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第5期

學習與分享

編者的話

談書

你可曾試過深深愛上一本書?最近,當印刷商把我們最新出版的《接觸》(Reach Out)送來的時候,我實在非常興奮。這本書多麼好,你把它包好,寄到海外,然後有人打開包裹,讀了,想想內容,認同裡面所說的,然後付諸實行。因此我們可以將信息傳給成千上百的人,其中大部份可是我們素未謀面的哩!這過程豈不奇妙?


當然,總有些人不認同書本信息的,然而他們總不能跟書本爭辯,對它大發脾氣然後走開。書本就有那麼一種吸引力,可以讓人一讀再讀,甚至數年後重讀。

一天我收到一位基督徒領袖的信,他說某天神引領他讀了我們的小冊子《誰在乎》(Who Cares),那是我們早在18個月前寄出的,然而直到那天他才留意到這本小書,他開始讀,認真思考裡面的信息。這本小書現正可能在他的機構的許多人手上,也影響著他們的生命。


我們真要養成閱讀習慣,不僅為消閒而略讀,更要認真的讀。閱讀而後學習!學習而後分享!分享而後勸勉!這是很值得的!


你一位愛書的弟兄

華爾特


認識伊斯蘭

伊斯蘭早期歷史

傑赫德弟兄

我唸高中時常常想,歷史課好像老是談戰爭似的,除此以外,就是著名君王、將軍、革命家、改革家的生平故事。實際上除了這些赫赫有名的人之外,還有上百萬的人在戰爭、饑荒與疫症中死去,但他們好像無關緊要似的。


伊斯蘭情況亦復如是。誠然,他們規定穆斯林不可自相殘殺;然而戰爭在他們看來,卻可以是「聖」戰,就是今天仍然如是。所以當伊斯蘭號召穆斯林參戰,說是為安拉的緣故,一旦戰死的話,所有罪就得赦免,可以立刻上天堂;我們仍清楚記得,伊朗與伊拉克曾連年苦戰,雙方都「為安拉的緣故」互相廝殺。

穆罕默德生命裡最後十年可謂征戰連年,直至他死時,整個阿拉伯半島已為伊斯蘭征服。

當阿布‧伯克爾(Abu Bakr)被選為第一任哈里發(Khalif,繼承者)時,並非繼承穆罕默德「先知」職份,而是繼承政治和軍事上的穆罕默德。他要攻打那些叛變、尋求重新獨立的部族和酋長(Ridda),並完成穆罕默德未完之戰。


阿布‧伯克爾作首領短短兩年後去逝,由歐麥爾(Umar,公元634-644)繼承,後來他在清真寺禱告時被一個伊拉克的奴隸刺殺身亡。歐麥爾任內於雅穆克河之役(Battle of Yarmuk,公元636)大敗拜占庭人,又征服耶路撒冷(公元 638),下令在猶太聖殿遺址上興建「奧麥爾清真寺」,又稱「圓頂岩寺」;後又打波斯帝國(公元 641)並征服埃及(公元 640-641)。


這樣的擴張主義-或者今天可稱為帝國主義-背後是有原因的,理由再明顯不過。龐大軍隊需要軍費,而當時士兵並沒有薪金,得靠征戰得來的掠物維生,是以戰爭連年不斷。雖然征服一地也是為使人皈依(往往靠武力達成),然而主要目的是擴張勢力,並因此而獲取稅收。伊斯蘭軍隊一鼓作氣,並很會用馬用駱駝作戰;而敵人大部份都是腐敗、正衰落的國族。


歐麥爾被刺後,由奧斯曼(Uthman,公元 644-656)繼承,他雖然也向外征戰,卻同時鞏固、統一其阿拉伯帝國,為此贏得不名譽。更且,奧斯曼由於修訂古蘭經也樹敵不少;當時古蘭經有不同版本,經奧斯曼統一修訂後,其餘盡皆毀滅。他後來在家裡被一群自己的族人刺死,穆斯林墳場不讓他下葬,奧斯曼最後由妻子埋葬一個猶太墳地裡,下葬時阿拉伯群眾仍不斷咒詛他,向料理後事的人扔石頭。


穆罕默德的侄兒並女婿阿里(Ali)繼任第四位哈里發。前四任哈里發都是穆罕默德的親信與戰友;相信阿里牽涉刺殺奧斯曼,兩名領袖在穆罕默德遺孀阿伊莎(Aysha)協助下與他對抗,這後來引發「駱駝之役」,導致一萬名穆斯林戰死。


阿里在駱駝之役戰勝,卻很快要面臨敘利亞首領穆阿維葉(Mu'awiya)挑戰,要搶奪哈里發之位。經過另一場生靈塗炭的戰役後,雙方勝負未定,阿里和穆阿維葉同意找第三者裁決;這大大削弱了阿里主權,他後來也像之前的哈里發般被一個失望的跟從者刺殺身亡。


哈里發之位原本由其子哈桑(Al-Hassan)繼位,但哈桑讓任給穆阿維葉。後來哈桑之弟侯賽因(Hussain)企圖重奪烏瑪(Umma,即穆斯林世界)領導權,最終卻於卡爾巴拉 (Kerbela,在今伊拉克) 之役戰死。


