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
學習與分享
編者的話
談潔淨
你上廁所的時候可曾經納罕,該用右腳或左腳先踏進去?就這樣直走進去,或應該先蒙頭穿拖鞋?要用廁紙嗎,或是只用水清潔?你或者覺得這類問題很荒謬,沒錯真的很荒謬!然而世上有許多穆斯林無時無刻在意這些潔淨、衣著、飲食,與日常生活其他種種規條。
但願今期《學習與分享》讓基督徒多認識這些。我們一方面為自己能自由生活,不用守人所定的無理規矩而慶幸;另一方面很同情穆斯林,他們和許多人都陷在宗教義務、律法主義的網羅裡。得謹記:「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穩,不要再被奴僕的軛挾制。」(加拉太書5:1)
有讀者分享說,覺得《學習與分享》的專欄有趣、也很有用;我們很需要讀者回應的,如此專欄文章才能更適切需要,所以,歡迎來信分享,內容愈仔細愈好。我們正考慮增添其他專欄,如有關傳福音方法、伊斯蘭世界發展,或問答欄;請來信告訴我們,哪些文章有助你向穆斯林朋友和鄰舍作見證。
期待你來信。
華爾特兄弟
認識伊斯蘭
麥加時期的穆罕默德
傑赫德弟兄穆罕默德一生大部份時間(52歲前)都住在麥加。他於公元570年出生,那時候父親阿卜杜拉(Abdullah)己逝。穆罕默德屬古萊什族(Quraish),他六歲時母親阿米娜(Amina)逝世,於是跟祖父阿卜杜勒‧穆塔里布(Abdul Muttalib)同住,祖父死後,由叔叔艾布‧泰臘(Abu Talib)照顧。據說年紀輕輕的穆罕默德已是沈靜有禮,一表人才。
穆罕默德年青時周遭的人都拜偶像,大多數麥加人相信眾神祇,除此以外,也有其他宗教群體,如猶太人、基督徒,及賽伯伊人(Sabaens,拜星教)。麥加連接歐非亞貿易路線主要中途站,居民直接或間接都從事貿易生意,來往東、西、南方作買賣,運輸主要靠駱駝,做生意的人組成駱駝商隊。
穆罕默德也曾從事貿易生意,得作長途旅行。他曾在商旅途中遇上一位名為巴希拉的(基督教)景教派修士,據說這人看出穆罕默德將來是個先知,讓他留下深刻印象。
婚姻
穆罕默德25歲時與比他年長15歲的「老闆」赫蒂徹(Khadijah)結婚,她已曾結婚兩次,是個寡婦。穆罕默德與她生了二兒四女,但都早逝,只有女兒法蒂瑪(Fatima)能為他送終。
赫蒂徹的堂兄沃萊蓋(Waraqa Ibn Naufal)稱為「哈尼夫」(Hanif),即信仰正確的人。只有四個人具這稱謂,他們全都反對多神論。有趣的是,四位哈尼夫裡有三位後來成為基督徒,包括沃萊蓋;餘下一位死時不是基督徒也不是穆斯林。沃萊蓋會希伯來語(布哈里聖訓 I, 4),讀過福音書。
早期啟示
後來穆罕默德開始聽見聲音,常常到麥加附近希拉山上一個洞穴裡禁食冥想。一次他在夢裡,看見一人(他認為是天使加百列)手執一塊寫上阿拉伯文的布料,命令他「宣讀!」「我不會讀。」穆罕默德回答說,同樣的事情重複了兩次;這就是降示穆罕默德的、第一部份的古蘭經:「你應當奉你的創造主的名義而宣讀,他曾用血塊創造人。你應當宣讀,你的主是最尊嚴的,他曾教人用筆寫字,他曾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東西。」(古蘭經96:1-5)
這些啟示斷斷續續的降示給穆罕默德,直至他 逝世,歷時約23年。
