說:「你可以說它 。」11
中東出生的一位伊斯蘭權威Abdullah Al-Araby在一篇題為《伊斯蘭的說謊Lying in Islam》的文章中詳述了穆罕默德許可誘敵死亡而撒謊的另一個故事。這一次受害人的名字叫做Shaaban Ibn Khalid al-Hazly:
有傳聞說Shaaban正在糾集一支軍隊準備向穆罕默德發動戰爭。穆罕默德於是命令Abdullah Ibn Anis去殺死Shaaban以示報復。這個將要行兇的殺手請求先知允許他撒謊。穆罕默德同意了,然後吩咐殺手撒謊說他是Khazaa部落的人。當Shaaban看見Abdullah向自己走來的時候,便問他:「你來自哪個部落」?Abdullah回答說:「來自Khazaa。」然後還說:「我聽說你正在糾集軍隊想攻打穆罕默德,我就是來加入你們隊伍的。」Abdullah開始和Shaaban一起走,一邊告訴他穆罕默德如何用伊斯蘭那異教的教義籠絡他們,並抱怨說穆罕默德如何詆誨阿拉伯各族長和破滅阿拉伯人的希望。他們一直交談著到達了Shaaban的帳篷。Shaaban的同伴們都告辭了,Shaaban邀請Abdullah進到帳篷裡休息一下。Abdullah坐在那裡,一直等到四周都靜悄悄了,他覺得所有人都睡著了。Abdullah割下Shaaban的頭顱,帶著它作為戰利品獻給穆罕默德。穆罕默德一見到Abdullah的時候,就異常欣喜地大叫道:「你的臉色一直掛著勝利的表情(Aflaha al-wajho)。」Abdullah回覆說:「是你的臉色,安拉的使者,一直是勝利的臉色。(Aflaha wajhoka,ye rasoul Allah)。」12
所以我們再次看到,可以有任何理由去允許撒謊。只要最終的目標是為了擴展穆罕默德或伊斯蘭的事業, 就可以允許並改寫最初反對撒謊的禁令。在上列情況下,撒謊是許可的,以達到穆罕默德想要某人性命的最後目的。遺憾的是,因為伊斯蘭把穆罕默德捧為所有穆斯林行為的最高典範,所以今天許多穆罕默德的追隨者們也堅持著同樣的態度。
欺騙以達到目標和繁榮
伊斯蘭歷史上最著名的一位穆斯林神學家和哲學家伊瑪目安薩里(Al-Ghazali)甚至將撒謊的容許度進一步擴大。在安薩里看來,只要事實上能達到任何正面的或有益的目標,撒謊就是可以允許的:
說話是達成目的的一種手段。如果一個值得讚賞的目標既可以通過講實話也可以通過講假話來達成,那講了假話來達到目的是非法的,因為這是沒有必要的。當取得這樣一個目標可能只有通過撒謊而非講真話的時候,如果這個目標正當的話那撒謊就是許可的。13
要知道,撒謊本身並不是罪,但如果它會給你帶來傷害的話,那它就是醜陋的了。然而,如果撒謊可以讓你遠離邪惡或者給你帶來繁榮,那你就可以撒謊。14
欺騙在伊斯蘭裏找到了生根發芽的肥沃溫床,這真的是無可否認的事實。我們看到伊斯蘭作為一個宗教體系允許甚至鼓勵撒謊和欺騙,並把它們視為宗教生活的一個特殊方面。宗教和欺騙這兩者不同尋常的熔合對於 伊斯蘭在西方的傳播和我們關於末日的討論都具有深刻的含意。
欺騙對於伊斯蘭在西方的意味
就其在今天的含意而言,Abdullah Al-Araby 評論到:
為了伊斯蘭的事業而認可撒謊這個原則對於伊斯蘭教在西方的傳播方面具有重大的意義。穆斯林活躍分子利用欺騙的手段企圖美化伊斯蘭的形象,使其對於潛在的皈依者更具吸引力。15
我親自見證了這種態勢的黔驢技窮。但同樣感到沮喪的事實是如此多的基督徒,由於缺乏知識或只是不想表現得太好戰或好辯,而允許這種欺騙任意橫流。例如,九一一事件之後,當美國人看到無數的所謂溫和派穆斯林所作的為「這和平宗教」的良好本質辯護的演講時,許多的演講者都心照不宣地誤說著伊斯蘭的真正本質。在跟其他穆斯林私下會談的時候,許多人說的話較具挑釁性。上一章中講到的美國伊斯蘭關係委員會的董事長奧馬爾阿哈麥德(Omar Ahmed)就是我們指出的一個例子。這些穆斯林擺出「溫和」的姿態,卻把他們對伊斯蘭的錯誤解釋說成是正當合理的,因為在他們的觀念裡,他們是在保護伊斯蘭,這樣美國的穆斯林就會免受「傷害」。「損傷控制」正是它最真實的形式。基督徒、美國人,遺憾的是還有政治領導層要麼拼命地想相信這些人士最美好的一面以在巨大懷疑中安慰自己,要麼通過道德相對論和政治正確的不斷捶打讓西方愚蠢化而大量買進這種欺騙的鉤子、絲線和墜子。那些敢於說出伊斯蘭本質真相的少數人被看作是不容忍人或好恨惡之人。這是伊斯蘭每次作大惡時所引發的模式。只要留意一下,你就能一次又一次反覆地看見這點。
欺騙對於末日的意味
伊斯蘭撒謊的教義當然跟我們討論的末日問題存在明顯的意味。聖經的末日畫面就是一幅欺騙成為絕對規則的畫面。事實上,新約裡每一段關於末日問題的討論,作者都強調說信徒要非常小心以防被騙。下面舉出了幾個這種警告的例子。
就在耶穌被帶往十字架受刑之前,祂跟祂的使徒們有過關於末日的討論。祂的第一句勸戒就是告訴他們千萬小心不要被欺騙了。
耶穌在橄欖山上坐著,門徒暗暗的來說,請告訴我們,什麼時候有這些事。你降臨和世界的末了,有什麼預兆呢。耶穌回答說,你們要謹慎,免得有人迷惑你們。(馬太福音24:3,4)
耶穌繼續警告這種欺騙的大能:
「那時,必有許多人跌倒,也要彼此陷害,彼此恨惡。且有好些假先知起來,迷惑多人 … 因為假基督,假先知,將要起來,顯大神跡,大奇事。倘若能行,連選民也就迷惑了。看哪,我預先告訴你們了。」(馬太福音24:10-11,24-25)
