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第16期

學習與分享

編者的話

談夢想

「我有一個夢…」這話強而有力,扣人心弦。若不是著名的馬丁路德金博士把這些夢道出來,期盼與現實兩下最終又怎能相合?真的我們要彼此分享夢想,才能為未來注入盼望,催人坐言起行。讓我們一起嚮應呼召,為基督接觸穆斯林。

然而我們也不能否認傳道者所羅門的話:「多夢和多言,其中多有虛幻。」夢想往往是言過其實的。

有些夢,大概只因我們日有所思(傳道書5:3),而非源於神介入。所以我們必須警醒,在與人分享夢時,先要小心分辨夢的來源。

我們的夢想之一,是鼓勵非洲更多、更多基督徒勇敢向穆斯林作見證。《學習與分享》期刊只是個開始,深願有更多人參與。你或者也想參加「報告欄」裡的活動。我相信正如傑赫德弟兄在今期「溝通訣竅」所說的,神會鼓勵更多讀者將每天委身的承諾他為真正的屬靈。也深信「比較」專欄所談的、關於天使對穆斯林與基督徒的重要性,不僅有助讀者釐清概念,也鼓勵他們行動。

一如既往,今期內容豐富。你讀完後,何不來信分享你覺得哪些內容最有幫助?這樣做有助我們改進。

主內

華爾特弟兄


認識伊斯蘭

克爾白天房的故事

傑赫德弟兄

我們都看過克爾白天房的圖片,那是個立方體建築(12米x10米x15米高),古蘭經稱為「眾城之母」麥加的中心(古蘭經6:92;42:7)。整個建築讓黑色錦鍛(kiswa)包裹,上面用真金線繡著古蘭經文。克爾白天房東角有一塊黑石(用銀框子鑲起來),那是在異教時代已經有了的,至今仍然是天房中心,上百萬朝聖者會親吻、敬拜這黑石。這塊黑石不僅是麥加「大清真寺」、或整個麥加城中心,更是伊斯蘭的焦點。每個穆斯林每日祈禱,第一件事是辨別朝向麥加克爾白天房的方向,稱為「朝拜方向」(Qibla),每所清真寺都有一個祈禱龕壁(Mihrab),指示哪裡朝向麥加,信士就朝向那裡做祈禱。對伊斯蘭那麼重要的這幢建築背後有甚麼故事?這對穆斯林有何意義?

在看伊斯蘭傳說之前,我們先來看看考古與歷史記載。克爾白(Ka’ba)在阿拉伯文意為「立方」。我們知道早在穆罕默德時代之前,其它克爾白已存在(如在塔伊夫[Ta'if]和納季蘭[Najran]),那是用石頭造的,是拜偶像中心。當時的阿拉伯人相信,神祗都住在石頭裡,所以拜石頭,他們也拜偶像。其中一個神靈稱為胡巴爾(Hubal,見《學習與分享》第1期)就住在麥加的克爾白,稱為「家的主」。

穆罕默德控制麥加後,據說毀掉所有偶像。然而他亦要與當地居民妥協,容讓他們繼續環繞克爾白敬拜的異教儀式,只是為此賦與另一重意義。現在他們的敬拜對象,再不是異教神祗了,而是安拉。我們知道安拉其名,也是早在穆罕默德時代前已有的。為了使這個異教儀式合理化,伊斯蘭編了一個關於真主之家(Bait'ullah克爾白的故事。

從那時開始,世界各地穆斯林就被教導說,原來的克爾白天房由亞當(阿丹)建造(參at-Tabari關於古蘭經2章釋經),這是按天上的形象造的-這也許讓聖經讀者想起希伯來書8:2和9:11關於會幕的經文。大洪水後,原本的天房給毀了,由易卜拉欣重建,其子易司馬儀協助(古蘭經2:124-127)。這故事為伊斯蘭賦與全新面貌,現在這並非穆罕默德所創的新宗教,這裡暗示,亞當已經是穆斯林,然後挪亞、亞伯拉罕、以實瑪利、以撒、摩西、約伯、約拿、大衛、所羅門,當然還有耶穌,也是穆斯林。穆罕默德不過以改革者的姿態出現,而不是創教者。伊斯蘭稱亞伯拉罕與以實瑪利是克爾白天房之重建者,也是朝覲的始創人(古蘭經22:26-33),猶太教與基督教因而成為惟一啟示宗教-伊斯蘭-的異端。至於從前敬拜克爾白的異教做法,則解釋為從無知到領受啟示之間的過渡階段。據傳說,就在穆罕默德年青時,克爾白天房曾經重修,要置放黑石的時候卻起了爭論,不知道該由哪個部族、由誰來擔當這神聖任務,後來大家一致決定,就由第一個經過那裡的人來置放吧。結果誰來了嗎?你猜對了!是穆罕默德。他很有智慧地,把黑石放在外衣上,讓各部族代表牽著外衣一角,一起放到天房角落。按這傳說,穆罕默德巧妙地成為建造、或重建天房的一份子。

事實上,黑石與克爾白都成為偶像。這是他們神靈的殿,而殿這個概念-即神所居住的地方,會眾在外面朝拜-則源於舊約聖經。基督來到世上時曾指著自己說:「但我告訴你們,這裡有一人比殿更大。」(馬太福音12:6)當祂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的時候,殿裡幔子乃從上至下、而非下至上裂開兩半,意思是,神藉著除掉人的罪,打破我們與祂之間的阻隔;誰若願意,罪都可以藉羔羊-耶穌彌賽亞-的血除掉,而這是除罪的惟一方法。我們因罪得贖,就可以釋然進入神臨在的至聖所。