穆罕默德之妻赫蒂徹是他首位信徒,然後有栽德(Zaid)、阿里(Ali)、阿布‧伯克爾(Abu Bakr)、奧瑪(Umar)和奧斯曼(Uthman),這只是其中最著名幾位。穆罕默德向麥加人傳講,警告?Y安拉將會審判,呼籲人遠離多神主義,改皈伊斯蘭,但只有少數人聽他的,而且他的跟隨者受盡逼迫譏諷,有人逃到埃塞俄比亞暫避,但後來返回麥加。
升天
穆罕默德聲稱曾在睡夢中有另一次超自然經歷。天使加百列將他打開,以滲滲泉 (Zimzim)-克爾白天房附近一口泉-的水潔淨他內裡;然後出現了一匹人首馬身的活物,名為布拉克(Buraq),穆罕默德騎上去,一夜之間從麥加的克爾白趕到耶路撒冷阿克薩清真寺(這大概是指猶太聖殿遺址,因為穆罕默德時代那裡還沒有清真寺)。他在那裡被提到七重天上,遇見亞伯拉罕、摩西、耶穌,和所有其他先知。

撒旦詩篇
穆罕默德還在麥加時,領受了著名的「撒旦詩篇」。在這詩裡,嚴守一神論的穆罕默德提及麥加異教徒敬拜的三位女神拉特(al-Lat)、烏扎(al-Uzza)和默那(Manat)。據古蘭經說:「甚願三位女神說情 。」這句話,是當時異教徒做宗教儀式時,(像今天的穆斯林朝覲時所作的)繞行克爾白天房時唸誦的;這領受使許多麥加人軟化下來,吸引他們改皈伊斯蘭。但據說天使加百列後來把這段經文刪除掉,稱這是源於撒旦的,今天古蘭經都不包含此段。
逃到麥地那
穆罕默德50歲時,妻子死了。兩三個月後娶薩烏德(Sauda),並與阿布‧伯克爾年僅七歲的女兒阿伊莎(Ayesha)訂婚,待女孩九歲時圓婚。
後來麥加人逼害愈烈,麥地那城(前葉斯里卜[Yathrib])代表團請穆罕默德前往平息當地阿拉伯部與猶太人衝突,穆罕默德欣然接受,從此「逃」往麥地那,那城就在麥加東北350公里。這次逃亡稱為「遷徙」(Hijra),成為伊斯蘭曆的開始。
穆罕默德在麥加的那段日子,領受了古蘭經114章的其中約90章;與他後來在麥地那所領受的24章比較,早期的經文較有詩意 和溫和。
總的來說,麥加時期的穆罕默德是真誠的人,相信自己被召作為「眾城之母」的警告者,那時候他是個好丈夫、好父親,為人謙遜。但遷至麥地那後,這都發生驟變。
下期待續
護教學
聖經是如何傳下來的
安 弟兄
上兩期我們談過古蘭經、並穆斯林如何看聖經。我們總結說,古蘭經對聖經的看法是蠻正面的,然而穆斯林的看法則是負面的。基督徒向穆斯林作見證時,應該先對聖經有充份認識,這非常重要。今期護教學專欄將從這方面,給你幾個與穆斯林談道的指引:
1.穆斯林向你發問時,應先釐清問題,問對 方:「你指的是甚麼意思?」
2.你不大清楚答案的話,最好承認,並花時間回去研究一下再回答;穆斯林會欣賞你,覺得你誠實又認真。再說這樣也不致於輕率回答,後來又要修正。
3.穆斯林往往會從一個話題引申到另一個話題,你要先解答一個,肯定對方弄明白了,再回答另一個。
以下所說的,對我們基督徒作見證非常重要,你必須弄清楚,才跟穆斯林談。
如果穆斯林問:「真主(神)給你們的完全啟示是甚麼?」你作為基督徒會如何回答?是聖經嗎?對穆斯林而言,他們一定會說,是古蘭經。
我們須明白:
基督徒相信耶穌─一個活生生的人─是神的完美啟示。
而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一本死物─是完美啟示。
你看見兩者之別嗎?你寧願跟一本書、或一個活生生的人溝通?
