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押人變得生動
探索約旦:別樣的聖經地帶
蜜雪兒•達維亞(P. M. Michele Daviau)和保羅•尤金•迪奧(Paul-Eugene Dion)
在1999年的一次挖掘中,我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座摩押人(Moabite)的神廟,這是第一座此類神廟被發現。
摩押人是居住在死海以東的民族,是古代以色列人的鄰居。路得(Ruth)是聖經中最感人的摩押人形象。她堅定地與寡居的猶大人(Judahite)她的婆婆拿俄米(Naomi)站在一起:「你往哪裡去,我也往那裡去。你在哪裡住宿,我也在那裡住宿。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路得記1:16)
雖然大衛王(King David)把路得算作自己的祖先之一,但大多數聖經讀者對摩押人的看法可能相當負面。聖經經常用非常負面的詞語來描述他們。他們的偶像基抹(Kemosh)是「可憎的」(shiqqutz)(列王紀上11:7;列王紀下23:13)。【1】他們的名字源於羅得(Lot)(亞伯拉罕的侄子)和他大女兒的亂倫後代(創世記19:36—37)。羅得的兩個女兒以為她們是所多瑪(Sodom)和蛾摩拉(Gomorrah)滅亡後世上僅存的人,便各自向父親灌酒並引誘他。這兩個女兒所生的兒子被命名為摩押(Moab)和便亞米(Ben-ammi)(以亞捫人的祖先命名;創世記19:37)。