伊斯蘭違反這一切,揚棄新舊約聖經,另立古蘭經。它有一個沒有犧牲的殿,在米納山谷(Mina,在麥加和阿拉法特[Arafat]之間的朝覲地)還有其他地方,都被除去原本的目的和意義,而犧牲的意思,就是在神公義審判下,人都有罪,然而這罪已落在犧牲身上、已經代贖;但克爾白天房的敬拜把這一些象徵意義都淘空了。我們的犧牲就是義者耶穌!「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哥林多前書15:3)古蘭經卻說:「他們沒有殺死他,也沒有把他釘死在十字架上。」(古蘭經4:157)永恆、神聖又明顯的真理,竟被謊言扭曲,而全世界有近四分之一人完全無法找著、建立真理,這實在可悲。

但親愛的讀者,你可以為那些神所愛的男男女女盡一點綿力,基督也為這些人死,他們所以不信、不接受真理,只因他們不知道,沒有聽說過。當然,也有人「沉淪…因他們不領受愛真理的心」(帖撒羅尼迦後書2:10),但也必先有人向他們講明白,他們才能拒絕啊!


護教學

彌賽亞耶穌的榮耀(二)

安箨弟兄

5. 你認為祂是誰的兒子?

馬太福音記載,耶穌被釘十字架前兩天,曾與猶太領袖作很長辯論。先是法利賽人、再是撒都該人,使詐扭曲話語,為要誣告祂,但都失敗了。他們面對著耶穌,最後耶穌提問,他說:「論到基督(彌賽亞),你們的意見如何?他是誰的子孫呢?」(馬太福音22:42)他們立刻據聖經先知預言答:「是大衛的子孫。」

耶穌就回答說:「這樣,大衛被聖靈感動,怎麼還稱他為主,說:主對我主說:你坐在我的右邊,等我把你仇敵放在你的腳下。大衛既稱他為主,他怎麼又是大衛的子孫呢?」(馬太福音22:43-45)

耶穌說,大衛也稱彌賽亞為主,祂怎可能是大衛的子孫?試問誰會稱兒子為主呢?聖經形容:「他們沒有一個人能回答一言,從那日以後,也沒有人敢再問他甚麼。」(馬太福音22:46)這道決定性的問題,為耶穌與猶太人的辯論劃上句號。


6. 神僕受苦

先知書常常提到彌賽亞受苦。其中一段經文不僅預言祂受苦,更解釋其原因:祂受苦,為使別人得醫治,祂受死,為使別人得生。經文由以賽亞先知所寫,他所處的時代,要比耶穌早數世紀(以賽亞書52:13-53:12)。

經文也提到,彌賽亞第二次再來時將非常榮耀,然而在祂最終被高舉以先,祂首次來臨時會被棄、受苦:「他的面貌比世人憔悴,他的形容比世人枯槁。」預言清楚明說,彌賽亞首次來臨時不會得榮耀,甚至被自己的民忽略和拒絕。

雖然如此,祂被釘十架絕非失敗的標誌,那反而是祂救贖萬民之方法;這位蒙神揀選的偉大僕人就是人們引項待盼的彌賽亞,祂被審問、受死,乃是擔負世人的罪,好叫人得生。「誰想他受鞭打、從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百姓的罪過呢?」祂為人的罪受死受苦「人還使他與惡人同埋,誰知死的時候與財主同葬。」(9節)

這是個謎:人若與惡人同埋,又怎麼會與財主同葬呢?耶穌釘十字架的事,給我們完美地解答了這問題。當時被釘十字架而死的猶太人,屍體會放在為罪犯而設的大坑裡;然而耶穌死時,亞利馬太一位名為約瑟的財主,卻把祂的屍體領回去,葬在他為自己預備的、新鑿城的墓裡(馬太福音27:60)。預言鉅細無遺的描述:「因他將命傾倒,以致於死;他也被列在罪犯之中。」(12節)耶穌受死前一晚,也引述詩篇22和69篇,即是整個預言,在最後晚餐時告訴門徒自己將被釘死(路加福音22:37)。


7. 神膏立的救主之榮耀

雖然如此,無論猶太或基督教經文,都有更大量預言提到耶穌再臨時將成為永恆榮耀的主,比提到祂第一次來臨時更多。據估計,聖經約有五百項預言關於祂的再來。到那日,祂要彰顯榮耀。聖經清楚說明,耶穌死後第三天會復活,然後升天。

詩篇22篇首21節經文,是主角在極端痛苦裡向天上的神呼求。然後在後面一節卻筆鋒一轉,我們讀到完全平安與喜樂得勝(詩篇22:22-24)。


這首詩餘下部份,詩人表達了他對神的信心,深信神會完全拯救;然而在上一刻,他方才向祂發出絕望呼求。如此突然轉變只可這樣解釋:幾天前正受極端痛苦至死的那個人,忽然被提升,變得完全健康,有著全新生命。得留意,22節所表達的、會眾對公義的讚嘆,乃隨著一段長長的、絕望孤立的表述之後;希伯來書2:12就直接引用這篇詩形容耶穌基督。詩篇清楚預言耶穌經歷試煉後數天從死裡復活。詩篇69也是一樣,