事件使整個烏瑪分裂成兩大陣營,遜尼派(Sunnis,即隨從穆罕默德之真道[Sunnah]者)與什葉派(Shiahs,跟隨穆罕默德者)。什葉派不承認首三任哈里發,因為他們並非穆罕默德後人,而阿里是穆罕默德親屬,其子是穆罕默德之孫。穆斯林裡有八成屬遜尼派,什葉派人數較少,而且後來又分為幾個教派,主要居於伊朗、伊拉克,並前蘇聯。


穆阿維葉與其子亞齊德一世(Yazid I)、並由其子裔繼位的哈里發系統,稱為倭馬亞王朝(Ummayad),伊斯蘭世界繼續擴張,北非與西班牙(公元 711)相繼被征服,穆斯林軍隊翻越比利牛斯山(Pyrenees),直迫法國,然而法蘭克人力抗穆斯林軍隊,將軍查理‧馬特勒(Charles Martell)迫使穆斯林撤退。


在東方,穆斯林滲透至印度、中國,及前蘇聯。

伊斯蘭中心曾有一段短時期從麥地那遷至庫法(Kufa),後再遷至大馬士革(Damascus),這時候屬靈腐敗開始,穆罕默德簡樸的生活方式給遺忘,亞齊德一世與其子亞齊德二世都住進奢華的皇宮裡,都「醉心音樂、運動,與女伶」。


伊斯蘭早期哈里發(穆罕默德繼承者)

穆罕默德於公元632年逝世,以下為繼任哈里發:

阿布‧伯克爾(公元632-634)歐麥爾(公元634-644)奧斯曼(公元645-655)阿里(公元655-661)哈桑(公元661-662)穆阿維葉(公元661-679)麥爾旺(公元685)阿布杜‧馬立克(公元687-707)瓦立德一世(公元705-713)蘇萊曼(公元714-717)阿布杜‧阿齊茲(公元719-719)亞齊德三世(公元744)伊布拉欣(公元744-745)麥爾旺(公元745-749)

阿布‧阿巴斯(Abu Abbas)王朝自公元750始,長達500年

奧斯曼一世(Emir Osman)開始土耳其帝國,國祚達600年。


公元750年,穆罕默德一位叔叔的後裔阿布‧阿巴斯掌權,擊敗倭馬亞王朝,將伊斯蘭行政中心遷至巴格達(Baghdad);「阿巴斯王朝」從此掌權500年,直至給成吉斯汗打敗為止。阿巴斯王朝治下,藝術與科學興盛,其哲學、數學、醫學與天文學都有長足發展,並傳至歐洲,但同時免不了世俗主義與奢華生活,雖然這時期興建了許多宏偉的清真寺,然而伊斯蘭宗教熱誠已遞減。

公元1301年,奧斯曼一世屠殺阿巴斯家族,開始建立奧圖曼帝國。奧斯曼家源於土耳其斯坦,立國後旋即遷至土耳其,繼而控制地中海東與南部一帶,並在巴爾幹半島(Balkans)、東印度(今印尼、馬來西亞及部份菲律賓)建立伊斯蘭帝國。1453年,拜占庭帝國首都、東正教中心君士坦丁堡 (Constantinople) 被穆斯林征服 (今稱伊斯坦堡) 。


進入拿破崙戰役並殖民主義時期,奧圖曼帝國已日漸衰落,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亡;穆斯林世界由此蟄伏,直至霍梅尼(Ayatollah Khomeini)的領導,伊斯蘭再次抬頭。現在「伊斯蘭革命」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增長迅速,究竟伊斯蘭會否像他們所計劃般,使非洲成為伊斯蘭大陸?今天所謂「基督教」西方世界日益腐敗,為追求自由主義已全然喪失本於聖經的價值系統,究竟會否由伊斯蘭世界取代?伊斯蘭可會是孕育敵基督的宗教體系?我們不清楚。只知道伊斯蘭與教會為敵。然而,我們基督徒不可也不會去攻打穆斯林!但我們要與他們分享好消息,這是大使命一個部份,是過去被嚴重忽略了的。福音是世界唯一盼望,也是每個人唯一的永恆盼望!又會採取甚麼行動呢?


護教學

聖經為何可信?-目擊證人記述

安 弟兄

上一期我們談到,聖經因記載了得應驗的預言,是故可信。第二個聖經可信的證據在於,有人在場為證。聖經所載事件都是公開發生的,毫不隱祕,有人在場為證,當時全以色列都留意事件。如果新約聖經所載實無其事,世界各地猶太人必然起來指控此等內容全屬杜撰,但相反地,使徒常常叫人向在場人士求證。保羅在亞基帕王面前自辯時說:

「…我說的乃真實明白話。王也曉得這些事,所以我向王放膽直言,我深信這些事沒有一件向王隱藏的,因都不是在背地裡做的。」(使徒行傳26:25-26)

耶穌被釘死十字架後不久,彼得就對許多猶太人說:

「以色列人哪,請聽我的話:神藉著拿撒勒人耶穌在你們中間施行異能、奇事神蹟,將他證明出來,這是你們自己知道的。他既按著神的定旨先見被交與人,你們就藉著無法之人的手,把他釘在十字架上,殺了。神卻將死的痛苦解釋了,叫他復活,因為他原不能被死拘禁。」(使徒行傳2:22-24)


那時候耶穌被釘十字架還不過七星期,他就向成千猶太群體說話,挑戰眾人。

如果耶穌沒釘十字架的話,那天會有3,000人相信耶穌嗎?請謹記:猶太人從沒否認耶穌被釘十字架,他們只否認祂的彌賽亞身份、並復活的事。


後來彼得與其他使徒因為傳耶穌而坐牢,他們在猶太公會受審時回道:

「你們掛在木頭上殺害的耶穌,我們祖宗的神已經叫他復活。神且用右手將他高舉,叫他作君王,作救主,將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賜給以色列人。我們為這事作見證;神賜給順從之人的聖靈也為這事作見證。」(使徒行傳5:30-32)

保羅也提出雙重證據,稱這是「照經上所說的」(指五經裡的預言),並且有許多在場人士作證,當保羅受審時那些人仍然在生。這些事,保羅在一封寫給希臘教會的信上提及了;在以色列這倒是人盡皆知的事:

「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並且顯給磯法看,然後顯給十二使徒看;後來一時顯給五百多弟兄看,其中一大半到如今還在,卻也有已經睡了的。以後顯給雅各看,再顯給眾使徒看。」(哥林多前書15:3-7)

後來使徒彼得也支持這說法,認同當時有許多人親眼目睹這事,然而他指出,聖經預言應驗實在比目擊證人「更可靠」,證人可以說謊,但預言應驗則無可能是假的!

「我們從前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大能和他降臨的事告訴你們,並不是隨從乖巧捏造的虛言,乃是親眼見過他的威榮。他從父神得尊貴榮耀的時候,從極大榮光之中有聲音出來,向他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我們同他在聖山的時候,親自聽見這聲音從天上出來。我們並有先知更確的預言,如同燈照在暗處。你們在這預言上留意,直等到天發亮,晨星在你們心裡出現的時候,才是好的。第一要緊的,該知道經上所有的預言沒有可隨私意解說的;因為預言從來沒有出於人意的,乃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神的話來。」(彼得後書1:16-21)


阿拉伯文淺釋

Sawm (齋戒)

指禁食,或禁戒飲食或性行為。身體健康的穆斯林必須在齋戒月內,自日落至日出時份禁食,此外也會在特定日子或情況禁食,然而後者並不算為功德。

哈吉 (Hajj,朝覲)

哈吉指朝覲。若穆斯林身體狀況、經濟能力許可的話,必須往麥加朝覲,一生最少去一次。朝覲儀節大都依從伊斯蘭傳入前阿拉伯部族的異教禮儀。

吉哈得 (Jihaad,為主道而戰)

吉哈得意為爭鬥、發熱心、嘗試發動。儘管這並非伊斯蘭五柱之一,卻是每個穆斯林必須盡之義務,包括要為伊斯蘭而戰,為使伊斯蘭凌駕其他宗教而殺戮。今天穆斯林知識份子為吉哈得下比較溫和定義,認為這是指為勝過人性弱點的爭鬥。


見證對話分享

嘉茜姊妹

一次我與兩位同事在國內(西非)工干,到其他地區視學,那次旅程時間很長,我們有許多時間一起聊天。同行有一位穆斯林男士,是我們的舊同事,我們曾在同一間訓練學院教書。

在那之前不久,我收聽一個伊斯蘭電台節目,主持人聲稱穆斯林也信耶穌,相信祂會再來。於是我以此打開話匣子,與那位穆斯林男士談起來,我且稱他穆罕默德。

「最近我收聽電台節目,裡面的穆斯林教師說穆斯林也相信耶穌的,是真的嗎?」我問。

「對啊,是真的。」穆罕默德說。

「這樣,當穆斯林跟當基督徒有什麼分別呢?我們相信耶穌是神的兒子,你們也信祂啊,我們又有何分別呢?」

穆罕默德說:「但耶穌不是神的兒子,他只是馬利亞的兒子,是位先知。」

我聽了很驚訝:「噢,這就是我們相異之處了。我們基督徒相信耶穌是神的兒子,祂來為我們的罪而死。」

穆罕默德滿不高興:「那是褻瀆啊!人怎能聲稱是神的兒子呢?你別再說了。」

「但我們都是神的孩子啊,你為什麼不想聽到耶穌是神的兒子?」

「我們都是神一般性的孩子,但沒有人敢聲稱他是神的兒子的!」穆罕默德強調。

「那麼,你相信耶穌從死裡復活嗎?」我問。

「相信。」他回應。

「祂復活後升天,將會再來?」我繼續。

「我也相信這個啊。」穆罕默德說。

「那麼我們之間唯一分歧,就是我相信耶穌是神的兒子。」我說。

「那是褻瀆話,我不要再聽了。」他語氣很強烈。

「但世上沒有其他人能像耶穌一樣,死了又復活,後來又升天,將來會再降臨的。」

穆罕默德沒反應。

我繼續說:「我相信耶穌是神的兒子,不單單因為祂這樣自稱,乃因為祂所行種種神跡啊。」

雖然嘉茜與穆罕默德沒能說完,但神肯定會使用她的話,讓穆罕默德深思。我們也可以像嘉茜一樣,放膽向穆斯林朋友提問啊。

請來信與我們分享你與穆斯林朋友的對話經驗。


溝通訣竅

為何研究伊斯蘭?

傑赫德弟兄

上期我們開始試圖了解穆斯林,今期要討論的是,如果我們不明白他們所信,又怎能了解他們呢?