城堡廢址(Khirbat al-Mudayna)土丘俯瞰約旦中部的賈馬德河谷(Wadi ath-Thamad)—這個地區是聖經中摩押的一部分。在這裡,挖掘者發現了一個築有圍牆的鐵器時代城市的遺跡,這為以色列神秘的東部鄰國提供了新的線索。最令人興奮的發現就在南面的兩層樓大門內,挖掘人員在這裡發現了一座神廟—這是被發現的第一座摩押人宗教聖所,裡面配備齊全,有祭壇和一些異教崇拜物品,包括小圖所示的引人注目的女性雕像。
據聖經記載,早期侵佔以色列領土的摩押國王伊磯倫(Eglon)肥胖得令人作嘔,以至於以色列士師以笏的匕首連柄帶刃都插進了他的腹中(士師記3:21—22)。
後來的摩押王米沙(Mesha)為了拯救被以色列軍隊圍困的人民,將自己的長子作為燔祭(‘olah)獻在他的大本營的堡壘上。
因此,以賽亞書的啟示(Apocalypse)中描繪在末日時摩押人在「糞池的水」中,在耶和華的震怒下苟延殘喘,也就不足為奇了(以賽亞書25:10—11)。
除了這些特徵描述之外,我們還可以仔細梳理希伯來聖經,找到一些關於摩押人職業的線索。我們只知道西比瑪(Sibma)(希實本(Heshbon)附近【2】)的摩押人保持很好的葡萄園,並享受葡萄釀造的美酒(以賽亞書16:8—10;耶利米書48:32—33),【3】米沙是一個有大規模數量的牧羊人(noqed)【4】。據列王紀下3:4,他向以色列進貢了10萬隻羊羔和10萬隻公羊的羊毛。【5】米沙來自底本(Dibon),正是在迦得(Gad)的子孫(以色列早期的一個支派)建造羊圈的地方(民數記32:34—36)。
聖經還告訴我們,以色列人和摩押人通婚。所羅門王自己就有一個摩押人妻子(列王紀上11:1)。
幸運的是,除了聖經之外,還有其他文本可以進一步揭示摩押人的情況。隨著1868年米沙石碑(Mesha Stele)(或稱摩押石碑(Moabite Stone))【6】的發現,摩押人突然出現在考古領域。一位名叫克萊因(F. A. Klein)的英國聖公會宣教士在外約旦旅行時,他聽聞在迪班(Dhiban)(聖經中的底本)的廢墟中發現了一塊刻有文字的石頭。他在那裡看到的是一塊黑色玄武岩石頭,有3英尺(1米)多高,一面刻著字。雖然克萊因看不懂34行銘文,但他意識到這些文字很有價值。當他向普 魯士駐耶路撒冷領事宣佈這一發現時,領事同意克萊因購買這塊石頭。但很快,法國和英國都發起了收購運動。最後,巴勒斯坦的土耳其當局決定用武力奪走這塊石頭。由於迪班的貝都因人(Bedouin)憎恨土耳其當局,他們在石頭下面放了一把火,並用冷水澆在石頭上,將石頭打成碎片。幸運的是,法國駐耶路撒冷領事查理斯•克萊蒙加諾(Charles Clermont-Ganneau)提前派了一名當地的阿拉伯人去拓印銘文,用濕紙壓入銘文上的字而形成的壓印。他把濕紙放在石頭上後,雙方發生了爭吵,他不得不逃命。但在此之前,他撕下了紙張,紙張被撕成了幾片。盡管拓印的狀況不佳,但它仍然是完整石刻文字的最佳證據。法國人購買了較大的石碑碎片,英國人則購買了幾塊較小的碎片。在當時爭奪古物的激烈競爭中,英國人表現出了非同尋常的慷慨,將他們的碎片贈送給了法國人,法國人修復了這塊石頭,並把它放在盧浮宮展出,直到今天還可以在那裡看到它。【a】
米沙石碑上的銘文描述了米沙的父親在位期間以色列國王暗利(Omri)(約公元前883—872年)的一次征服。暗利征服了摩押北部的某些地區,即馬達巴(Madaba)【即聖經中的「米底巴」(Medeba)】(下稱米底巴)附近地區。米沙(約公元前853—830年)反抗以色列國王,重新控制了這一地區。該地區包括一片片拼湊的土地—例如「米底巴之地」和迦得人居住的「亞他錄之地」(Land of Atarot)。這些土地位於死海北端以東,耶利哥對面,在以色列人征服之前基本上是自治領土。
摩押的中部沒有被暗利征服,位於死海以東、哈薩河(Wadi Hasa)(聖經中稱為撒烈溪(River Zered))以北。無論是聖經文本還是埃及和亞述(Assyria)的文本都沒有明確指出摩押的邊界。例如,穆吉布河谷(Wadi Mujib)(約旦大峽谷),即聖經中的亞嫩河(Arnon),穿過摩押中部,流入死海,曾一度被認為是摩押的北部邊界(申命記2:9,18),盡管摩押的首府底本位於亞嫩河以北!
摩押北部的每個地區或每塊土地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獨特的希伯來語方言,正如我們比較摩押石碑和城堡廢址祭壇銘文(我們將在下文討論)的不同希伯來語方言時所看到的那樣。古代外約旦語言多樣性的另一個例子是出自約旦河谷的底雅亞拉(Deir Alla)石膏銘文中不同尋常的阿拉姆語(Aramaic)。【b】
盡管偶像基抹和相關的神靈如亞斯他—基抹(Ashtar-Kemosh)(在米沙石碑第17行中提到)在總體上占主導地位,但摩押人對宗教的效忠也有些支離破碎。以色列人的神耶和華(YHWH)在尼波(Nebo)受人敬拜(米沙石碑第18行),而基抹則在底本受人敬拜。DWD或DWDH(「所愛的」,耶和華的一個稱謂)在亞他錄有一個祭壇(米沙石碑,第12行)。從米沙石碑中可以明顯看出,這些不同的神靈,以及我們從圖章和專有名稱中了解到的其他神靈,每一個都有自己的聖地。然而,考古學界從未發現過摩押人的神廟,直到現在,我們在一個名為城堡廢址(Khirbat al-Mudayna)的遺址中發現了一處設施完備的聖殿遺址。