可見耶穌強調舊約經文不僅預言彌賽亞受死,也預言祂復活,並不奇怪。就在祂復活的那天,祂與兩位從耶路撒冷往以馬忤斯的門徒論道,他們竟然不認得祂,最後祂責備他們說:

「無知的人哪,先知所說的一切話,你們的心信得太遲鈍了。基督(彌賽亞)這樣受害,又進入他的榮耀,豈不是應當的嗎?」(路加福音24:25-26)

事實上,那天晚上祂向眾門徒顯現時也說:「這就是我從前與你們同在之時所告訴你們的話說:摩西的律法、先知的書,和詩篇上所記的,凡指著的話都必須應驗。」(路加福音24:44)究竟在耶穌以前的摩西、大衛,還有其他偉大先知怎樣形容祂呢?就是:

「照經上所寫的,基督(彌賽亞)必受害,第三日從死裡復活,並且人要奉他的名傳悔改、赦罪的道,從耶路撒冷起直傳到萬邦。」(路加福音24:46-47)

耶穌直接告訴門徒說,歷代所有先知都提到祂被釘十字架,第三天從死裡復活。彼得前書1:10-11也清楚提到彌賽亞兩次降臨:第一次要受苦,第二次要得榮耀。耶穌復活後四十天榮耀地升回天上,現在仍在那裡活著。將來到審判日,祂要回來地上。祂第一次來臨時,乃是以嬰孩的樣式,無聲無息地生於尋常猶太百姓家,且生在馬槽裡;到第二次來臨時,祂卻要大得榮耀:

「看哪,他駕雲降臨!眾目要看見他,連刺他的人也要看見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他哀哭。這話是真實的。阿們!」(啟示錄1:7)

就算穆斯林都要承認耶穌就是彌賽亞,這名號的意思,就是神至高的受膏者;祂為他們的罪死,將會再來,拯救那些願意等候祂的人(希伯來書9:28)。

彌賽亞預言的兩枝幹


阿拉伯文淺釋

Masjid:「敬拜的地方。」清真寺為敬拜禱告而建,也有其社會功能,那是伊斯蘭社區活動中心。儘管穆斯林說他們不一定在特定建築物裡禱告,然而仍積極興建清真寺,以為伊斯蘭表徵。建清真寺能積功德。(古蘭經9:18,108)

Mihrab:祈禱龕壁。指示麥加克爾白天房的朝聖方向(Qiblah),讓信士朝向祈禱。這是清真寺的必要部份,通常建為龕壁,讓伊瑪目站在那裡帶領會眾祈禱。穆罕默德原本面向耶路撒冷禱告的,後來他把方向改了,轉為面向麥加。(古蘭經2:142-145)

Minaret:清真寺尖塔,字根源於manar,意為「火爐、燈塔、柱子」。召喚祈禱(Mu’ezin)的鐘聲從尖塔發出,提醒人盡意務守拜功。今天往往會用擴音器召喚。又高又漂亮的尖塔,顯示清真寺有多重要。


見證對話分享

許多伊斯蘭刊物,還有我們與穆斯林對話時會發覺,他們常常攻擊聖經的可信性。身為基督徒,我們應該作好準備回答這方面問題;但有時候暫時不答,靜待適當時機是更智慧的。以下為有些弟兄分享對這問題的常用答案:

「請別告訴我聖經教導如何如何,這個我都知道。這是我們的經書,我們的信仰基礎,裡面述說耶穌基督為我們所做的事。我反而想聽你講一下,你為甚麼相信古蘭經所說的,而穆罕默德又為你做了甚麼。不如你先說,然後我再講一下聖經教導如何,我又為何覺得這可信。」

這樣你不僅可以避免爭拗(這對討論沒有好處),更反過來設問,為自己提供機會,可以享所信,分享耶穌基督對你的意義。

如果對方攻擊聖經的可信性,你可以答:「如果你說聖經給基督徒篡改了,那就是說,你不相信你自己的經書古蘭經。因為古蘭經許多處經文都說,你們應該尊重、也接受聖經也是真主的經書。」(關於引古蘭經證聖經之可信性,參《學習與分享》1期。希望你能收集整套《學習與分享》。)


溝通訣竅

靈命與屬靈爭戰

傑赫德弟兄

你可曾聽過,為甚麼阿拔拿著尺子睡覺?這是因為,他想量一量自己睡得有多深!雖然這只是個笑話,卻也給我們一點教訓,就是衡量事情必須用正確工具。我們可以量一個人的體高、體重、體溫,看他胃口有多大,甚至量智力,然而靈命程度該怎麼量呢?

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

聖靈的果子

我們怎麼量靈命程度?

我聽說過,某人因為在禱告會中公開大聲禱告,所以別人覺得他靈命長進了。很抱歉,我們也可以訓練鸚鵡大聲禱告的,難道牠就變得很屬靈了嗎?參與祕術的人也自稱「靈性師」的,難道他們召喚祖先靈魂的時候就很屬靈了?當然

「屬靈」或「靈性」一詞實在被濫用了。「屬靈爭戰」這個詞兒,在某些基督教圈子裡流行;又說信徒被講員信息感動,而「被聖靈充滿」或「被聖靈擊倒」,這又是甚麼意思呢?