請留意,聖經是神以書寫方式給我們的充足啟示,聖經的目的,是讓人認識那通往神的道路。約翰福音20:31說:「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30節說,耶穌生平並非每一件事都記在聖經裡,就是說,聖經並非包羅萬有,只是記錄足夠資料,讓我們認識那通往天國之路,有這個確據。
因此你必須謹記,與穆斯林談神(真主)的完美啟示時,你是在比較古蘭經(一本書)與耶穌(一個人)。
耶穌-活生生的人-是神(真主)的完美啟示
且讓我們來看看聖經是如何傳下來的。神並不沈默,祂沒有撇下受造世界不理,卻在聖經裡彰顯祂的話!神希望透過聖經向人傳達祂的目的和心意。雖然聖經要經過近15個世紀才寫成,當中牽涉逾40位作者,內容卻貫徹始終。這不僅是諸多文章的彙編,而是能彼此參照印證的書卷。儘管這些作者大都互不相識,然而所有書卷都貫徹兩個主題:罪的可怖影響、與神恩慈的愛!當中必有其解釋。提摩太後書3:16說,聖經是「神所默示的」,就是說,神透過每位作者默示聖經。基督徒說,聖經是由神和人-雙重作者-寫成的。
然而神並不像操控機械人般,要作者將祂的話逐字默記下來,卻賜下默示,讓作者用自己的話寫下祂的啟示。換言之,作者各用自己的手法、揉合獨特的文化背景,將聖靈所默示寫下。再者,聖經乃是神按著祂旨意、祂子民的需要、及理解信息的能力等逐漸啟示出來的,也就是說,後來的故事與預言建基於前者,而兩者並不矛盾。
神以不同方式彰顯祂意旨:
1.直接向人說話,如亞伯拉罕 (創世記12:1-3)
2.藉異象與夢境,如但以理 (但以理書2:19)
3.藉先知,如以賽亞 (以賽亞書1:1-20)
4.藉記載歷史事件 (參哥林多前書10:6, 11)
耶穌時代已有舊約,至耶穌離開後,新約才寫成。後來,不同書卷集成一本聖經,譯成各種語言文字。至1900年已有多達1,500種譯本,從那時開始,聖經一直給譯成更多本地化的語言。
想知道更多這方面知識,參「比較」專欄。
阿拉伯文淺釋
Deen = 信仰,或伊斯蘭的五柱
儘管這詞的字根Dana指報應與審判,並不指宗教,但穆罕默德和穆斯林常用以指伊斯蘭宗教。傳統學者將伊斯蘭分為兩大部份:管轄屬靈生命的Deen(宗教),與管轄世界日常生命的Dunya(屬世範疇)。
Iman = 信仰或信仰內容
這詞的字根Amana解作信任、信心與信仰。穆斯林用這詞指信仰,強調這在於全然交託信任,不容發問或懷疑。
Ibadat = 敬拜
這詞的字根Abada指奴役、完全順服及敬拜。穆斯林用這詞形容誠心敬拜安拉,不僅禱告或守拜功而已。好些阿拉伯名字也由這詞構成,如阿卜杜拉(Abdullah)就是安拉之僕的意思。
注:基督徒若以這些詞語形容對神的敬拜,得留心其涵義。
見證對話分享
潔與不潔的食物
以撒弟兄
在烏干達一次歷時四天的訓練營結束時,主辦機構請我公開演講,那是一個在城鎮50里以外的穆斯林為主的地方。
怎麼辦?我心裡有點怕。然而群眾慢慢聚集,裡面有不少白髮蒼蒼的穆斯林,還有穆斯林婦女小孩,我害怕的心情漸為憐憫取代。
我講到耶穌基督的獨特性,祂要給我們永生。那次講道連翻譯,大概講了一個半小時,會眾約2,000人。感謝神,祂賜給我們所需平安。然後司儀宣佈:「現在是發問時間。」一位基督徒問了第一道問題:「為甚麼只有穆斯林才可以在屠房工作?他們為甚麼不吃基督徒宰的動物?」我立刻回答:「我今天講的信息,不是要談甚麼該吃甚麼不該吃;我在談永生,並如何得永生的問題。但既然我從聖經和古蘭經知道你這問題的答案,也就回答你罷。聖經說食物是為肚腹,不論肚腹或食物,終有一天都要廢去,所以對我們基督徒而言,該吃甚麼食物,由誰來宰,都無關緊要,最要緊是能榮耀神。」台下掌聲如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5:5說:「曾受天經者的食物,對於你們是合法的;你們的食物,對於他們也是合法的。」古蘭經明明准許穆斯林吃基督徒吃的食物,但為甚麼穆斯林不這樣做,這個我們不知道,你最好去問問他們。」這時候,一位年青穆斯林反對我的說法,認為我引述古蘭經說錯了。我請他會後留下,翻開經文指給他看,他才滿 意了。
那一次,鎮上的穆斯林甚至請我留下來,第二天再給他們講道。神許可的話,下次我一定再會接受邀請的。
溝通訣竅
好消息也是壞消息
傑赫德弟兄
好消息怎可能也是壞消息呢?神在聖經裡說,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祂「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翰一書1:19) ,這是好消息。然而反過來說,我們若不認罪,祂就不會赦免我們的罪,也不會洗淨我們的不義了!這實在是壞消息!