地圖顯示了城堡廢址(Khirbat al-Mudayna)的位置。
我們在該遺址進行了五季(1996—1999年、2001年)的挖掘工作,為更好地了解摩押人做出了貢獻。1994年,麥考密克神學院(McCormick Theological Seminary)的羅伯特•博林(Robert Boling)教授和他的妻子珍(Jean)在一場車禍中不幸去世,三天前,我們中的一位(達維亞)與這對夫婦第一次見到了城堡廢址,此地的古代名字至今仍不為人知。在12月的那一天,我們從賈馬德河谷北岸的高地俯瞰該遺址。城堡廢址位於河床南岸,周圍是約旦中部鬱鬱蔥蔥的綠色田野,是約旦六個同名遺址之一。雖然19世紀的旅行者和納爾遜•格魯克(Nelson Glueck)都知道城堡廢址,【c】但從未對其進行過挖掘。

城堡廢址北端的示意圖,顯示了迄今為止挖掘樣貌。
遺址包括一個有圍牆的定居點,呈橢圓形,面積約為460英尺(140米)x260英尺(79米)。環繞城鎮的防禦工事牆是一道雙層防護牆(casemate wall)(兩道平行的牆,交叉的牆構成房間),與公元前八至七 世紀的以色列雙層防護牆相似。防禦工事系統有16英尺(4.9米)厚,在地面上可以追溯到土丘的頂峰和上坡。從土丘南面向下挖掘的壕溝發現了一個碾碎的灰泥斜堤(斜坡),借由從底部開鑿在基岩上的一條乾涸的護城河連接著頂部的外牆。
山丘的北端比周圍的田野高出100英尺(30米),俯瞰著河谷。在這個岬角上,城堡廢址的居民建造了他們的城門。在風格上,它與古代以色列的米吉多(Megiddo)、夏瑣(Hazor)、拉吉(Lachish)和基色(Gezer)的六室(six-chambered)城門相仿。由於天然山丘的形狀狹窄,這座城門比以色列的標準城門要小一些,但具有相同的特徵—一條中央道路穿過兩個單元,每個單元的一側有三個房間。大門總長約50英尺(15.2米),寬49英尺(14.9米),幾乎是一個正方形。每個單元的北端都有一個超過11英尺(3.3米)厚的堡壘(bastion),用於保護外部房間,並與雙層防護牆相連。在東面堡壘的北面,有一個13英尺(4米)見方的小塔樓遺跡,可能是用來守衛繞著山丘的進路通道。塔樓北面有一個壁架(bench),與壁架垂直的壁龕支撐著兩塊立著的石頭。這些石頭是無偶像意義的(沒有銘文或裝飾),與伯賽大(Bethsaida)的一塊石頭相似。【d】
我們完整挖掘了大門內的所有房間,並揭示了其建築細節。牆壁將一個房間與另一個房間隔開,高6.5英尺(2米),厚5英尺(1.5米)以上,鑲嵌在基岩上。基岩上的縫隙用鵝卵石和裝填土填充,以提供牢固的支撐。兩側墓室(chambers)之間的街道部分建在基岩上。在這條街道的南北兩端,L形凸起的石門檻擋 住了輪式車輛,只有行人才能進入小鎮。白天,北面入口處有一對木門敞開著。我們在街道地面發現了兩塊石頭嵌入,一邊一塊,用作兩扇門的門擋。每塊石頭中央都有一個洞,洞中有一根木制短柱。門是向內開的,遠離門檻的邊緣;木柱會被插入擋門石的孔中,以保持門的開啟。這些通往城市的門在最後摧毀城門的大火中被燒毀。不過,從街道上找到了一些木頭碎片,為這些門的存在提供了證據。

在距離廢址城門咫尺之遙的地方,矗立著一座13英尺(4米)見方的塔樓(照片右上方可以看到塔樓的部分牆壁),守衛著通往城市的道路。塔前有一個壁架,與壁架垂直的壁龕裡有一對立著的石頭。這些石頭是無偶像意義的,沒有任何銘文,與伯賽大等其他鐵器時代城鎮城門外的石頭相似。這些高處可能是供來訪者使用的,他們按照當地的宗教傳統進行祭祀,或許是為了感謝安全抵達目的地。
在門打開的地方的正南是一個壁架,它沿著中央街道的兩邊延伸。一條石砌排水溝沿著東邊的壁架延伸到整條街道,它將水從大門內端的庭院輸送到入口處。此時,排水溝從門檻石下流過。