我們應按甚麼標準衡量靈命?我認為應以耶穌基督為依歸。真屬靈的人應該有祂的樣式。祂不僅有能力叫死人復活,治病,平定自然風暴,趕鬼赦罪,而且展現出真誠、不懼怕人與憐憫心腸。祂對行淫時被拿的婦人的判語(約翰福音8章),為耶路撒冷城人心硬而哀哭,就是被釘時仍關心別人,都表現出祂的靈命成熟程度。祂是世上惟一能發出此問的人:「你們中間有誰能指證我有罪呢?」(約翰福音8:46)其中一個與祂最親近的門徒說:「他沒有犯罪。」(彼得前書2:22)聽見祂說話的群眾也說:「從來沒有像他這樣說話的。」(約翰福音7:46)如果有人這樣稱讚我們,我們準驕傲了,這是人的本性。然而主耶穌教導說:「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馬太福音11:29)

我們無論何時何地都愛首位,都想別人注意,想成為大人物;受攻擊的時候會反擊,這是人的本性。然而耶穌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馬太福音16:24)「你們中間誰為大,誰就要作你們的用人。」(馬太福音5:39)其他經文標準也一樣:「你有甚麼不是領受的呢?」(哥林多前書4:7)「耶和華啊,榮耀不要歸與我們,不要歸與我們;要因你的慈愛和誠實歸在你的名下。」(詩篇115:1)

人有兩種本性:天然的與屬靈的。我們若以為自己是屬靈的,就應該誠實,以我們的主為依歸衡量自己,然後就知道,沒有人真正屬靈。然而,當我們向神敞開,想討祂喜悅,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讓祂的話來模塑我們所言所行,生命就開始轉化。這是神的工作,是祂的恩典在我們裡面運行,是祂使我們變得屬靈。歌羅西書3章、哥林多前書2章,並加拉太書5:13-6:10都這麼說的。要知道我們有「寶貝在瓦器(即我們天然人的外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哥林多後書4:7)

神希望祂的子民都屬靈,但這並非一蹴而就的,也不會因著在教會裡某次戲劇性經歷就突然改變過來。這從完全委身我們的主耶穌開始,成為「信奉這道的人」,一如早期信徒所被稱的。(使徒行傳9:2)要知道,我們對主起初的愛可能冷淡,所以要天天委身,天天讀神的話,這幫助我們更深認識祂,每天與祂契合,不是一個正式的拜禱,每日立志跟隨祂,不教祂失望;這都是靈命健康的表徵。這樣,就會結出聖靈果子(加拉太書5:22-25),這就是成長的表徵。世上沒有完美,因為人的本性依然發動,惟有直至我們在永恆裡與主一起時,才會有完美的。


明白這點,我們就知道何謂「屬靈爭戰」。自從光明天使路西弗墮落後,牠與其手下就成為神的對頭,於是「在天上就有了爭戰」(啟示錄12:7)。爭戰也在地上、在人的心思裡發生,神的靈與世界的靈相爭,都想贏得所有人的心。大部份人都跌倒,被諸如放蕩的性關係、物質引誘、權力與操控等吸引過去;又有許多懷著好意的人陷進「模仿宗教」裡,他們因為怕下地獄,企圖用積德來賺取得救。這一切都因為人的「靈眼瞎了」。(哥林多後書4:4)雖然我們蒙召並不是、也不能參與天上的屬靈爭戰,卻是蒙召去傳揚神的名。祂來到世上,在耶穌基督裡彰顯自己,為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以致我們可以靠祂的恩典而活、蒙赦免,永遠在祂的國度裡。然而我們也蒙召要去「趕鬼」(馬可福音3:14-15),這是「屬靈爭戰」的第二個層面。但我們要小心,別讓此成為公開表演。


主在世上最後的日子祂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馬太福音28:18)這是最終的權柄!祂繼續說:「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我就常與你們同在…」這是說,祂也給我們權柄。我們絕不可以、也不能靠自己趕鬼(真的邪魔,並非想像出來的!),必須靠著祂所賜的權柄,在有需要時,奉祂的名趕鬼。且看三段經文:「因為十字架的道理…卻為神的大能…基督總為神的能力」(哥林多前書1:17,24);「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羅馬書1:16)。


人必須完全依靠耶穌基督才能作屬靈爭戰,不要引人注意、受人讚美,只要謙卑討我們的主喜悅,為著祂過去所做的、並現在藉我們所做的,單單歸榮耀給祂。

「你們所領受的,並不是世上的靈,乃是從神來的靈,叫我們能知道神開恩賜給我們的事。並且我們講說這些事,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言,乃是用聖靈所指教的言語,將屬靈的話解釋屬靈的事。」(哥林多前書2:12-13)

「我們自從聽見的日子,也就為你們不住的禱告祈求,願你們在一切屬靈的智慧悟性,滿心知道神的旨意;好叫你們行事為人對得起主,凡事蒙他喜悅,在一切善事上結果子,漸漸的多知道神;照他榮耀的權能,得以在各樣的力上加力,好叫你們凡事歡歡喜喜的忍耐寬容;又感謝父,叫我們能與眾聖徒在光明中同得基業。」(歌羅西書1:9-12)

根據聖經,邪靈會做甚麼工作?

1. 欺騙:撒旦是說謊之人的父(約翰福音8:44),所以邪靈說謊,也教人說謊。我們的心思意念可都使它順服基督(哥林多後書10:5)?所思所想可有違背聖經真理?別讓自己受騙了!