伊斯蘭的意思,就是順服安拉。伊斯蘭整個系統由古蘭經與聖訓構成,此兩端主宰著每個穆斯林,是絕對的是非、戒持標準;用聖經的話說,每位穆斯林都「在律法之下」。


聖經裡關於猶太人的教導,也可應用在穆斯林身上:「他們向神有熱心,但不是按著真知識,因為不知道神的義,想要立自己的義,就不服神的義了。」(羅馬書10:2-3)

雖然穆斯林大都熱心又虔誠,卻仍是不義的,因為他們拒絕神白白的恩典,不接受神的義;神這份恩賜惟有藉著耶穌基督才能領受的。穆斯林寧願以功德取悅安拉:「真主喜悅他們,他們也喜悅他;這確是偉大的成功。」(古蘭經5:119) 對此,聖經答道:「你們這要靠律法稱義的,是與基督隔絕,從恩典中墜落了。」(加拉太書5:4)

我們若不去研究認識伊斯蘭,就不能明白穆斯林的想法和世界觀。我們都知道,穆斯林是否能明白我們所說的,端在乎我們明白他們多少。為了解穆斯林,我們必須認識他們的宗教,單為這原因,就值得我們研究伊斯蘭。


但除此之外,更有另一個重要原因。

認識伊斯蘭,為我們向穆斯林傳福音提供許多踏腳石。

且看看以下例子。

我們向穆斯林作見證,許多時候對方會說:「但你們的聖經給篡改了啊!所以我們不會信的。」

於是我們開始無休止的爭辯,爭論哪本經書才真是神的話、才真可靠,大家各持己見,都不聽對方的。


如果碰上這樣的情況,我會問他:「誰說聖經給篡改了的呢?」對方通常說:「古蘭經。」我會請對方說清楚,哪一節古蘭經這樣說呢?事實上古蘭經並沒說,所以穆斯林朋友肯定找不出來的了。如果對方很熟悉古蘭經,也許會引述這節:「他們(猶太人)當人確有一部份人,篡改天經,以便你們把曾經篡改的當作天經,其實那不是天經。」(古蘭經3:78) 當然我們知道,篡改解讀意思不等於經文遭篡改,而且古蘭經也說:「我們確信降示我們的經典,和降示你們的經典。」(古蘭經29:46)

「你當依真主所降示的經典而替他們判決。」(古蘭經5:49) 「信我們所受的啟示,與易卜拉欣…穆薩和爾撒受賜的經典…我們對他們中任何一個,都一加以歧視。」(古蘭經2:136)

如果穆罕默德真認為聖經給篡改過,古蘭經還會這樣說嗎?


穆斯林也許回答:「當然不。但聖經是後來才給篡改了的。」再一次,古蘭經提出相反證據:「真主的諾言是毫厘不爽(不可改變)的。」(古蘭經10:64) 「真主的約言,不是任何人所能變更的。」(古蘭經6:34)

當然,我們並不認同古蘭經的真確性,卻可以引用古蘭經,讓穆斯林意識到,伊斯蘭學者如何使用欺騙方法以詆毀聖經。

除此以外,我們若了解伊斯蘭的話,可以問穆斯林:「你是否真相信伊斯蘭關於預定的教導?」

大多數穆斯林都不會知道你在說甚麼,於是你可以解釋,有些人預定要下火獄,有些人則預定會上天園,而根據聖訓,所有黑皮膚的人都要進火獄。

當然,你必須知道這說法出自何經何典,然而這卻是很否定伊斯蘭信仰的有力證據;目的是,讓對方懷疑自己的宗教。除非穆斯林開始懷疑他的信仰,否則他很難考慮福音的。我們若認識伊斯蘭,有助引起穆斯林對其信仰的懷疑,然後向他們表明真理。

任何穆斯林,如果真深入認識自己的宗教,再跟聖經比較的話,若不改信福音的信息,就一定是個傻瓜!


除了上述原因,還有第三個理由我們要認識伊斯蘭,因為這給我們機會介紹福音。

每個穆斯林都應該信所有先知,具名如下:

亞伯拉罕 (易卜拉欣) 、以撒 (易司哈格) 、雅各 (葉爾孤白) 、摩西 (穆薩) 與耶穌 (爾撒) (古蘭經2:136) 。此外也要信亞當 (阿丹)、挪亞 (努哈)、以諾、亞倫 (哈倫)、約伯 (安優卜)、以利亞 (易勒雅斯)、約拿 (優努斯)、約瑟 (優素福)、大衛 (達五德)和所羅門 (素萊曼),還有以西結、以斯拉 (歐宰爾)、撒迦利亞 (宰凱里雅)、施洗約翰 (葉哈雅)。你查查看!穆斯林是否信他們?

此外,每個穆斯林都應該信所有經書,包括摩西律法、大衛詩篇、古卷(Suhuf),即先知書與福音書。你查查看!是否真相信這些經書?


還有另一些提問,可讓對方改變信仰,例如:我聽說你們做宰牲(古爾邦Qurban)獻祭,向克爾白天房禱告,禱告時要蒙頭,還有,在克爾白天房吻黑石等,為甚麼要這樣做?這樣你就有機會跟對方談話、交流;又因為你了解伊斯蘭,就不會給對方的解釋騙倒了!


最後我要提出一個認識伊斯蘭的理由,因為聖經說:「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得前書3:15)


比較

漸進啟示-在古蘭經與聖經中?