聖經裡有許多經文都同時是好消息也是壞消息。經文所載消息是好是壞,端在乎人是否遵行神話語;因為主耶穌說:「到我這裡來的,我總不丟棄他。」(約翰福音6:37)這是肯定的!然而若我們沒有到耶穌那裡去,祂就會丟棄我們了!這好像簽合 約。神已藉祂的話委身這約,我們盡了自己的本份,必能蒙祂接納、赦免,一定能上天堂。
同理,誰若不謙卑就祂,不肯認罪,就不會蒙接納和赦免,會永遠被拒諸天國門外,永遠-這是肯定的!得謹記,主耶穌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翰福音14:6)
問題是,我們如何到耶穌那裡去呢?耶穌基督現在天上,我們的肉身去不著;但既然祂是神,那麼我們可以藉著禱告靠近祂,並委身,讀祂話語又遵行:「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著我。我又賜給他們永生。」(約翰福音10:27)
壞消息是,你就是加入了教會、接受洗禮,作「善行」,很虔敬,甚至為此作很大犧牲,這一切都於事無補!(參以弗所書2:10;加拉太書2:16,3:6, 10-11, 21, 22, 24-25,5:4-5) 救恩是神單方面的恩慈行動,誰若蔑視祂的恩典、或對此漠不關心,都肯定處於壞消息的位置。
穆斯林其實並非漠不關心,他們只是無知,以為耶穌不過眾先知之一,自己只要努力作「善行」,其餘的事情都交給安拉。我們基督徒豈不應給他們說明白,讓穆斯林知道這種看法只會帶來壞消息嗎?
比較
聖經與古蘭經的啟示與默示
傑赫德弟兄
默示與啟示不是一樣的嗎?不全是。我若說,我觀看非洲足球錦標賽時得了啟發(譯注:英文「默示」與「啟發」為同一字[inspiration]),可並不是指這是神聖啟示。所謂啟發,有「因某種(神聖)影響力導引或觸發…」之意(Collins Dictionary);至於「啟示」,同一本字典解釋說,指「神向人彰顯祂本性與意旨」。
聖經更闡明,「經上所有的預言沒有可隨私意解說的;因為預言從來沒有出於人意的,乃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神的話來。」(彼得前書1:20-21)「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提摩太後書3:16) 那麼聖經是如何默示的呢?乃靠著神彰顯祂的奧祕:「我不是從人領受的,也不是人教導我的,乃是從耶穌基督啟示來的。」(加拉太書1:12)「基督的奧祕…如今藉著 聖靈啟示他的聖使徒和先知。」(以弗所書3:4-5)
人心底裡總知道神存在的,但除非神親自彰顯,否則人不能了解祂的性情和旨意。沒有啟示的話,假宗教就會興起,甚至人會敬拜魔鬼。但神已在耶穌基督裡彰顯自己:「愛子是那不能看見之神的像。」(歌羅西書1:15)「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旳居住在基督裡面。」(歌羅西書2:9) 耶穌基督論到祂自己說:「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約翰福音14:9)「我與父原為一。」(約翰福音10:30)「他的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以賽亞書9:6) 此外,耶穌所行的神蹟也印證祂就是所宣認的那位;還有許多真認識祂、愛祂的人,因祂神聖的大能而生命得轉化,這也印證了祂的身份。
人靠著聖靈帶領從神領受說話
當我們明白聖經作者如何領受信息,知道聖經之影響力,無不深深讚嘆(以賽亞書6:1-8;耶利米書1:1-10;以西結書1:1-2:10;但以理書7:1-14;出埃及記3:1-17;撒母耳記上3:1-19)。
然而給穆罕默德的降示,卻全不是這回事。「有東西降在我身上,好像響鈴,讓我很難受…有時天使幻化人形向我說話。」「雖然領受降示時天氣嚴寒,卻仍讓他額角冒汗。」「啟示臨到先知時,他煩擾不安,臉色都變了。」(全引自Mishkat IV,395頁)
