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基本教義與信仰
穆罕默德和伊斯蘭教
1. 穆斯林的信仰 - Iman
在任何一個宗教裡,你會發現信教的人所堅持的信仰與他的行為之間的區別。這種區別在伊斯蘭中尤為突 出,前者稱為一個穆斯林的 iman ,而後者稱為他的 din 。著名的 「伊斯蘭的五功」 就屬於信仰的實踐。穆斯 林的信仰基本上有六大條,以下這節經文指出了其中五大條的名稱︰
「正義是信真主,信末日,信天神,信天經,信先知。」 (古蘭經2︰177)
在阿拉伯原文中,這句訓詞是這樣的︰ aamana ,意思是 「信」 ( iman 這個單詞也是源於此) ; 安 拉 Allah 就是獨一的真主; yawmil-akhir 是末日; malaa'-ikah 是天神或天使,即天上的使者; kitaab 是天 經,即真主所啟示的聖書; nabiyyin 是眾先知,即地上的使者。另外再添加一樣就是相信 qadar ( taqdir ) ,即神性的 「定量」 ,就是說,真主實際上是管理萬物的最高統治者,所 有受造之物根據祂明確的旨意都有不 可改變的命運。一個穆斯林必須相信這些信條。拒絕接受任何信條就變成 kufr ,即 iman 的相反,也就是故意 不信。所有這六大條構成了穆斯林的基本信仰 iman ,以下所引用的話很好地表達了伊斯蘭中信仰 iman 的定義 ︰
iman 這個單詞通常譯為信心或信仰,它源於 amana 這個單詞 (通常譯為 「他相信」 ) ,意思就是說 當它作為不及物動詞時, 「他得到平安或安全」 ;當它作為及物動詞時, 「他給予 (他) 平安或安全」 。因 此信士就稱為 al-mu'min ,意思是說他是一個得著平安或安全的人,因為他已經接受了這些讓他得著了平安的思 想或放心不懼怕的原則;真主稱為 al-Mu'min ,意思是祂是保祐安全者 (59︰23) 。 (阿里,伊斯蘭的信仰, 101頁)
僅僅相信真主,甚至相信 tawhid 真主的獨一是不夠的。真正的穆斯林必須理解他對真主的信仰,所以他 必須承認祂透過祂的天使、先知、以及祂所啟示的聖典向人類傳達的特別信息。另一個重點就是強調真主對於人 類的進程和經歷擁有至高無上的決定權,正如伊斯蘭和穆斯林是源自同一個字根,意思分別是 「順從」 和 「順 從的人」 ,因此真正的信士必須聽從真主的旨意,不偏離它的性質和旨意。因此怪不得在信仰的六大條裡,有三 條是專門涉及這個原則,也就是獨一的真主、祂對一切事物的支配、以及將會臨到的判決之日。
同時你會發現穆斯林必須以這些信仰,來對付一連 串違背真主旨意的勢力。以下這節重要的古蘭經經文就 帶有這個意思︰
「誰不信惡魔而信真主,誰確已把握住堅實的、絕不斷折的把柄。」 (古蘭經2︰256)
因此一個穆斯林不僅相信 ( yu'min , iman 的另一個衍生詞) 安拉,而且不相信 ( yakfur ) 大偶 Taghut 惡魔 (原本是麥加一個偶像的名字,但在古蘭經裡卻顯然是惡魔本身的名字) 。 Kufr 在古蘭經裡並 不表示不相信真理,而是表示故意的不信,因此我們發現那些意欲拒絕真主信息的人就叫作 Kafirun 「不信者 」 ,更確切的說是褻瀆者。因此一個真正的信士相信真主,相信祂的啟示及祂的旨意,而不相信惡魔及他的作 為。
雖則有這些正面的元素, iman 所表達的意思與基督教的 「信心」 並不相同。它純粹是伊斯蘭自己的觀 念,即是指一種順服或純粹聽從真主的旨意。 Iman 並沒有表達在行動上信靠或信任神 (真主) 這些基督徒信 心要素的基本意思。有關這兩種信仰觀念的差異以及它們對基督教和伊斯蘭的影響,在這本書的姊妹作之中有關 亞伯拉罕之信仰那一章裡會有更詳細的分析。
2. 伊斯蘭對真主的概念