傑赫德弟兄

父母怎樣教養孩子的?你也許會說,這問題太空泛,你是指教養學步小兒呢?小學生呢?或是青少年?男孩或女孩?鄉下小孩或城巿孩子?教青少年的方法,與學步小兒可不一樣吶,總得循序漸進,按部就班。

屬靈「教育」也是一樣。保羅在信裡這樣比喻:「我是用奶餵你們,沒有用飯餵你們。」(哥林多前書3:2) 希伯來書5:12也說:「你們…必須吃奶,不能吃糧。」然後又說:「你們本該作師傅…誰知有人…另教導你們。」吃糧是成熟的表現,是能「熟練仁義的道理」「分辨好歹」

個人如是,對民族國家亦如是。回顧歷史,我們可見不同國家是如何發展過來的。開始時總是很微小的,然後慢慢發展,文化發達起來,能發揮影響力了,後來卻衰落。因此,所謂帶領國家就得處理當時情況。在舊約裡,神是以色列的「領袖」。祂從前也帶領過亞當夏娃,卻並沒有強迫他們。神向以色列人的先祖說話,與亞伯拉罕、摩西立兩個不同的約,因為二人所處情況有別;神與亞伯拉罕立約後,經過約500年,才與摩西立第二次約。後來又過了近1,500年,再立新約,因為處理新的情況。我們稱之為漸進啟示。到新約的時候,不僅猶太人與神有立約關係,誰想在這事情上有份,都可以與祂立約。

那麼,古蘭經是另一個約嗎?這可是真主最初與阿拉伯人、現在與全人類所立的約?要回答這問題,必先看看經文內容究竟是漸進啟示呢,或是自相矛盾?

基督在登山寶訓裡說:「你們聽見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馬太福音5:38-39) 又說:「你們聽見有話說:不可姦淫。只是我告訴你們,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裡已經與她犯姦淫了。」(27-28節) 這可不是自相矛盾,而是提高標準。人成熟了,對他的期望自然會提升。

由於古蘭經在許多基本真理上與聖經矛盾,而前者也非漸進啟示。所以古蘭經與聖經不可能來自同一源頭。

古蘭經不僅與聖經相悖,往往更自相矛盾。伊斯蘭的廢棄論說明了這點。當中有許多向「啟示」穆罕默德的禁戒條例,幾年後竟然給刪除掉(稱為被廢棄的[mansukh],讓「更佳的」替代經文[nasikh]取代)。古蘭經更確認這教義:「當我以一節經文掉換另一節經文的時候─真主知道自己所降示的─他們說:『你只是一個捏造者。』」(古蘭經16:101,另參古蘭經2:106)

當時人指控說:「你只是一個捏造者。」實在所言非虛。如果安拉真知道自己所「降示」的,就不會降示經文後幾年、甚至數分鐘後,以另一些經文取代了。

那些給換掉的經文,我們不能稱之為漸進啟示,因為經文並非處理時間上的變更,卻是改變了禱告方向、作惡者的懲罰,與「聖」戰等課題。因此我們總結說:

1. 古蘭經不像聖經,並非漸進啟示。

2. 「降示」古蘭經的時期不過短短23年內,應該不須作修訂或改動,然而事實上經文卻經修訂了。

我們可以安全地下結論,在1,500年內漸進啟示而來的聖經,其中的漸進啟示並非自相矛盾。


書評

《聖經是神的話嗎?》作者:Ahmed Deedat出版社:IPCI, Durban, South Africa出版年:1980

Deedat著作首兩段引述了司各治 (W. Graham Scroggie) 博士的話,讓人誤以為司各治質疑聖經並非神聖啟示;那引述是斷章取義。若你曾讀司各治的書,就知道他是要證明聖經確實是神聖啟示。在此故意提及這點,是要說明Deedat其實無意認真探究「聖經是神的話嗎?」這問題。

本書接下來的內容一如開首,滿紙錯誤前設、斷章取義。作者為引證自己的說法錯誤引述他人和聖經,並沒有認真探究問題,只以這題目為幌子,宣傳他的思想。

Deedat在書中大肆攻擊聖經的作者權威,質疑聖經內容道德,隨意指出其中所謂「缺失」。在第四章,作者甚至將某異端視作基督教,顯示他對基督教正統信仰的無知。

作者在整本書內把聖經批評得一文不值;聲稱認真探究查考聖經者,竟在裡面找不到一點好東西,這可真教我驚訝。這顯示Deedat根本無意探討聖經是否神聖啟示這問題,只穿鑿附會,選擇內容證明自己的觀點。

本書對基督徒而言實是一大挑戰。我們對聖經認識多深?讀這本書的時候,你能指出其中謬誤嗎?我們必須明白自己所信,知道為何這樣信,才能代表基督向我們的穆斯林鄰舍傳福音。

神的話-聖經-像是經千錘百鍊的鐵鉆,許多鎚子已敲擊過它,而鎚子破了鐵鉆卻仍絲毫無損。Deedat的著作不過另一把鎚子而已。


得救見證

梅?Y‧?Y拜─一位囚犯的見證

本年七月我們收到消息,我們親愛的弟兄梅?Y‧?Y拜在德克蘭給殘酷地殺害了。他在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被囚九年,是個死囚,死前最後一次在法庭上公開作的見證,激勵我們要忠於我們的主,因為我們的主永不教事奉祂的人失望。