一扇六室兩層的大門守衛著定居點的主要入口。但是,即使有15英尺(4.6米)厚的雙層防護牆(兩道平行的牆,交叉的牆構成房間),這些防禦工事也無法阻止這座城鎮在公元前七世紀晚期 的某個時候遭到暴力的摧毀:燒毀的木材,甚至燒毀的石灰岩牆壁的殘骸都表明,這座城門毀於一場可怕的大火。
第四面牆將每個門室與中央道路隔開。每個墓室只有一個狹窄的門洞通向街道。有一個房間的第四面牆似乎不見了,但我們發現了有牆壁曾經矗立在那裡的殘酷的證明:摧毀這座城市的大火是如此猛烈,以至於這堵牆的石頭被燒成了石灰堆,現在它標記了它曾經的位置。在中央道路對面的房間裡,有一塊編織地墊的殘骸,它實際上就像一塊全鋪地毯。
三個大型石灰岩洗滌槽(basins)分別從上層掉入一個門室,為門區的工業活動提供了證據。其中一個洗滌槽與一組未燒制的粘土織布機砝碼有關,另一個洗滌槽上刻有描繪織布機、驢子和棕櫚樹的塗鴉。這些發現表明,布匹是在大門上層的房間裡生產的。2001年,在大門南側發現了第二座可能生產紡織品的建築。這座建築的中央空間被兩排石柱分成三列平行的房間。石柱之間是低矮的鵝卵石牆,支撐著石灰岩洗滌槽。我們一共發現了九個洗滌槽、少量織布機砝碼、一根象牙紡錘和一件骨制編織工具。我們尚不清楚這座工業建築是否與城門同時被毀,今年夏天我們將繼續對其進行挖掘。
從大門房間坍塌的屋頂橫樑可以證明大門是如何建造的,也可以證明這場可怕的大火導致大門作為防禦性建築的終結。在上層坍塌處發現了大量可用於碳14測定年代的木材和燒焦的天花板橫樑。我們還發現了數十枚鐵箭頭、五枚青銅箭頭 (塞西亞人(Scythian)的三裂形(trilobate)樣式武器)、一枚青銅鎧甲鱗片和35塊可能用作彈弓石的小石頭。摧毀城堡廢址的敵人至今仍是一個謎,但從大門房間裡找到的武器和陶器表明,其年代應在公元前七世紀末。

工業區。聖經對摩押人如何謀生的記載不多,但提到摩押王米沙是養羊大戶,曾向以色列進貢大量羊羔和羊毛(列王紀下3:4)。與位於底本的米沙的都城周圍的土地一樣,城堡廢址周圍的山坡上可能點綴著羊群,如果在定居點已經出土的工業活動證據可以用來證明這一點的話。織布機砝碼、象牙紡錘和骨制編織工具的殘骸證明,神廟南面出現的建築曾用於生產紡織品。(在城門的側室中也發現了織布工具,它們是在城門被燒毀時從上層房間掉落的。)兩排石柱和中間的石灰岩洗滌槽將這座建築分隔成三個部分或過道。