在伊斯蘭中,對真主的教義的核心是 tawhid , 安拉的「獨一」 。然而,從基督徒的角度來看,這種教 義是在將神 (真主) 視為一個孤獨的個體,而祂在許多方面都與祂所創造的事物分離。古蘭經就宣稱祂與祂所 創造的萬物截然不同,後來伊斯蘭的正統派更加熱心地跟隨這個觀點,他們相信:真主離祂所造之物越遙遠,就 越偉大。因此難怪我們發現在真主所有的屬性中,穆斯林對於祂的能力的印象最為深刻。
安拉的本質就是能力,這能力凌駕於祂所有微不足道的屬性之上,讓祂可以隨心所欲地運用它們。 ( Stanton ,古蘭經的教導,第32頁)
在所有古蘭經的術語裡,最基本、最全面、最能啟示宇宙神聖本質的術語是 amr 這個單詞,我們在前面 把它譯為次序、規律或命令。被創造的萬物就是被傳達了它的 amr ,就是它存在的規律,這些規律也結合成一 個系統。這 amr 是真主的次序或命令,是永不止息的。(Rahman ,伊斯蘭,34頁)
這種屬於全能者的可畏能力是以多種形式表達的。 「真主是為所欲為的。」 (古蘭經14︰27) - 沒有 人可以對真主的行動或旨意表示懷疑。 「真主引導他所意欲的人。」 (古蘭經2︰272) 真主以至高無上的能 力給人們指導方向、決定未來、按祂所選擇的去行、以及按照祂的旨意去創造,這是古蘭經中最普遍的主旨之一 。整本書彌漫著真主支配一切、並且預先知道將要發生的所有事情的氣氛。以下這節經文似乎可以總結一切︰
「天地萬物的國權,只是真主的,他創造他所欲創造的。真主對於萬事是全能的。」 (古蘭經5︰17)
最後一個句子頻頻出現在古蘭經中,我們發現它經常被刻在穆斯林家裡的板飾上。這句話在阿拉伯文是 ︰ Wallaahu 'alaa kulli shay'in qadiir - 這句習慣語經常掛在穆斯林的嘴邊。沒有基督徒會懷疑神 (真主 ) 有掌管萬物的可畏能力和控制權,但伊斯蘭過犯強調祂這屬性,反而會在許多方面貶低了祂的榮耀。把真主 的特性與祂創造的萬物截然分開的其中一個負面影響,就是令穆斯林無法全面認識祂的真貌,而傾向於從負面去 思想祂。以下這位早期穆斯林的偉大神學家 an-Nasafi 的信條就正好闡明了這一點︰
世界的創始者是至高的真主,祂是獨一、永恆、發佈命令、全知、聽到一切、看到一切,有意志的真主 。祂不是一種屬性,也不是一個身體、一種實體、有界限的事物、能夠計量的事物、分開的事物、混合的事物、 有限的事物。我們無法用實質 Mahiyah 或形態 Kaifiyyah 來描述祂,並且祂並不存在於時空當中。沒有任何東 西與祂相似,也沒有任何事物超過祂的知識和能力。 ( Cragg ,尖塔的呼聲,60頁)
雖則他繼續從正面談到真主的屬性,但上述部份就說明了為何有人會提出伊斯蘭著重告訴人真主不是甚麼 ,而非告訴人祂是甚麼。著名的穆斯林神學家 Al-Ashari ,拋開了 Mutazilites 的 「自由思想」 ,主要就是 他導致了這個在伊斯蘭歷史上的 理性主義團體的滅亡;他在所著的 Makalat al-Islamipin 一書中,也同樣非常 負面地描述了真主的本性,其部分內容如下︰
祂不是肉體、也不是物體、不是體積……祂不在任何地方、不經過任何時間。我們無法使用任何描述受造 物的方式來描述祂……沒有任何人可以憑著思想或虛構的幻想來比擬祂……肉眼看不到祂,視覺也達不到祂……沒 有東西可以傷害祂,祂沒有喜怒哀樂,不為受傷或痛苦而激動。( Wensinck ,穆斯林信條,73頁)
實際上,在闡述真主的全部四十八條信條中,至少有四十三條所表達的術語純粹是負面的。正如這書的作 者所說的︰ 「這裡所描述的真主……主要都是負面的」 (出處同前書,74頁) 。也許有人有充份的理由可以問 ,如果我們看不到、聽不見、不知道祂,以致無法了解祂,那麼我們怎樣才能真正了解祂呢?又怎能幫助我們領 會祂的本性?有一位穆斯林作者說過這樣的話︰
伊斯蘭是最卓越的一神論教;它所教導的獨一真主是最絕對、最清楚、最簡單的,因此也是最強大的。( Haykal ,穆罕默德的生平,61頁)