以下是梅?Y‧?Y拜的見證:「我是基督徒,是個罪人,相信耶穌為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後來復活勝死,由此使我在聖潔神面前得以稱義。真神在祂的聖言-福音書-裡陳明這事,耶穌一名就是救主之意,因為「他要把祂的子民從罪惡裡救出來」。耶穌以祂的寶血為我們付罪價,給我們新生命,以致我們可以靠聖靈幫助過榮耀神的生活,抵擋生命腐敗的狂瀾,成為祝福與醫治管道,受神的愛保護。

「神叫我回應祂的恩慈,要我捨己,作完全順服的門徒,就是要殺我的人也不怕,單單倚靠生命的創造主,祂以恩慈憐憫為冠冕給我戴上,祂愛祂的子民,是他們的最大獎賞。

「他們說:『你從前是穆斯林,現在做基督徒了。』不是的,許多年來我一直沒有宗教信仰,經過尋索研究,我接受神呼召,相信主耶穌基督,好得著永生。許多人選擇自己的宗教,但基督徒卻是被基督揀選的。祂說:『不是你們揀選了我,乃是我揀選了你們。』從何時開始呢?從奠立世界根基那天就開始了。許多人說:『你生來就是穆斯林。』但神說:『你從一開始就是基督徒了。』祂說早在幾千年前、甚至早在創天造地以先就揀選了我們,以致藉著耶穌基督犧牲,我們就成為屬祂的人了!所謂基督徒,是指屬於耶穌基督的人。他們叫我:『回來吧!』然而我在神的懷裡,還可以到誰那裡去呢?順從人不順從神的話,這樣做對嗎?我與施大能神蹟的主同行至今45年,祂的慈愛隨著我,如影隨形,祂以父親的愛關心我,我欠祂太多了。耶穌的愛充滿我,我的身體感受祂的溫暖。神是我的榮耀和保障,藉著無盡的福氣與神蹟給我確認的印記。

「信心的考驗就是個好例子。良善恩慈的神會責備、管教祂所愛的,並試驗他們,讓他們做好準備將來進天國。但以理的神保護他的朋友免受火爐損害,祂也保護了我,九年的獄中生涯裡,神使壞事都變成好事,教我充滿喜樂與感恩。

「約伯的神試驗我的信與委身,好增強我的耐性與信心。在這九年內,祂使我一無掛慮,在祂有福之名的保護下,我靠禱告讀經度日,不斷省察內心、破碎自己,在認識我的主的知識裡長進。我為這麼特別的機會讚美主。在被囚的日子裡你賜我空間時間,在困難裡你給我帶來醫治,你的慈愛復興我。神為敬畏祂的人存留何等大的祝福啊!

「他們指控我傳福音,然而『你若見瞎子將跌入井而袖手,就是犯罪』(一首波斯詩歌)。這是我們的宗教責任,只要神恩典之門一天仍然打開,我們就要勸行惡的人從罪裡回轉,到祂裡面覓得避難所,好逃避神的義怒與將來的可怕懲罰。

「耶穌基督說:『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在神的眾先知裡,惟有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祂是我們永活的代禱者。

「祂是救主,是神的兒子。認識祂就是認識永生。我只是個無用的罪人,因為相信祂這個慈愛的位格、福音書所載祂一切的話,並一切神蹟,已將生命委身祂手裡。對我而言,生是事奉主的機會,死則更好,可以和基督在一起。所以我不僅欣然為祂的聖名被囚,更準備好隨時為我的主耶穌捨生,盡早進入祂的國度,在那裡,神的選民得享永生,邪惡則永遭滅絕。

「願神的恩慈,並祂賜福、醫治的手,永遠臨在你們身上。阿們。

「你們的基督徒囚犯

梅?Y‧?Y拜。」


給穆斯林朋友的書介

親愛的阿卜杜拉》(Dear Abdallah)作者:G. Nehls出版年:1986頁數:46

《親愛的阿卜杜拉》是小說,旨在增進基督徒和穆斯林彼此了解。

本書以類似《地獄來鴻》(Screwtape Letters)的形式,寫了十封信,內容談到:

  1. 神的真理一定得在我們生活裡明顯可見

  2. 聖經遭篡改是一個理論

  3. 聖經預言與預言應驗是獨特的

  4. 古蘭經真是真主的封印嗎?

  5. 巴拿巴福音明顯杜撰

  6. 何謂罪

  7. 神白白賜下的義

  8. 耶穌不僅是先知

  9. 十字架─生與死之抉擇

  10. 信耶穌─不僅是改宗而已

 

且引述其中一段內容:

「親愛的阿卜杜拉:

謝謝來信,很高興你提出希望多明白我們信仰的核心課題。之前我們談過信仰的基礎-經書,現在來看看它們的內容。

且容我談一個問題,這是每天都影響著我們的,所以是最切身的,就是罪的問題。罪這個詞兒很簡單,概念卻很複雜,不同人有不同理解。現在容我說一下,聖經如何定義罪。

讓我從頭開始…」

一般穆斯林對這書信內容會很受落,他們會感到作者對神、對穆斯林的愛。這本小書很有用,你可以買幾本送穆斯林朋友。

歡迎訂閱


為神作見證

論聖書

華爾特弟兄

你也許曾聽人家說,聖經是「基督徒的聖書」,古蘭經是「穆斯林的聖書」,而梵歌(Gita)是「印度教徒的聖書」。我們會問,怎麼樣的書才堪稱「聖」書?是因為人尊崇這書呢,或是因為經書的源頭聖潔?