而領受降示前,穆罕默德「做異夢,聽見不名來歷的聲音與叫喚。」(Mishkat IV,354頁)「先知領受默示時,往往像靈魂出竅似的,會昏迷不醒,像中了毒一樣。」(《栽德本薩比特》,引述自Ali Halabi, Insanu'l Uyun)
「他閉上眼睛,渾身發抖,昏迷不醒,口吐白沫,像幼駱駝一樣吼叫。」「啟示臨到使者時,他的頭劇痛,他們會用散沫花水浸他的頭。」「…啟示臨到安拉的使者時,他的臉旁會發出蜜蜂般的嗡嗡聲。」(C. G. Pfander, Mizzanu'l Haqq,345-346頁)結果可以預料:「先知…有好幾個早上正如此心緒不寧地出外,想自殺…他上了一座山,想從那裡跳下去。」(Mishkat, IV,358頁)
聖經 | 古蘭經 |
啟示期長達1,500年,逾40位作者 | 啟示期23年,向一人啟示 |
神彰顯祂自己和祂的旨意 | 只宣告安拉旨意 |
雙重作者:甲、掌管一切的神;乙、被特別揀選的、受聖靈默示的人 | 聲稱只有一位作者:宇宙最高權柄安拉 |
神運用每位作者的背景,他們明白自己所見 | 穆罕默德從天使加百列領受啟示,是逐字默寫的,毫無主見,是靈體的傀儡 |
聖經裡有足夠啟示,讓人認識通往天國之路,得肯定印證 |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是完美啟示,讓他們知道該如何做人處世,卻沒有拯救確據 |
聖經按時序準確記錄歷史事件,形成一整體 | 不按時序書寫,並沒有形成整體;比較像詩體,風格優於內容 |
內容是漸進啟示出來的 |
|
我們知道自殺傾向往往由於行邪術所致,上面引述事件亦顯示穆罕默德的「異象」與聲音源於邪靈。難怪「先知緊張兮兮的。他很怕黑,夜裡進房子,沒人給他點燈就不坐下來。」Al- Waqqidi補充說,穆罕默德「很討厭十字架,將家裡所有十字架形狀的東西都砸爛。」(Sir William Muir, The Life of Muhammad,200頁)聖訓也印證了這說法,裡面說將 來耶穌「會以公義審判官的身份回來,砸爛所有十字架(並)把豬殺死。」(穆斯林聖訓I,92頁)
身為基督徒(尤其曾處理行邪術問題的),我們實在很難將穆罕默德納入聖經先知之列。穆罕默德無疑曾領受啟示,但那並非源於神,乃是源於與邪術世界接觸,儘管他本人被蒙在鼓裡。
這樣,我們該怎麼下結論呢?當考慮到按聖經所要求的準則來分辨啟示來源這問題時,我們可以也應該信靠聖經(參申命記18:21-22;耶利米書28:9;以賽亞書48:3, 5,41:21,44:7, 26;申命記13:1-4;撒迦利亞書4:9;詩篇105:17-19) 。此外,聖經本身也排除古蘭經是神聖啟示,因為兩者相矛盾,而且古蘭經也不符合神驗證信息可靠度的要求。無論古蘭經是源自人或邪靈,這肯定不是真主(神)的話。
書評
《伊斯蘭戒持》(Do's And Don'ts in Islam)
作者:Abdur Retman Shad出版社:Kazi Publications, Lahore出版年:1983頁數:313
本書的阿拉伯文書名(Al-Halal Wal-Haram)已清楚說明其主旨:就是要指出伊斯蘭的持與戒,讓讀者因驚懼安拉賞善罰惡而守戒。
本書共11章,涵括不同課題,如信仰、家庭生活、飲食與衣著、財富與健康、喪葬禮與其他穆斯林義務。
舉例說,在〈鬍子〉一章(頁148)說:「老人不應拔灰鬍子…安拉的使者說:不要拔灰鬍子,因為這是穆斯林光輝之源。(在伊斯蘭國家裡) 誰若長了灰鬍子,安拉要給他記優點,塗抹他一個罪狀,並提升這人的等級。」
基督徒行為不受屬靈指引傳統或大公會議約制,只要遵守聖經吩咐,學我們的主的榜樣憑愛律而行,常懷感恩的心,感謝神藉基督替我們成就的一切。此外,聖靈微小的聲音也會引領我們悔罪,過神所喜悅的生活。
我們不用按《基督教戒持》生活,豈不值得慶幸?