在這座建築的中間房間還發現了一個裝飾精美的石灰岩香爐。它和許多陶器—儲物罐、碗、壺和一個大口陶瓷壇(pithos)—一起從二層的一個房間裡掉了下來。目前還不知道這是否與大門的毀壞同時發生,但今年夏天的挖掘工作可能有助於回答這個問題。
城堡廢址最突出的發現發生在1999年。在大門東端以南的地區發現了一座小型神廟。這是約旦發現的第一座摩押人神廟。兩級台階通向主神廟房間,房間被兩根支撐著天花板的方形柱分成兩部分;兩根方形 柱之間有一個壁架。神廟的主牆兩側還有其他壁架,這是古代世界宗教建築的共同特徵,從希臘到美索不達米亞都是如此。
這座建築的發現消除了人們對它曾是一座神廟的懷疑。主廳的焦點是一塊巨大的、高度拋光的石板,它鑲嵌在地板上,與南牆垂直。在這塊石板頂部發現了三個石灰岩祭壇,其中兩個上面有彩繪。其中一個祭壇可以被確定為奠酒祭壇(libation altar)。它高約2.5英尺(762毫米)(不包括底座,底座已嚴重破碎)。祭壇的通風井(shaft)幾乎是正方形的,邊長12英寸(305毫米)。沿著祭壇通風井的每個角落都有一個垂直鋪設的造模(molding),在四邊各形成一個凹陷的中央嵌板。祭壇上部的三分之一是祭品桌(offering table)。從側面看,我們可以看到桌子邊緣在四角之間略微向下彎曲。這是一種新式祭壇,不同於其他地方每個角落都有角制造型的祭壇。在祭品桌的側面,淡紅色的水平線框住了一排三角形,這些三角形交替塗成紅色和黑色。其他彩繪符號位於邊緣下部附近和垂直造模上。

摩押人神廟的示意圖。
該祭壇的上層枱面由一個2英寸(51毫米)寬的邊緣或邊框環繞。上層枱面有一半是平的,但另一半具有兩個不同的特徵。一邊是一個深4英寸(102毫米)、直徑4英寸(102毫米)的凹陷或凹坑。相鄰的區域坑坑窪窪,坡度平緩, 有一個洞從對角線上穿過凹坑的邊緣,這樣液體就會排入凹陷處。正是這些特徵確定了這個祭壇是一個奠酒祭壇。
第二個祭壇也有一個方形的通風井,比通風井祭壇小一些。不幸的是,它在神廟倒塌時遭到嚴重破壞。不過,祭品桌的上層枱面仍有煙灰,證明上面曾擺放過焚燒過的祭品。
神廟中第三個也是最精緻的祭壇形狀完全不同。它很高(超過3英尺(1米)),底座呈圓錐形。它由一整塊石灰岩切割而成,頂部有一個杯狀凹陷。在圓錐形通風井的兩處有石雕的懸掛花瓣圓環,這些原本是紅黑交替塗繪的。正面是黑紅相間的三角形。三角形下方有一條彎曲的黑線,末端有兩個尖頭叉子,看起來像一條蛇。頂部碗狀的凹陷處沾有煙灰。雖然這個祭壇被分成三部分,但它是完整的。
在祭壇的背面,垂直通風井的切面上裝飾著一棵棕櫚樹,並且用與摩押語有關的文字和方言刻上銘文。這些文字與祭壇邊緣垂直。石雕匠在雕刻銘文時,祭壇可能是側臥著的。文字是一個標籤,告訴我們這是「以利沙瑪(Elishama)為WT的女兒YSP製作的香壇」。【7】
神廟中的發現還包括泥制油燈、破碎的女性雕像和首飾,其中大部分是珠子。這些少量的發現表明,在公元前七世紀到六世紀的某個時候,當這座城鎮遭到襲擊時,所有能搬動的東西都從神廟中被搬走了。庭院外有4,000多塊動物骨頭和二十幾個動物陶瓷塑像 。這些獸骨上有切割的痕跡,表明這些動物曾被宰殺;它們可能被用作神廟的祭品或宗教膳食的一部分。

兩級台階向下通往大門建築群南面的一個18英尺(5.5米)乘18英尺(5.5米)的方形神廟。房間被一對石柱分為兩部分,石柱之間有一個壁架(照片左上角),兩邊牆壁上各有一個壁架。房間的焦點是東南角附近鑲嵌在地板上的一塊打磨過的石板(照片右上角)。

三個石灰岩祭壇被發現擺放在石板上或附近,石板是在城堡發現的房間的焦點。其中一個是矩形的,頂部有一個淺淺的凹陷,排水流入一個凹坑,側面有紅色和黑色的彩繪標記;它應該是用來奠酒的。