基督教的分析家不得不懷疑伊斯蘭這種空洞的 「簡單」一神論觀念 - 對於真主的定義經常都是負面的 - 怎會不自我削弱呢;因為,雖然這觀念強調真主的權力,它就沒有了聖經所啟示的三位一體神 (真主) 的神聖的 愛和聖潔的複雜性。聖經宣稱 三位一體的神 (真主) 的第二位降卑自己成為人的樣式,以致令祂可以建立神 ( 真主) 和祂所造之物之間更大的關係,並且後來 「在軟弱中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令祂可以使人與神 (真主) 和好,並讓他們藉著聖靈得以親近父神。這就徹底地顯得與伊斯蘭的教義 - 安拉離開祂的受造物越遠、並且與他 們的區別越大,祂就越榮耀 - 成了強烈的對比。
由於穆斯林是一神論教徒,並且安拉也具有耶和華許多的屬性,因此我們不能把祂當作假神。但是毫無疑 問,穆罕默德對於真主的概念是不充分、不完全和貧乏的,並且嚴重歪曲真理。這概念大大不如基督徒對於神 ( 真主) 的觀念,也大大不如舊約聖經對於神 (真主) 的觀念……穆罕默德的神學,並非藉著耶穌基督在福音書 中所啟示、聖靈在使徒的書信中發展的思想得著的,而是回到自然的神學中。他沒有使用、也不會使用道成肉身的 耶穌所打開的知識渠道。 (池維謀,穆斯林有關真主的教義,107,109頁)
不錯,古蘭經教導說,無論何人聚在一起密談,真主總是與他們同在 (古蘭經58︰7) ;又教導人說祂 比人類的命脈還近於人類 (古蘭經50︰16) 。古蘭經也經常提到 wajhullah - 安拉的臉,這是真正的信士們所 追求和渴望的 (古蘭經6︰52) ,沒有人可以逃避 (古蘭經2︰115) 。然而,古蘭經沒有提到人們可以與神 ( 真主) 建立關係,就像聖經中永恆的父神和祂的孩子們所建立的關係那樣。
今天在阿茲哈 al-Azhar 的神學教授仍然對亞加沙拉 al-Ghazzali 的定義感到很滿意。然而真的思想到如 此一位空洞的真主,就像 「在人類信心的潮水裡丟入一塊浮冰,使我們覺得自己像是在無家可歸的宇宙裡的孤兒 一樣」 。由於安拉自己就是全足的,且是全然與眾不同的,沒有任何人、任何事物可以與祂相比,祂完全遠離了 祂所造之物。就像克梅爾所說的︰ 「 (穆斯林當中) 其中一樣最喜愛的 - 並印證了他們的強烈宗教情緒的 - 有關對真主的表達,就是 「祂是每個人所需要的,卻又不需要任何人事物。真主與人之間並不存在交情,這是因 為真主太過崇高」 。 (池維謀, 「伊斯蘭的安拉以及耶穌基督所啟示的神」 ,穆斯林世界,卷三十六,315頁 )
穆斯林個人無法親自認識真主 - 他能夠盡的最大努力就是行走在 sabilillah - 「安拉之路」 上 (另一 個古蘭經習慣用語) 。最重要的一點是,伊斯蘭的觀念以為真主的能力是絕對的,這能力不能以任何與祂所造之 物建立關係的方式啟示,這觀念使伊斯蘭無法意識到神 (真主) 藉著基督耶穌啟示出祂自己的大榮耀。聖經說︰ 「基督總為神的能力」 (哥林多前書1︰24) - 伊斯蘭實在不認識神 (真主) 這種形式的能力。伊斯蘭害怕: 當神 (真主) 與祂所造之物建立任何方式的關係時,祂的能力會受到限制;伊斯蘭拒絕承認:除了作為一個永恆 的掌權者遠離祂所造之物之外,神 (真主) 還可以有許多其它方法啟示祂的榮耀;諷刺的是:伊斯蘭這觀念其實 就限制了那能力。
3. 伊斯蘭和基督教怎樣看神 (真主) 的愛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伊斯蘭突出神 (真主) 的專制能力,導致祂與所造之物間保持著一種區別。在穆斯 林的思想裡,任何有關神 (真主) 願意下到人間與人相會、並且以恩典表達祂願意與人建立關係的說法,都似 乎是不可思議地表明了神 (真主) 順從了人,且代表了祂的軟弱。因此伊斯蘭既不理解、也不接受基督徒相信 神 (真主) 對叛逆罪人的恩典和愛 - 概括在 「 神 (真主) 就是愛」 這句話裡。 (約翰一書4︰8) 儘管古 蘭經也有談到真主與人之間的愛,但這種愛其實只限於在人這方面先忠於職守,而真主這方面就相應地加以贊許。 在古蘭經裡的真主容不下感情、同情或真心的愛。