得救見證
得救是為了服事
艾華德弟兄
背景
我生於非洲馬拉威共和國(Malawi),父母是很有影響力的穆斯林。我接受耶穌基督作我的主和救主後幾乎被殺。祖父母雖然是非洲人,卻與阿拉伯商人有聯繫,因此擠身馬拉威境內伊斯蘭宗教望族之列。我們村信奉伊斯蘭,全家都是穆斯林。
虔誠穆斯林
我14歲時,叔叔開始嚴格培育我參加穆斯林宣傳活動,他是這宗教有影響力的人和其中一個領袖,以伊斯蘭原則和信仰訓練我,教我傳教技巧。這類訓練有百分之九十集中於否定基督教的聲稱,指出聖經和其教導的所謂謬誤,我聽說聖經裡面有超過50,000處謬誤。1967年我正式參與傳教工作,加入伊斯蘭運動,旨在混亂基督徒信仰。正因這樣,我常常與基督教傳道人接觸,特別是自由傳道人。漸漸地,我反駁基督教與聖經的技巧愈來愈純熟,許多基督徒開始察覺我的影響力,就為我禱告。儘管我篤信伊斯蘭,其實所作所為與信仰相違。我愛喝啤酒,性生活放蕩,打架鬧事,搶劫,抽煙,做許多壞事,甚至認為這樣做有助我以激進手段傳伊斯蘭。
生命改變
1982年5月22日是我生命轉捩點。那天叔叔剛從麥加回來;而我則受邀參加一個基督教聚會,我當然欣然答應,想著要如何向那幫基督徒開火。講福音時我坐在最後排,但這次我聽著,覺得很不一樣,講道那麼有力量,我開始留心聽;然後竟然走到前面哭著跪在講員面前,那可真是奇蹟。他沒理我,以為我是要反對他,然而主已經觸摸我的心;那話說服了我,也有聖靈印證。
嚴重迫害
後來我改信基督教的消息傳回我們伊斯蘭村子,撒旦就激動親友的心攻擊我。叔叔用手杖把我打至重傷,昏倒在地上,第二天早上,他讓村長把我帶到割禮營裡受罰,我被帶到那兒的時候已被劇打至昏倒三次。然而三星期後,當叔叔看見我寧願以基督徒的身份受死,也不願活著當回穆斯林時,就終於吩咐人釋放我。感謝神。
被趕出家門
委身基督令我被趕出家門,得趕離村子。那時候,恩科塔科塔縣(Nkhotakota)聖經公會與萬族新生命事工(New Life For All)的基督徒弟兄接我回家住,照顧我身心靈,替我交學費,帶我參加基督徒團契,又請我跟其他基督徒分享見證。經歷三年迫害以後,我知道這原是神裝備我全時間事奉。1984年4月我受洗了。
基督教事工
漸漸地,我開始講道、分享信仰,開始發現自己有講道恩賜。我對伊斯蘭學校裡的學生說,惟有基督能賜人生命,祂不僅是先知;又引述他們的聖書古蘭經說,基督就是神(真主)的靈(精神),是祂的道(真主之言),祂的心,祂的愛與真理。我常常感謝神,祂從未使我失望,對祂自己的話是那麼信實。(以賽亞書54:17;腓立比書1:6)
為神作見證
與罪人吃喝
華爾特弟兄
「你肯定那是雅各嗎?你真的親眼看見他在迪斯可跟朋友一起?真難以置信,我從沒想過我們的青年導師會這樣做。」簡恩聽見大衛所說的消息,實在很驚訝。她一直覺得雅各是真心委身基督的好榜樣,然而一位青年導師,怎麼會跟這幫人混在一起?那可是罪人的地方哩。
每看見人的所作所為「與身份性格不付」,我們總會深感不安;這可不符合我們期望啊。於是我們表示不滿,指摘對方,或投訴他們的表現;然而也許我們弄錯了。得謹記,「與罪人吃喝」這句話,可是昔日宗教領袖用以指摘聖者耶穌的,因為祂與那些被藐視為「罪人」「褻慢人」者交朋友。(參路加福音5:29-32)
耶穌是先知,怎麼誤交損友?「這人若是先知,必知道摸他的是誰,是個怎樣的女人,乃是個罪人。」(路加福音7:39)祂既與罪人交朋友,又怎會是聖人呢?宗教精英份子永不會接受這種行為,他們只會「仗著自己是義人,藐視別人。」(路加福音18:9)
今天的基督徒又怎樣呢?我們可會藐視某一類人?可有哪些人,我們永不會接受邀請到他們家裡,更不可能請他們與我們一起吃飯了。這些可會是我們的穆斯林鄰舍?