三個石灰岩祭壇之一,被發現擺放在石板上或附近,石板是在城堡發現的房間的焦點,這個較小的祭壇被發現時已經破碎,但形狀與較大的矩形祭壇相似;其上層枱面的煙灰殘留物證明其曾被用作燔祭。(在神廟外的院子裡,發現了4,000塊動物骨頭,上面有切割的痕跡;它們可能被用作神廟的祭品或宗教膳食的一部分。)
毫無疑問,這座神廟是為居住在城堡廢址的人們服務的。它的意義尤其重大,因為在古代城鎮內發現的鐵器時代神廟寥寥無幾。其中一個是阿拉德(Arad)的耶和華神廟,【e】它也位於遺址內。這些遺址非常寶貴,因為它們展示了居住在那裡的古人的宗教傳統,與城外立著石頭的神龕形成鮮明對比。這些立石要麼矗立在城門前,來訪城鎮的人可以根據他們自己的傳統在那裡供奉祭品(如但丘(Tel Dan)和伯賽大)【f】,要麼矗立在路邊的神龕上(如在哈瓷瓦河(En Hatzeva)和以東神龕遺址(Horvat Qitmit)),【g】在哈瓷瓦河,挖掘者在居住區外發現了一個坑,裡面裝滿了與宗教崇拜有關的器皿和陶瓷雕像,因此只能推斷該遺址的居民與宗教崇拜物品之間的關係。以東神龕遺址也是如此:我們對使用這個路邊神龕的人知之甚少,因為它位於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附近沒有任何城鎮。
碰巧的是,我們也發現了一個路邊神龕。作為我們正在進行的區域調查的一部分,我們正在探索方圓6英里(10公里)內的河谷體系,發現並記錄許多新地點的特徵。這次調查發現了古代城鎮、瞭望塔、墓地(古代和現代)、水庫、洞穴和蓄水池,以及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公元前8300—4500年)的陶器和燧石工具集中地。賈馬德河谷流域的地形非常崎嶇,難怪早期的調查人員很少經過這一地區。盡管我們在第一季(1996年)考察中只探訪了靠近現代道路的遺址,但我們還是在一個孤立的山丘上發現了一個小遺址,在那裡我們發現了一個完整的女性雕像和兩個擬人化器皿的碎片。我們將這個遺址命名為賈馬德河谷13號(Wadi ath-Thamad No. 13),簡稱WT#13。很顯然,我們不得不在隨後的幾季考察中再次回到這個遺址。
一堵矩形圍牆將WT#13圍了起來,在一些地方還有石頭壁架與牆排列。遺憾的是,這 個神廟遺址在近代遭到幾次洗劫和嚴重破壞,只剩下一小塊未被破壞的鵝卵石和硬土區域,似乎還保持原貌。不過,我們在鵝卵石下發現了幾個破碎的雕像、一個寶座/椅子模型和可能是陶瓷雕像的碎片。對掠奪者堆積起來的鬆散土壤進行篩分,發現了許多小物件,包括珠寶(主要是紅玉髓(carnelian)和貝殼串珠)、一個聖甲蟲形寶石、海貝、化石、珊瑚碎片、兩個彩陶護身符(一個是荷魯斯(Horus)神的小孩形象,另一個是卜塔(Ptah)神小孩形象)、微型陶瓷容器、石灰岩碗、三個石灰岩小雕像和數以千計的碎片,主要是來自烹飪用的鍋、罐子和水瓶的碎片。小型陶瓷女俑,手持圓盤平放在胸前,或手持一面鼓,與身體垂直。第二組物品是大型泥塑像,其中一個頭上有一盞燈。其他具有宗教崇拜活動特徵的史前古器物包括一個帶窗戶的兩層樓高的神龕模型和帶三腳架的穿孔的陶瓷杯。

城堡的第三個祭壇—高大的圓柱體,圓錐形的底座—頂部也有煙灰殘留物;不過,在一側刻上的銘文證實了它的不同用途:「以利沙瑪(Elishama)為WT的女兒YSP製作的香壇。」