2. 兇殺:撒旦既然是殺人的(約翰福音8:44),邪靈也造成暴力的、肉體上的傷害。基督徒得從對邪惡的懼怕中釋放。

3. 性不潔與暴力:在性方面跌倒(傳道書2:8;路加福音8:2)可能與邪靈有關。要抵擋引誘!

4. 影響地上政權。(但以理書10:12-21,啟示錄16:14)

5. 阻礙福音工作。(帖撒羅尼迦前書2:18)

6. 阻礙禱告。(但以理書10:12-13;馬太福音26:38-43)

7. 苦待神的子民。(哥林多後書12:7;路加福音22:31)

8. 鼓吹拜偶象、行巫術或不同祕術。(詩篇106:35-37;申命記18:9-12;32:16-17;撒母耳記上15:23;啟示錄18:2)

9. 行假神蹟、假異能。(帖撒羅尼迦後書2:9;啟示錄16:13-14)

10. 在神面前控訴基督徒。(啟示錄12:10)

基督徒不要被世上的邪靈嚇倒,因為神已派天使保護祂的孩子。(節錄自Biblical Christianity,195-199頁)

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你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所以,要拿起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好在磨難的日子抵擋仇敵,並且成就了一切,還能站立得住。(以弗所書6:12-13)


比較

古蘭經與聖經裡的天使

華爾特弟兄

現代世界著重事實與科技,似乎容不下古代圖畫裡那些有翅膀、光圈,會在空中飛的男女活物,在電影院裡看到的外太空生物如「超人」或「銀河隊長」除外。

然而聖經的確見證說,真有從天上來的使者,聖經稱為天使。聖經裡有逾200段經文提及天使,其中大部分在新約裡哩!提起天使,不得不提以下各方面:(關於這方面詳細討論,建議參考O' Donovan, Biblical Christianity,176-186頁。)

據希伯來書13:2所說,天使是靈體,沒有肉身,但可以化為人的樣子。天使不會繁衍,但數量多不勝數。神把他們造得完美,以榮耀、頌讚祂的名。舊約告訴我們說,可畏的基路伯守衛天堂(創世記3:24),而撒拉弗則負責潔淨(以賽亞書6:2-7),另外又提到米迦勒和他的天使與撒旦軍隊爭戰,加百列在歷史關鍵時刻為神傳信息。關於天使,聖經內可研究的範疇是很廣的。

不幸的,也有許多天使跟隨他們的領袖-「光明天使」路西弗悖逆創造主。因為這次悖逆,天使分成兩大陣營:屬神的聖天使,和撒旦的墮落天使(邪靈)。神的天使保護、引領神的子民,為神的子民加力,也警告、並宣告神的審判;而不潔、墮落天使則竭力使人受撒旦、及其邪惡慾念綑綁。耶穌比任何天使都大(希伯來書1:4),人只要將生命完全交託祂,就不會投向錯誤陣營了。

翻開古蘭經我們發現,大概只有十數處經文曾提及天神;然而對許多穆斯林而言,天神(malaikats)和精靈(jinni)在他們心目中竟然很重要。Bill Musk曾說:「…企圖操控靈界,是大部分穆斯林生活主要活動。他們很熟悉宇宙『不可見』部分,熟悉精靈與天使,祝福與咒詛。」(Touching the Soul of Islam,182頁)

穆斯林對幾個主要天神都很熟悉,包括吉卜利里(Jibreel,即加百列),這位天神傳遞了古蘭經;「盡忠職守」的死亡天神亞茲拉爾(Izrail);還有吃土掘地前往死人墳墓、查問死人信仰狀況的蒙卡爾(Munkar)和納基爾(Nakir)(並非出於古蘭經);還有古蘭經50:17-18提到的、負責記錄的兩個天神。這讓我想起一件趣事。我有一位朋友說,他認識一位穆斯林,每當這位穆斯林講完葷笑話,或說了似是而非、不太可靠的話,就會動一下自己的左肩;朋友堅持問他為甚麼這樣做,他說:「我動一下左肩,好打擾那個負責記錄的天神,令他不能把這些記錄下來控告我。」

除了據說是由光所造的天神,穆斯林對與火攸關的「精靈」亦畏懼三分(古蘭經55:15)。這些精靈沒有所謂正邪之分,只代表不可見力量,但據說牠們嫉妒人類,常常找機會害人。一位改皈基督教的穆斯林說:「許多穆斯林一方面懼怕精靈,卻又想利用牠們做事。」

明顯地,天使與精靈這個題目,正提供一個好機會,讓基督徒宣告基督的權柄勝過所有靈體。我們不應懼怕天使,也絕不應企圖利用他們做事。天使是神的使者,或正如葛培理所說,是「神的特務」。基督徒可以懷著愛與敬畏的心認識神、事奉永活神,實在應該感恩讚美。


書評

《穆罕默德生活傳記》

作者:Ziauddin Sardar出版社:The Islamic Foundation出版年:1978初版,1992再刷頁數:68

若你正物色一本很流暢簡練、包羅萬有的穆罕默德傳記,這本小書一定合你心意。本書從〈永恆的第一天〉講到〈完成使命〉,以16章概括伊斯蘭先知一生重要片段。此外更包括好幾個伊斯蘭聖地的黑白照,主要戰役地圖,提供詳細資料如「先知聖牙所葬之處」等,內容真的很不錯!當然伊斯蘭的書難免對他們的先知歌功頌德,立場太理想化,讀書的時候要留心這點。