古蘭經也有提到人對真主的愛,但卻把它解釋為 「崇拜」 。正統派堅決主張真主是超越的,不能夠應用 愛的觀念;只有神秘主義者才有愛的觀念。 ( Tritton ,伊斯蘭,17頁)
對穆罕默德而言,能夠取悅安拉的行為模範的宗教動機主要就是感恩。先知如此強烈的感覺到真主的超越 ,以至他很少談到對真主的喜愛 (76:8;3:29) 。 ( Andrae ,穆罕默德︰這個人及其信仰,72頁)
如果說古蘭經描繪的安拉是一個只會根據自己一時之興及愛好行事的無情暴君,這就有欠公平了。古蘭經 應許穆斯林,祂 「是仁愛眾僕的 」 (3︰30) ,接下來的兩節經文直率地談到祂對那些愛祂的人的愛︰
「你說: 『如果你們喜愛真主,就當順從我; (你們順從我) ,真主就喜愛你們,就赦宥你們的罪過。 真主是至赦的,是至慈的。 』你說: 『你們當服從真主和使者。』 如果他們違背正道,那末,真主確是不喜愛 不信道的人的。」 (古蘭經3︰31,32)
但是在古蘭經裡卻沒有經文與聖經 「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 (約翰一書4︰19) 這句話相似。根據 古蘭經,神 (真主) 只愛 (也就是認許) 那些順從祂的人 - 祂不愛那些違背祂的人。我們只有在聖經裡才能 夠找到神 (真主) 所有屬性中最高貴的 - 神 (真主) 為要與至今仍然是祂仇敵的人和好而付出的捨己的愛。 「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 (羅馬書5︰8) 在古蘭經中愛 是以多種形式出現的 hubbun 這個字。在希臘文中與它最相應的字是 filia - 是一種對於那些有吸引力的人的 自然意向。在新約聖經中表示神 (真主) 的愛的單詞沒有一處用這個詞,卻用了 agape - 表明神 (真主) 對 世人的愛是無私的憐憫與摯愛,不會考慮對方是否值得愛。神 (真主) 的兒子為了救贖邪惡、不信祂的人而作 了犧牲的贖價,神 (真主) 愛和憐憫這些人,並定意拯救他們這一點最能夠表達這種愛。穆斯林對神 (真主) 的愛的觀念,就像以上引自古蘭經3︰31的話,主要是以賞賜那些忠於職守的人來表達祂的喜愛。
然而,這點與新約聖經中作為神 (真主) 的一種屬性 - 愛的概念卻不相同;它只是表示主人對忠心僕人 的喜愛。 ( Stanton ,古蘭經的教導,35頁)
在古蘭經中所說的真主之愛,不同於聖經中所表達 「神 (真主) 的愛」 的意思。首先,它所表達的並 不是真主本身的屬性,而是根據他們對祂的態度而對他們呈現的關係…… 「真主的愛」 這句話的意思似乎是指真 主的認同。就是真主所認同的人,祂就 「愛」 他們。 (加德納,古蘭經有關真主的教義,45,46頁)
以上這位作者如此論到伊斯蘭中關於愛這個單詞︰ 「在古蘭經所使用的詞語中,根本找不到 『無私的愛 』 」 (出處同前書,47頁) 。結果,也就沒有餘地讓真主與人之間發展出一種正面和體驗性的互愛關係。對伊 斯蘭來說,這樣似乎貶低了真主主要的屬性 - 就是祂的能力超過祂所創造的萬物。對基督教來說,沒有甚麼比神 (真主) 藉著賜下祂的兒子使信徒與自己和好、並且澆灌在他們心裡的聖靈與他們交通,更能夠顯明祂那滿有恩 典、降卑自己的愛,更能夠榮耀神 (真主) 。
基督徒對神 (真主) 的愛的理解就是神 (真主) 愛我們,或者我們愛祂。這兩種思想都讓伊斯蘭感到 不可思議。真主與受造物之間如此親切的交流關係,古蘭經很少、甚至根本沒有提到。 (池維謀,穆斯林有關真 主的教義,10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