且容我再問,你分享福音時,對方會覺得自在嗎?仔細想一下哦。我們來看看我們的主的榜樣,就發覺耶穌說話時,在一旁竊竊私語、指摘人、生氣、覺得丟臉的,是那些宗教領袖,一般百姓卻「都喜歡聽他」的(馬可福音12:37) ,還說:「從來沒有像他這樣說話的!」 (約翰福音7:46)
事實上,我們與穆斯林一起吃喝,是跟他們建立關係,取信於他們,好向他們作見證;當對方知道我們真關心他們,沒有偏見沒有假冒,自然會歡迎、也信得過我們了。神子民若都如此改變態度,也許會在這片叛逆的土地上開始穆斯林皈主新時代哩。
喻道故事
農夫與貓

從前有一位Caid(穆斯林酋長),他很喜歡動物,養了一頭貓名叫安塔爾(Antar),這頭貓很讓他自豪,因為他訓練牠能拿著茶盤,給客人奉茶。
一天一個農夫來找酋長訴苦,因為他的兒子很壞,生活糜爛。酋長讓農夫看他將安塔爾訓練成那個模樣,並說,如果他能好好教育兒子,就所有問題都解決了,因為教育已改變貓兒的本性哩。
農夫回家去,花數年時間讓兒子受最好教育,開始時情況似乎還蠻不錯;但後來農夫發覺兒子又重蹈覆轍,心裡很沮喪。於是他帶了一個特別預備的包裹去見酋長。酋長留心聽農夫訴苦,卻不知道該如何安慰他。後來酋長的貓兒端茶進來,時候,農夫立刻打開包裹,放出三隻白老鼠;安塔兒一躍而起攫住老鼠,把茶杯都摔碎了。這次連酋長也得承認,安塔爾的性情根本從沒有改變過。
後來農夫死了。有一天,一位年青人來見酋長,他正是農夫那個不肖子;原來他藉著讀神的話,整個人完全改變了。酋長聽著他的見證,看見他神采飛揚,知道惟有神能改變人的性格,就熱切地向年青人要一本聖經。
這故事的關鍵,在人的性格與本性。究竟人可否藉著道德教育,靠著嚴守「戒持」,就從邪惡性情裡轉化過來?我們只是軟弱嗎?,或是人根本無辦法改變自己,只能靠外力助呢?
我們很想聽聽你的意見。
問題
行動與思考的問題
(請另紙作答寄回,我們批閱後,將連同《學習與分享》第4期寄回)
阿拉伯文淺釋
1. 這部份所列的阿拉伯文,與聖經哪些詞語相類似呢?請列明聖經的章節。
認識伊斯蘭
2. 穆罕默德在麥加的時候,哪些人和事對他有重大影響?
3. 關於穆罕默德 在麥加領受的啟示,你知道了甚麼?
護教學
4. 試比較聖經與伊斯蘭的啟示。「默示」一詞有何意思?
比較
5. 古蘭經是如何降示的?請與聖經的啟示作比較。
溝通訣竅
6. 你可以是穆斯林鄰舍的好消息或壞消息,這話怎講?請參哥林多後書2:15-16。
7. 請從一些聖經人物身上,找出同時是好消息與壞消息的例子。
為神作見證
8. 以下節錄自C. Marsh的〈與穆斯林分享信仰〉:
有的宣教士在齋戒月與穆斯林一起禁食,卻全沒有藉此積功德之意,只希望向穆斯林表示愛與關心。然而穆斯林卻毫不明白,這也沒能帶任何穆斯林信基督。
與人一起吃喝、分享食物,坐在一起享受友誼,才是贏得人心的最快方法。
你對此有何看法?能找著聖經經文支持嗎?
得救見證
9. 艾華德弟兄的生命有何改變?
他的見證對你向穆斯林見證有何幫助?
喻道故事
10. 請寫下你對這故事、與思考問題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