《先知生平》

作者:Sarwat Saulat出版社:The Islamic Foundation, Nairobi出版年:1978/1987頁數:112

《穆罕默德生活傳記》從穆罕默德四十歲第一次領受啟示時說起,而《先知生平》卻從〈最後一位先知來臨〉說起,然後以18章篇幅細述穆罕默德生平,至終章對〈先知穆罕默德的偉大〉作評介。作者對穆罕默德有何評價?「在整個人類歷史中,穆罕默德是締造歷史的獨特例子。」此說如何,則留待看官自行定奪了。


得救見證

試一下耶穌

艾哈默德弟兄

我名叫艾哈默德,1962年生,如我的名字顯示,生於一個穆斯林家庭,自小接受伊斯蘭信仰教育,上伊斯蘭基礎學校。1973年卻進了一所天主教小學,開始接觸基督信仰,特別是透過看聖經與基督教主題的電影。然而那時候,我從沒想過要做基督徒。

中學最後一年,有幾個奈洛比年青年穆斯林聯會的人到學校來攻擊聖經,他們扭曲路加福音3:16及馬可福音1:7說,耶穌在經文裡所說的,是指穆罕默德。但我從前看過電影,知道經文是說施洗約翰指著耶穌。

這幾個人如此扭曲聖經,令我的伊斯蘭信仰動搖了,我問自己,一直以來都相信伊斯蘭是亞伯拉罕的真宗教,然而這是真的嗎?我知道這些人在扭曲其它宗教,以支持伊斯蘭。老實說,從那時開始我的信仰動搖了。我開始逃避,不再參加學校裡的青年穆斯林聚會,我在心裡禱告說:「神啊,求你將真道指示我,告訴我,究竟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泛靈論、或任何其它宗教,哪個才是到你的真道。」在這以後,我生命進入了一段空虛期;當我呼求神的時候,其實是向我祖先的傳統的神呼求。

然而有一天,幾位基督教宣教士到我們學校來,其實他們一直在我家附近工作,但我不認識他們。然而幾位宣教士認識我同村一位同學,當時我們的學費其實蠻貴的,但他們竟然說要替我們交學費。我問自己,他們為甚麼這樣做呢?他們這樣慷慨,教我對基督教另眼相看,我從沒見過穆斯林這樣做的

我快要中學畢業的時候,有一天,這些宣教士請我和那位同學一起到奈洛比慶祝聖誕節,同學恐怕他們要我們做基督徒,所以拒絕了;但我跟他說:「人怎麼能使我們改變信仰?這事惟有安拉才能做。」於是我去了,留下朋友。整整一個月時間,我隨宣教士參加不同團契與基督徒團體,他們的生命、他們的好客,讓我留下深刻印象。

最後我問他們,我可不可以不信基督,卻做基督徒。他們說不可以,然後解釋,人惟有透過基督才能到神那裡去,又與我分享他們的見證,讓我知道我需要基督。然而我說我不能相信基督是神的兒子,因為伊斯蘭教導說真主不可能生子;那時候我以為,只要活得端正,就算沒有新宗教也能找到真主的。但後來我讀他們送的聖經,翻到約翰福音14:6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忽然間我發現,若拒絕耶穌,就不能到神那裡去了。

於是我想,何妨試一下耶穌?我把這個決定告訴基督徒朋友:「如果祂能給我平安,滿足我內心空虛感,那就好;不然祂就是騙子。但我也沒損失啊!實在一試無妨。」他們就帶我歸基督,教我禱告邀請祂進入我生命。然而我承認,很難開口說「求主耶穌進入我生命,我要試一下你,求你作我的主和救主。」我花了很長時間掙扎,一直哭著都說不出口,卻不知道為甚麼。我裡面好像有兩把聲音,一個說我做對決定了,另一個說我犯了大錯。但最後我熬過了,淚水滾在臉上,然而心裡何等釋放。那天是1983年12月23日。

從那時開始,我就不再一樣了。耶穌真改變了我。決志後祂並沒有撇下我不管,卻一直在我裡面動工,直至今天。

(艾哈默德信主後,在宣教機構事奉數年。現在已婚,育有兩個小孩,正在接受神學訓練,準備當牧師。)


給穆斯林朋友的書介

《討拉特、扎布爾、印支勒的信息-聖經選讀》

出版社:黎巴嫩聖經公會黎巴嫩,貝魯特747號,11號郵箱

試問還有甚麼比神話語本身更有力量?

此一系列10本小冊子乃特別為穆斯林讀者而設的聖經選讀,內容集中於對神的理解、神與人關係、需要藉耶穌基督得救等課題:

1. 只有一位神,祂創造人,使人事奉祂、愛祂。

2. 神賜下律法。

3. 神警告人不守律法有何惡果。

4. 神的憐憫與愛,祂願意赦罪。

5. 神向先知啟示說,祂要來住在人中間。

6. 神差耶穌彌賽亞作為祂的道來到世上,祂以奇妙方式降世,且行大神蹟。

7. 神將印支勒信息賜給耶穌彌賽亞。

8. 藉著耶穌彌賽亞死在十字架上,神向罪人展現祂的愛。

9. 神使耶穌從死裡復活。

10. 神賜下聖靈給與門徒,使他們認出耶穌是神的彌賽亞和是神的話者。

請去信上址訂購這系列作為送穆斯林朋友的吸引的禮物。


為神作見證

決志

華爾特弟兄

「你的事工曾帶領多少穆斯林信主?」又有人問我這個問題。坦白說,我不喜歡人家這樣問。我不介意告訴你,我所認識的穆斯林背景的信徒故事;然而若問我帶了多少人信主,這樣問本身就有問題。