神秘的圓盤。在路邊神龕出土的塑像中,女性塑像手持圓形物體,或與身體垂直,或如這些塑像所示,平放在胸前。挖掘者不知道圓盤代表什麼,甚至不知道這些人物是神靈還是人類崇拜者。在以色列的一些鐵器時代遺址中也發現了類似 的人像,這些圓盤被解釋為鈴鼓、祭祀餅或糕,以及(更大膽的推測是)太陽徽記。聖經中提到婦女和女孩在慶祝勝利時會演奏鈴鼓,因此這些人像可能代表參加宗教崇拜的人。但在美索不達米亞的一些圓柱體圖章中,伊師塔(Ishtar)【巴比倫神話中的女神】等女性神靈也用鈴鼓來表示,因此不能排除這些是女神偶像和崇拜物件的可能性。這些物品,以及最近在城堡廢址發現的其他物品,證明摩押文化比以前所猜測的更為豐富。

路邊神龕出土的其中一個雕像—女性胸前平舉著一個圓形物體。
我們計畫在未來幾季對神龕遺址進行更多挖掘。不過,我們已經知道,我們的發現與來自以東神龕遺址和哈瓷瓦河的據說是以東人的發現有著最密切的親緣關係。同時,荷魯斯小孩形象的彩陶護身符以及兩個雕像的髮型都表明,在這個時期的這個地點,埃及或腓尼基文化的影響非常強烈,這一點令人驚訝。是旅行者們帶著各自的宗教傳統來到這裡,並在神龕前留下了供品嗎?或者,我們看到的這個遺址代表了居住在米底巴地區的「迦得人」的傳統?或者它是一個混合遺址,同時反映了摩押人和外國人的習俗?這個遺址與附近的定居點(如城堡廢址)有什麼關係?
當然, 城堡廢址所代表的文化可以被稱為廣義上的摩押文化,盡管錐形祭壇上的文字和方言與米沙銘文的語言和文字有些不同。這告訴我們,當地的文化多樣性比我們挖掘之前想像的要多。然而,該遺址的陶器與底本的摩押遺址的陶器相似,這表明即使在所有其他方面沒有共同的文化,也有共同的陶器傳統。
那麼,住在城堡廢址的人是誰,他們與底本城市和摩押王是什麼關係?顯然,他們不是以色列人:盡管他們與以色列人共用某些建築傳統,如六室大門,但他們的城鎮防禦嚴密,可以抵禦來自北部和西部(以色列)的敵人的進攻。盡管米沙石碑提到了在與以色列的戰爭之後摩押北部邊境沿線城鎮的防禦工事,但城堡廢址城門的建造似乎是在米沙死後的時期(碳14年代測定分析得出的時間為公元前810—790年)。
和所有考古學家一樣,我們最終發現的問題甚至比我們一開始有的還要多。但毫無疑問,我們為摩押和摩押文化的歷史揭開了新的篇章。

路邊的神龕。在距離城堡廢址(Khirbat al-Mudayna)2.5英里(4公里)處發現了更多摩押人宗教活動的證據。在這裡,有一個孤立的單間建築,四周有長方形圍牆,顯然是一個沙漠宗教崇拜場所。該遺址在近代遭到洗劫,但在洗劫者留下的殘骸中,以及在一片未被擾動的鵝卵石下,挖掘人員發現了各種物品,包括幾個破碎的雕像和一個引人注目的石灰岩雕像頭、珠寶碎片、碗、一個王座或椅子模型、可能來自陶瓷雕像的碎片以及一個兩層樓高的神龕模型。