很明顯,古蘭經從沒說過安拉是「聖潔」的,只在某幾節經文如2:222、4:43與5:6等稱一些人為「潔淨」的,那數節經文提到有人因為生病、從廁所裡出來,或碰了女人而玷污自己,其結論是「真主的確喜愛悔罪的人,的確喜愛潔淨的人」。

吉爾克利斯(Gilchrist)在《穆罕默德與伊斯蘭教》(Muhammad and the Religion of Islam)裡寫道:「今天穆斯林常稱古蘭經為『聖古蘭經』,但其實古蘭經本身、還有經書原來的諸稱號,都沒有稱此經為『聖』,這實在很不尋常。」他總結說:「在古蘭經的稱號上不存在『聖』字,當中必有緣由。這書固然有許多優點,然而與聖經相較,其不足之處明顯在於,對聖潔這題目隻字未提。經書從未提及聖潔公義,而這卻是聖經關於神的基本教義─『聖者神因公義顯為聖。』(以賽亞書5:16)」

這如何影響穆斯林的生活、並他們對聖潔的看法呢?

穆斯林的看法多強調外在行為,他們用禮儀保持潔淨,如禱告前小淨,用阿拉伯文誦經前先用布把古蘭經包好,洗手,小心翼翼把經書放在閱讀架上才開始讀,這對他們而言是很重要的。(誦經反而次要!) 他們讀經不求甚解,認為只要朗聲誦讀「聖書」就能得著屬靈好處;因此穆斯林無法理解,為何基督徒竟可以隨便帶著聖經到處走、上教會,甚至在公車站等車時坐著它。對穆斯林而言,這樣對待經書是大不敬,是絕不能接受的。

我們基督徒要表現出,我們對聖經的尊重,確實是影響我們生活和行為的。

我們應該藉著言語和榜樣,讓穆斯林相信聖經確是神獨一的救恩信息,這信息不僅給基督徒,也是給穆斯林的。

傳記

貝爾魁絲‧西卡─我敢稱祂為父(一)

「神真的兌現應許,無論任何環境都保護我嗎?」

出身貴族家庭的巴基斯坦女子貝爾魁絲‧西卡(Bilquis Sheikh),在人生轉捩點上面對此問。自從她給丈夫 (丈夫是政府高級官員) 拋棄後就回娘家住,過著舒適優閒日子,然而她內心深處,卻一直在尋找真正平安,於是她往古蘭經裡尋,發現裡面常常提及先知耶穌。

出於好奇,西卡找了一本聖經來看。她開始讀,新鮮又神奇的事情就發生了。

平時她都不做夢,但就在開始讀基督教聖經那天晚上,她做夢了:

我夢見自己與一位男士吃飯,我知道他就是耶穌。祂來探望我,在我家住了兩天。祂坐在我對面,我們一起吃飯,心裡充滿平安喜樂;但忽然間,夢境全改變了。我發現自己與另一個男人坐在山頂上,他穿袍子、涼鞋,我心裡怎麼竟然知道他就是施洗約翰?多麼奇怪的名字。我跟他說,耶穌最近來探望我。「主來我家做客,住了兩天哩。」我說:「不過祂走了。祂在哪裡呢?我一定要找到祂!或者施洗約翰你能帶我去找祂呢?」

接下來數天,西卡只一個勁兒地讀古蘭經和聖經,但沒多久,她讀聖經比讀古蘭經更熱切了。

有一天,西卡的小孫兒馬穆德來找她,他小手掩著一隻耳朵,強忍著淚說:「外婆,好疼。」

西卡小心替小孩兒檢查,然後哄他睡去。馬穆德睡著了,她打電話到拉瓦平第(Rawalpindi)的聖家醫院(Holy Family Hospital)找女兒(馬穆德的媽媽)圖妮,她在那裡工作。二人決定送馬穆德進醫院,西卡帶著女僕也住進去,分別住在病房旁兩個客房裡。

在醫院的時候,一天馬穆德跟媽媽在看填色畫冊,西卡在一旁讀聖經,忽然房裡燈滅了。

一會兒後,醫院主管山帝阿哥(Pia Santiago)醫生進來,說:「我希望你們不介意黑吧。」「我們很快會找點蠟燭來。」西卡說。沒多久,有修女送蠟燭來,西卡就繼續跟山帝阿哥醫生說說話。她注意到醫生看著她手裡的聖經,說:「我多坐一會兒,跟你談談,你不介意吧?」「不介意。」西卡答,心想,醫生說幾句客套話就會走了。

寒暄幾句後,山帝阿哥醫生趨前,堅定地問:「西卡女士,你為何讀聖經呢?」

「我在熱切尋找神。」然後西卡把夢境告訴醫生,又說了一些她對聖經與古蘭經的比較,最後她說:「無論如何,我都要找到神。但你們的信仰真教我困惑,你們似乎將神當成那麼個人化!」

「西卡女士,尋找神只有一個方法,儘管這方法似乎有點怪。你何不向正在尋找的神禱告呢?求祂指教你,像跟朋友說話一樣跟祂聊吧。」然後山帝阿哥醫生牽著西卡的手,滿有能力的說:「像跟父親說話一樣,跟祂談吧。」她流下淚來。

像跟父親說話一樣跟神談!真不可思議,然而這想法又叫她感安慰。那天晚上沒甚麼特別事情發生,孫兒馬穆德不斷說,耳朵不疼了。最初西卡有點不耐煩,帶馬穆德進醫院費了好一番工夫啊,但後來她想,或者神利用這機會,讓她跟山帝阿哥醫生見面。

你何不向正在尋找的神禱告呢?