且容我說明信念:

使人歸主是神在罪人心裡所作的工,讓人看見自己在神審判下是失喪的,因而回轉,藉著基督蒙赦免,歸向造物主。我蒙召,並非要使人歸主,卻是要熱心迫切的,傳復和的信息。

我不敢把罪人硬推進神的國度裡。操縱裝假的事或許記載在宣教報告裡,以為「成功個案」數字,然而神的生命冊裡卻沒有這等事。身為與聖靈同工的人,我不敢督責人的罪,僭越神的工作。

過早決志與早產一樣危險。

感情用事的決志很膚淺,只會製造膚淺的生命,或產生反效果。「我上次決志都達不到甚麼,為甚麼要再嘗試呢?」

決志時若沒有真正知罪,這就只流於感情用事,卻無法摸著人的身心靈。馬可福音12:29-30說明神看重甚麼。

過早決志與早產一樣危險,對穆斯林尤其如此,因為他們一旦決志,就得作很大犧牲,而且所面對的反對勢力實在非我們能想象的。所以我們要有耐性,給他們時間理解真理。

除非穆斯林看見自己真需要,否則不會尋求救恩。除非人自知失喪,否則不會向人問道。只有察覺自己患病的人才會看醫生,而禱告和分享神的話,能使人看見這需要。

成功的慾望會驅使我們走向最容易回應我們佈道的群體。這可是穆斯林往往未聞福音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這個取向,實在是犯罪的,讀一下以西結書2:4-8及3:18-19就知道了。

傳統教導穆斯林說:「大山可移,稟性難移。」所以靈裡重生對一般穆斯林很難想像得到。然而,聖經說:「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5:17)生命改變不僅是可能的,對於進入神國度而言更是必要的。穆斯林惟有經歷靈裡重生,他的決志才能長久,我們必須看重這點。

現在你明白我的信念了。即或不完全認同,你也應該明白,為甚麼我不喜歡別人問我帶了多少人信主。因為問題關鍵在於神的時候到了沒有,福音對象的決志是否真心真意的、可以長久的。

幸而今天我們正活在神在穆斯林中間大大作工的時代,祂讓許多人真心皈依。事實上,現今正是許許多多穆斯林的決志時刻,我們實在應該傳福音,不可以讓他們等著。

不久前我遇見一位年青穆斯林,他穿著傳統白色服飾,手持古蘭經,卻深深感到伊斯蘭的失敗,這位青年人就這樣走進佈道帳篷聽福音,到呼召時間就立刻大膽出來決志追隨基督。「我一直在等呼召時刻,很想第一個走出來,講員講道都讓我等得不耐煩了。」

是的,今天正有許多穆斯林得救。神為你我、也為穆斯林朋友預備了永恆救恩,讚美神。


傳記

弱軟裡剛強

珍妮絲姊妹

「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哥林多後書12:9)除了神能力降臨外,神的僕人使女還期待甚麼呢?亨利‧馬廷(Henry Martyn)與使徒保羅一樣同證神的能力,他是二百年前一位向穆斯林傳福音的奇妙宣教士。

亨利‧馬廷從來就不剛強。1781年生於英國,是約翰‧馬廷(John Martyn)第二任妻子的獨子。馬廷才兩歲母親就去世了,結核病奪去了母親和兩個姐姐的性命;這病在馬廷事奉的歲月裡一直纏繞著他,尤其在他生命最後五年裡發病更烈。馬廷從小體弱多病,不過他很聰明,同學覺得困難的課他都能應付自如,他考試從來不用準備考試的;由於人太聰明,又脾氣暴躁,所以在學校裡常遭欺負,幸而學兄金科恩(John Kempthorne)常常保護他,好幾次救他「免受壓迫」。

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馬廷在文法學校念書,本應繼續學習古典學,然而他卻隨「大哥」金科恩到劍橋聖喬治書院念數學;金科恩比他早到那兒升學,是學校裡第一名。初進學的時候,馬廷覺得日子難熬,很想放棄,然而有一天他「只覺靈光一閃,好像突然開竅,之前的難問題忽然都明白了」,那次之後他進步神速,兩年內在班中考第一。自此以後,他讀書不像從前那麼懶了,開始勤力讀書,生命從此不再一樣。然而劍橋的日子對馬廷而言仍然很不容易,因為他野心勃勃,亟欲爭得名譽和稱讚;也由於童年過得孤單,所以很希望別人認同。「他偶爾會失控,曾試過因內心憤恨突然爆發,把刀子擲向朋友,幸而眼界不准,刀子擲到牆上去了。」

馬廷的父親和姐姐莎莉雖然因他成績優異而感欣慰,卻同時很為「馬廷的靈魂」擔憂。他們跟他說道理,甚至哀求他,卻都不能改變他。直至1800年1月,馬廷的父親去世了,他才開始思想「父親所去的那個不可見世界」。因為曾答應姐姐會讀聖經,馬廷第一次真的拿起聖經來讀,第一次考慮基督的聲稱。