在城堡廢址附近發現的宗教器物與在以東神龕遺址和哈瓷瓦河發現的被鑒定為以東人的宗教崇拜器物相似。也許它們反映了聖經中位於米底巴附近的「迦得人」的宗教傳統。或者,神龕可能被旅行者使用,留下代表各種不同傳統的供品。這張照片是在沙漠神龕中發現的文物之一—一個引人注目的石灰岩雕像頭。
威爾弗里德洛里埃大學(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以短期研究補助金(Short-Term Research Grant)和研究設備補助金(Research Equipment Grant)的形式提供了資助。南非人文科學研究理事會研究發展中心(he Centre for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Sciences Research Council of South Africa)、奧斯丁長老會神學院(Austin Presbyterian Seminary)、個人參與者以及保羅•尤金•迪奧(P.-E. Dion)和萊韋斯克(R. Levesque)的慷慨捐贈也提供了額外支援。
【備註】
【a】參見Sigfried Horn, ‘Why the Moabite Stone Was Blown to Pieces,’ BAR 22:03。
【b】參見André Lemaire, “Fragments from the Book of Balaam Found at Deir Alla: Text Foretells Cosmic Disaster,” BAR 11:05。
【c】參見Floyd S. Fierman, “Rabbi Nelson Glueck: An Archaeologist’s Secret Life in the Service of the OSS,” BAR 12:05。
【d】Rami Arav, Richard A. Freund and John F. Shroder, Jr., “Bethsaida Rediscovered,” BAR 26:01.
【e】參見Ze’ev Herzog, Miriam Aharoni and Anson F. Rainey, “Arad—An Ancient Israelite Fortress with a Temple to Yahweh,” BAR 13:02。
【f】參見Avraham Biran, “Sacred Spaces: Of Standing Stones, High Places and Cult Objects at Tel Dan,” BAR 21:05; reprinted as Chapter Seven in Celebrating Avraham (Biblical Archaeology Society, 1992), p. 92。
【g】關於‘En Hatzeva,參見Rudolf Cohen and Yigal Yisrael, “Smashing the Idols: Piecing Together an Edomite Shrine in Judah,” BAR 22:04。關於 Horvat Qitmit,參見Itzhaq Beit-Arieh, “New Light on the Edomites,’ BAR 14:02。
【h】參見See Ze’ev Meshel, “Did Yahweh Have a Consort?” BAR 05:02; A. Lemaire, “Who or What Was Yahweh’s Asherah?” BAR 10:06; and “Yahweh and His Asherah: The Debate Continues,” sidebar to “Sacred Stones in the Desert,” BAR 27:03。
【1】實際上,基抹(Kemosh)是摩押人的主要偶像這一 點毋庸置疑;他是米沙(Mesha)國王在其著名的銘文「摩押石碑」中誇耀的所有主要成就背後的主要推動者。關於簡便版本和注釋,參見A. Dearman, ed., Studies in the Mesha Inscription and Moab (Archaeology and Biblical Studies 2; Atlanta: Scholars Press, 1989);他的名字還作為神靈元素出現在許多古代摩押人的名字中。參見N. Avigad and B. Sass, Corpus of West Semitic Stamp Seals (Jerusalem, 1997), p. 508。
【2】耶柔米(Jerome),以賽亞書16:8注釋。
【3】在摩押消失很久之後,米底巴平原上的居民仍在耕種絕佳的葡萄園。葡萄種植是拜占庭時期眾多鑲嵌圖案的核心,發表於M. Piccirillo, The Mosaics of Jordan (Amman: American Center of Oriental Research, 1993)。
【4】關於這一術語,參見M. Coogan and H. Tadmor, II Kings (Anchor Bible 11; New York: Doubleday, 1988), p. 43。
【5】關於摩押進貢羊羔,另見以賽亞書16:1。在現代,19世紀的旅行家亨利•貝克•崔斯特瑞姆(Henry Baker Tristram)留下了見證者的評論,為這些人像提供了一些可信度(The Land of Moab. Travels and Discoveries on the East Side of the Dead Sea and the Jordan [London: John Murray, 2nd ed. 1874], pp. 223–24)。
【6】參見M. P. Graham, “The Dis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Mesha Inscription,” pp. 41–92 in A. Dearman, ed., Studies in the Mesha Inscription and Moab (Archaeology and Biblical Studies 2; Atlanta: Scholars Press, 1989)。
【7】P.-E. Dion and P.M.M. Daviau, “An Inscribed Incense Altar of Iron Age II at Hòirbet el-aMudeμyine (Jordan),” Zeitschrift des Deutschen Palästina-Vereins 116 (2000), pp.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