他們回家後,西卡獨自走進房間,跪下來,嘗試禱告,試著稱神為「父」,可惜不成功。無論她如何努力都無法這樣禱告。後來她睡著了,心裡愈感困惑。

數小時候她醒來,那天剛好是西卡生日,她想起父親,與他的關係。她回想往事,想起他坐在辦公室裡的樣子,許多時候她有問題想問,又怕打擾他,但父親總是不厭其煩地回答她,無論他多忙碌,都會騰時間聽她的,為她解決問題。

「如果地上的父親會騰時間聽我說,為何天上的父親不會呢?」西卡想。於是她興奮地起床,立刻跪下來,抬眼望天,懷著這新理解稱神為「我的父」。接下來發生的事,西卡可是想也沒想過呢。

未完待續


喻道故事

說狗話

才剛開始下雨,杜?Y就帶著愛犬科比瓦到後院種花生。科比瓦最喜歡在那裡追逐蜥蝪、小鳥,就這樣子玩玩兒。杜?Y滿心歡喜的,他讓科比瓦自己玩去,自己開始工作。杜?Y一邊幹,一邊跟科比瓦說話,告訴牠,下種之後得雨水滋潤,沒多久就會有收成,有花生吃了。看見科比瓦搖著尾巴,杜?Y想:「牠也是聰明動物啊,我怎麼種花生,牠都看在眼裡哩。」杜?Y繼續幹,回頭卻看見科比瓦把他剛小心下種的花生都挖出來,咬開果瞉吃。

於是杜?Y仔細給科比瓦解釋,牠不能吃那些花生,不然的話,就是降雨了也沒有收成,再沒有花生吃了。看著狗兒搖尾巴,杜?Y想:「我已經很溫柔地解釋了,牠聽進了,應該明白吧,這是讓狗兒明白的方法。」

第二天,杜?Y帶著科比瓦到後園去,他一邊種花生,狗兒在身邊走來走去,牠看了一會兒,就跑到杜?Y開始下種的地方又把花生挖出來。杜?Y看見了就高聲罵牠:「科比瓦!過來!」然後打牠。

科比瓦垂頭耷腦夾著尾巴,杜?Y板起臉孔說:「小狗,如果你再把花生挖出來,我們就沒有收成,沒有花生,你我都會餓死,你記好了!」

第三天他帶著狗兒出去,這天杜?Y多帶了一塊骨頭,他想:「明白又順服的,應該獎勵一下哦。」

杜?Y種完第一行,抬頭找科比瓦,看見牠又想挖洞,拿出骨頭來,笑說:「狗兒應該啃骨頭,花生肉少又有瞉,不好吃的。不如你吃這個,讓花生留在地裡,有收成了,我就有食物,到時你也會有更多骨頭哦。」

第四天杜?Y滿懷希望,想狗兒一定會明白的,不料他們才下田,科比瓦就開始把花生給挖出來了。

杜?Y真讓這頭狗給搞得暈頭了,他很愛科比瓦,但怎樣才能跟狗兒講明白呢?

「我試過很有耐性地細心解釋,試過很嚴厲的罵牠,試過獎勵牠,想得到的方法都用過了,卻全不管用,怎麼辦呢?」

他忽然靈光一閃:「我想我要成為一隻狗兒,用狗話跟牠解釋,牠才會明白哩。」

神就是這樣做。祂看我們,就像杜?Y看小狗科比瓦。於是祂成為人,像我們一樣出生,做小嬰兒,又像我們一樣長大,與人一起生活,好讓我們能明白祂。


問題

行動與思考的問題(請另紙作答寄回,我們批閱後,將連同《學習與分享》第6期寄上)認識伊斯蘭1.請說明伊斯蘭裡「聖戰」的意思。你覺得任何戰爭可以稱為「聖」嗎?請解釋。

護教學

2.請從彼得、保羅與約翰 (參約翰一書) 所寫的經文裡,找出「目擊者見證」,據此與人分享彌賽亞─耶穌的生平,然後來信與我們分享經驗。

溝通訣竅

3.請說明對伊斯蘭的知識如何提供踏腳石,助你與穆斯林分享福音。

得救見證

4.梅?Y‧?Y拜弟兄的見證,哪些事情最感動你?從這見證你學會甚麼?你的信心如何,你又該怎麼為穆斯林背景的基督徒禱告?

比較

5.請解釋何謂「漸進啟示」。為何你不能接受古蘭經是「漸進啟示」?

阿拉伯文淺釋

6.請與一位曾到麥加朝覲的穆斯林談談,問他為甚麼要去麥加,在那裡做甚麼,並期望得著甚麼屬靈益處。談的時候要敏銳聖靈帶領,找機會分享你往「天國」朝覲之旅。

傳記

7.甚麼事情引起貝爾魁絲‧西卡姊妹對聖經的好奇心?醫生建議她像跟父親說話一樣跟神談,你對這建議有何看法?

見證對話分享

8.你認為嘉茜與穆罕默德對話,話頭選對了嗎?她可以如何改善?

為神作見證

9.基督徒該如何表示自己尊重聖經,尤其在穆斯林面前?

喻道故事

10.你可有另一個故事,能表達神向我們彰顯自己?有的話,請跟我們分享。

(請在每頁答案寫上姓名地址,謝謝)

請寄下



17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