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129
與耶穌同行-一次通過上行之詩的屬靈朝聖
1以色列當說,「從我幼年以來,敵人屢次苦害我,
2從我幼年以來,敵人屢次苦害我,卻沒有勝了我。
3如同扶犁的在我背上扶犁而耕,耕的犁溝甚長。
4耶和華是公義的。祂砍斷了惡人的繩索。
5願恨惡錫安的,都蒙羞退後。
6願他們像房頂上的草,未長成而枯乾。
7收割的不夠一把,捆禾的也不滿懷。
8過路的也不說,願耶和華所賜的福,歸與你們。我們奉耶 和華的名,給你們祝福。」
詩篇129篇的開頭是敬拜領袖命令敬拜者重複—「以色列當說」。這讓我們想起了歸於大衛王的詩篇124的開頭。這首詩沒有具體的作者命名,但逼迫的主題是大衛非常熟悉的。
這首詩篇描繪了一幅可怕的逼迫景象:「如同扶犁的在我背上扶犁而耕,耕的犁溝甚長。」(第3節)一些穆斯林背景的信徒在監獄裡被鞭打和折磨。耶穌很清楚這一點。我們的主在上十字架之前自己也被鞭打過。耶穌告訴他的門徒:「人若因我辱駡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譭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馬太福音5:11-12)有其主人必有其僕人。
後來,耶穌的門徒們也會經歷這種逼迫。使徒行傳第3章至第5章敘述了彼得和約翰在美門前以耶穌的名義進行的一次大醫治。宗教領袖們充滿了嫉妒,不斷地審問這些使徒。最後,他們用鞭子或棍子打他們,對他們進行鞭笞。然後他們就放他們走了。這段敘述的結尾是:
「他們離開公會,心裡歡喜。因被算是配為這名受辱。他們就每日在殿裡,在家裡,不住地教訓人,傳耶穌是基督。 」(使徒行傳5:41-42)
我們不應忽視的是,使徒們並沒有因為逼迫而停止他們的屬靈朝聖之旅。他們繼續前進,我們也應該如此。
第5節提到了「蒙羞」這一重要話題。在一個完美的世界裡,我們可以為我們的家庭和社區帶來尊榮,同時也為神帶來尊榮。有時我們需要在社區的認可和尊榮神之間做出選擇。在使徒行傳5:29,彼得告訴那些試圖壓制使徒見證的宗教領袖,「順從神,不順從人,是應當的。」
有時追隨基督意味著接受耶穌欣然接受的同樣的羞辱。聖經告訴我們,耶穌並不擔心羞恥:
「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祂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希伯來書12:1-2)
耶穌一直將祂的眼光專注於目標。祂知道祂只是這個世界的客旅。祂會回到天堂,祂的寶座就在那裡。弟兄姊妹們,當我們走上這段旅程時,讓我們保持對基督的注視。「所以你們若真與基督一同復活,就當求在上面的事。那裡有基督坐在神的右邊。」(歌羅西書3:1)這些舊約的信徒在仰望耶路撒冷的山。我們則在仰望基督。
用於默想和討論的問題
1.是否有這樣的情況,由於擔心受逼迫而使我們的眼光離開基督?這種情況在何時何地發生過?
2.我們在多大程度上關注我們自己名字的尊榮,而不是專注於尊榮和高舉主耶穌基督?
3.我們是否充分思考過為神的名的緣故受逼迫所帶來的神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