同樣,使徒保羅在寫給帖撒羅尼迦人的信中也警告教會需要謹慎免得被迷惑:
弟兄們,論到我們主耶穌基督降臨,和我們到他那裏聚集,我勸你們,無論有靈有言語,有冒我名的書信,說主的日子現在到了,不要輕易動心,也不要驚慌。人不拘用甚麼法子,你們總不要被他誘惑,因為那日子以前,必有離道反教的事,並有那大罪人,就是沈淪之子,顯露出來。(帖撒羅尼迦後書2:1-3)
保羅把未來的欺騙描述成是「一種強大的錯覺」:
這不法的人來,是照撒旦的運動,行各樣的異能神跡,和一切虛假的奇事,並且在那沉淪的人身上,行各樣出於不義的詭詐。因為他們不領受真理的心,使他們得救。故此,神就給他們一個強大的錯覺,叫他們信從虛謊。使一切不信真理,倒喜愛不義的人,都被定罪。(帖撒羅尼迦後書2:9-12)
結論
我知道,指責任何一個人是撒謊者確實是個侮辱。因此我覺得徹底揭露一個事實是很重要的,這事實就是穆罕默德、古蘭經、聖訓和伊斯蘭最受尊崇的學者都允許把撒謊作為達成任何目標的手段。我已經很明白地證明了這個事實。這不是「虛妄之人」(古蘭經對非穆斯林的稱謂)沒有根據的提出指控,它真正是伊斯蘭制定的一個教義和實踐。雖然我知道這個說法可能感覺措詞十分強硬,但簡單的事實就是作為一個宗教體系的伊斯蘭確是它真正之父的兒子。我們今天知道,在希拉山山洞裡攻擊穆罕默德的那個魔鬼就是啟示這明顯影響了伊斯蘭宗教的邪惡欺騙教義的同一個靈體。我十分肯定這些話可能會冒犯大多數的穆斯林,但我的反應會是叫他們不要因為我報導了這個信息而對我太過心煩,而是叫他們將憤怒對准穆罕默德的傳統和伊斯蘭的學者,因為他們不但寬容而且還鼓勵這樣的欺騙行為。在那些自稱敬神者的人身上是不應該找到這種行為的。聖經叫所有人效法他們真正的天上的父,一切光和真理的創造者。
雖然大部分人都會認為宗教和欺騙是根本不能混雜在一起的,但很顯然,在伊斯蘭裡面,欺騙和宗教卻相輔相成。同樣,我們可以肯定,末日的時候,欺騙和宗教更是會糾纏在一起,以至於讓「選民」都很難辨認甚麼是真理。如此的話,伊斯蘭再進一步滿足對敵基督末日體系的另一個描述。
腳註:
1. Sunan Abu Dawood Book 14, Number 2631: Narrated Ka'b ibn Malik2. Hadith Imam Jafar Sadiq Footnote. #1 Usool al Kafi, p.883. ibid. Ft. #2, Ibid, p.5224. A Shite Encyclopedia October 1995Revised January 2001 http://www.al-islam.org/encyclopedia/chapter6b/1.html5. Ibn Kathir’s Tafsir -Surah 16:106 www.tafsir.com6. Confirmed by At-Tabari and narrated by Abd al-Razak, Ibn Sa'd, Ibn Jarir, Ibn Abi Hatim, Ibn Mardawayh, al-Bayhaqi in his book "al- Dala-il,http://www.al-islam.org/encyclopedia/chapter6b/1.html7. Sunan al-Bayhaqi and Mustadrak al-Hakim http://www.al-islam.org/encyclopedia/chapter6b/1.html8. Ibn Kathir’s Tafsir -Surah 3:28 www.tafsir.com9.10. Al-Sirah al-Halabiyyah, v3, p61, http://www.al-islam.org/encyclopedia/chapter6b/1.html11. Bukhari Volume 5, Book 59, Number 369 Narrated by Jabir bin 'Abdullah12. Islam Review, Lying in Islam, Abdullah Al Araby http://www.islamreview.com/articles/lying.shtml13. Ahmad ibn Naqib al-Misri, The Reliance of the Traveller, translated by Nuh Ha Mim Keller, (Amana publications, 1997), section r8.2, p 74514. Ulum id Din pp. 3,137 As quoted in Islam and Terrorism, Mark Gabriel (Lake Mary, Charisma House 2002), p. 9515. Islam Review, Lying in Islam, Abdullah Al Araby http://www.islamreview.com/articles/lying.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