「聖三一教堂牧師查爾士‧西緬(Charles Simeon),大概是19世紀上半葉在劍橋最受歡迎、同時最討人厭的人。他是個不折不扣的佈道家,聰明的學士生常常來到教堂拿他開玩笑。」這位虔誠牧者影響馬廷很深,鼓勵他好好運用聰明智慧讀神的話,然後按所發現的活出來。漸漸地,馬廷讓真理攫住他的心,他終於完全向基督降服。後來馬廷在聖喬治學院當院士和督學的時候,西緬鼓勵他放棄當律師的志願,接受按立,在聖三一教堂當牧師。此外西緬也很支持宣教,常常鼓勵年青人到千萬未得之民中間服事神。馬廷知道若與西緬同工的話,難免讓其他學人取笑,然而他想討神喜悅過於討人喜悅,所以接受了三一教堂牧師一職。西緬也讓馬廷管理羅沃夫(Lolworth)教區,派他出去探病,為肢體禱告,工作挺繁重。馬廷愛讀書做研究,很「討厭」教牧工作,尤其討厭向抗拒基督的人講道;然而他深信此生呼召,是要向人見證基督的奇妙轉化生命的大能,所以仍順服工作。「無論他訪問工廠,騎馬上康威爾(Cornwall),或與收拾房間的僕人在一起,他都不放過機會,傳揚神恩典的福音,儘管別人常常取笑、拒絕他。」

講道對馬廷而言也實在是苦差,因為他的思想程度與會眾差距太大,他所說的往往很少人能明白,對會眾也毫無幫助;這點馬廷是知道的,他每次得花上好幾小時簡化他的信息,最後終於能講淺白的道,他把學術修飾都除掉了,使講道更有力。

除了金科恩和西緬外,另一位影響馬廷最深的要算畢大衛(David Brainerd),其實馬廷從沒有見過畢大衛的。畢大衛背景與馬廷相近,大概六十年前,神呼召他到美國印第安人中間傳福音。馬廷讀畢大衛的日記,忽然找著一位好朋友、好導師、一位靈友,「兩人都渴想與神更親近,都為著腐敗自私而掙扎,都一樣投入禱告。」馬廷就像畢大衛,把所有-包括個人野心、浪漫希望、身體力量-都獻給神,將福音帶到從未聽過的那些人。二人都在三十歲前就客死異鄉。

有人熱衷於為主爭戰,然而馬廷生命裡最教人感動的是,儘管許多時候,他覺得主的呼召實非他能力、情感能勝任,卻仍盡力做了,並因此在軟弱裡經歷主的剛強。

下期我們會看看馬廷的堅毅心志,如何教他放棄愛人李?Y亞(Lydia),跑到印度和波斯傳福音。

(未完待續)


喻道故事

努力

奧斯卡牧師

我在印度讀大學的時候,一天在咖啡店裡喝茶,忽然留意到有一個人在路上來回走,一邊抬頭望著天上的太陽。我問侍應:「難道他不知道這樣做會弄壞眼睛的?」「啊他肯定知道的,」侍應即時說:「他是故意的。這個人曾經做過許多壞事,他認為身體受創愈深,神靈就會赦免他從前罪過。」

我離開咖啡店的時候,經過那人身旁,只見他眼睛都紅了,眼角流膿,都滴到臉上去了,他甚至看不見我,就樣站在街頭看太陽。還要望多久呢?

回家路上我只覺寒心。他究竟是瘋了,或是像世上許多人一樣,企圖用自己的方法解決罪的問題?沒有神赦罪確據的生命是多麼可憐。這人是不知道神已藉著基督完全赦免我們的罪,或是他太驕傲不願意接受,只想用自己的方法解決自己的罪?耶穌基督為我們擔罪,除此以外別無他法。

沒有神赦罪確據的生命是多麼可憐!


你知道嗎(國家)

津巴布韋

穆斯林數目小,卻而是津巴布韋的所有族群中最少聞福音的;

多數穆斯林都是從自馬拉維的堯族人(Yao),也有大城巿裡的印度人,及住在倫巴(Remba)的紹納族(Shona)語族群;

失業、艾滋病問題,還有清真寺的興建,吸引津巴布韋人皈依伊斯蘭;

當地基督徒正覺醒,議論向穆斯林傳福音的需要;現在國內有以穆斯林為對象的福音廣播,也有基督徒受訓向他們傳福音。


問題

行動與思考問題

(請另紙作答寄回,我們批閱後,將連同《學習與分享》第17期寄上)

編者的話

1. 請來信與我們分享你接觸穆斯林的夢想和計劃。

認識伊斯蘭

2. 你會如何幫助穆斯林明白,創造主神並不喜悅人向克爾白方向祈禱,不喜悅人拜克爾白?

護教學

3. 請用自己的話解釋一下,十字架的實情,並人為何需要十字架。彌賽亞為何不可能是大衛的子孫?

溝通訣竅

4. 為甚麼靈命是一輩子的旅程,靈命為何無法衡量?

傳記

5. 試舉出兩位聖經人物,最初以為神不能使用他們,後來卻為神大有所為。你在哪方面與這些人相似?

比較

6. 請列舉聖經所描述的天使最少五個特徵,將之與古蘭經的教導對比。

為神作見證

7. 你在這環節學了甚麼功課,又如何運用在事工上?

得救見證

8. 為甚麼向穆斯林佈道要有耐性?

喻道故事

9. 你最喜歡這個故事甚麼?你會如何修飾這故事,好迎合你的情況?

17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