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可以變成花園
荒漠生機
作者:大衛‧淪迪(David Lundy)
當我們想像沙漠要變成花園的時候,我們腦海裡可能有這樣的畫面:一條原本乾燥的溪谷現在暢流著季節性雨水,雨水將五顏六色的野花野草從充滿石塊的沙土裡拉出來。這是一個多麼希奇,像海市蜃樓樣的景象。但荒漠變花園還可以意喻著蕭條的市鎮或無人居住的地區現在充滿著生命。這就是我在明日的北非、中東和阿拉伯半島所看到的畫面。
我相信,正如尼羅河的活水吸引著數百萬居民遠離它兩邊的乾旱沙漠,聚集到它的兩岸那樣,未來阿拉伯世界聖靈的灌注將改變社會的許多方面,這些改變是做夢都想像不到的。本書描述了一點那種情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情景是一千多年來從未有過的景象。1970年代,那時我輾轉於印度的Uttar Pradesh邦(當時有一億人口,印度教徒、穆斯林和錫克教徒佔了99% )從事於各種形式的福音傳教工作,自從那時到現在,包含這個景象的一段聖經經文一直深刻地印在我的腦海裡。它成了我獻身的屬靈召喚。在以賽亞書58:11-12中我們讀到:
耶和華也必時常引導你,在乾旱之地,使你心滿意足,骨頭強壯。你必像澆灌的園子,又像水流不絕的泉源。那些出於你的人,必修造久已荒廢之處。你要建立拆毀累代的根基。你必稱為補破口的,和重修路徑與人居住的。
即使你能提出一個無懈可擊的借口說這些應許只適用於彌賽亞或末世論,不應該脫離上下文而被歪曲,但它們的精神和原則仍然是有效的。神是決心要讓屬靈荒涼之地也繁榮起的(彼得後書3:9)。祂呼召個人和組織致力於把福音帶到未及之地(使徒行傳13:1-4)。所以這是我們組織的共識,直到阿拉伯世界19個國家的本地教會達到非信仰民眾的5%這個臨界點時,我們才可能脫身事外或不再被需要。7宣教學士們經常使用5%這個基準點來判定某個民族或國家是否有內在的能力,在沒有任何外在幫助下向它自己的民眾傳播福音。如果這就是我們的量尺(甚至用更有疑問的2%)的話,那阿拉伯普世宣會(AWM)在未來的幾十年裡必定需要在阿拉伯世界的各個社會裡,重建倒塌的牆和始綠洲重新回生。
我們是一頭恐龍嗎?
如果阿拉伯普世差會(AWM)仍然被需要,那對於這頭125歲的恐龍,我們對它的未來有甚麼期望呢?首先,讓我們不把阿世會(AWM)比喻為恐龍。事實上,阿世會(AWM)會員從沒有比現在更多。在現代差會歷史上對穆斯林世界的福音傳教意識從沒有像現在那樣突出,從不斷有穩定的人流加入到我們的隊伍,和其他類似差會中就能反映這點。我們正處於追求一個五年戰略的異象當中。從2005年至2009年,我們全力以赴的同時,繼續信靠神,我們要看到265名新工人加入我們一起完成這個異 象。這樣的招募新會員在十年前是不可想像的。
同時,我們也看到帶職事奉人員與阿拉伯穆斯林默默地建立地友誼有很好的收穫。話雖是這麼說,但我們許多會員處在複雜的社會宗教環境和易變的政治氣候(就是說他們隨時都有可能被趨逐)。如我堅持阿世會(AWM)的未來是明亮的,那我一定要有預言的恩賜才可如此說。我沒有說這是絕對無誤的,同時我完全承認神才是這些事情的主宰,這裡寫的是我所認為的阿世會(AWM)在接下來的25年中將表現出的一些特色和面貌,求主應許。
帶職事奉不再是超尖端
20世紀70年代標誌著現代宣教機構開始特意進入宣教渠道受限的國家,他們採用一種非傳統的方式,憑借個人的專業,或市場所需的技能來獲得不再發放宣教簽証的這些國家的工作許可。即使Christy Wilson和其他一些人推廣了自從使徒保羅和現代宣教運動時代以來就有的帶職事奉,像阿世會(AWM)這樣的一些機構,雖然很長時間以來都把帶職事奉當作是他們賴以為生的手段,但在過去的十年裡還一直追求著其他創新性的差傳方式。
商業差傳(business as mission)和改革發展差傳(transformational development)的觀念是發於新的工作和見證神學,也是滲透未稱基督名之地(羅馬書15 :20)的文化的一種新戰術。在阿世會(AWM)的五年異象內,我們預計許多植堂隊工將會參與商業差傳和改革發展差傳。
改革發展差傳是藉著基督來改造社會的言語和行動的事工。8從概念上看就是說發展不僅僅是要滿足一個群體裡人們的物質或情感上的需求。他們的屬靈需求也必須關注到。它還意味著一個社群裡無論發生了甚麼樣的正面改變 - 例如阿特拉斯山脈村莊的製磚技術,目前那裡的建築材料持續不了幾年房了就垮了 -即使外國人和他們的錢還有技術都被撤出,它還是一個可持續的商業或活動。驅動這種使命潮流的是X代和Y代的年輕人,他們認為福音能改造整個人,不光是改變靈命,而且還有改造社會和環境的功能。對他們來說,教會的使命不只是完成大使命,同樣重要地也需要履行大戒命。
同樣,商業差傳可以看作是改革發展差傳的另一面。有些基督徒不滿足於找出社會需求,比如摩洛哥有40%的失業率,然後只建立利用當地技能的小型家庭手工業。他們想要建立用外來資本的大工業來減低失業率。這些具有商業頭腦和企業家幹勁的基督徒,尋求在未得之民當中做有盈利的生意機會。通過財富的創造和健全的商業計劃,他們不但可以為他們的投資者創造利潤,而且為這個社區裡的人提供就業的機會,也間接地(以有道德的工作標準)或直接地(因他們供給社區需求會獲得社區的好感,所以他們可以做口語的見證)為見證提供了平臺。9在像迪拜和巴林這樣的地方,非常渴望吸引來自西方的商業投資或西方的管理技術,而這正是有影響力又財力富足的福 音派基督徒幾乎還沒有觸及的方面。這樣的商業投機將日益增加,會成為我們未來差傳的一大特色。
我們隊工的文化面貌將多元化
雖然我們大致上仍是一個英美機構,但阿世會(AWM)已經有來自30個不同國家的成員。雖然我們將一直保持西方的血統,但同時我們也有意識地尋求文化多元化來拓寬我們的主織。我們這樣做有四個理由:
1. 來自主體世界的教會或差傳機構尋求跟我們一起工作,而不是繞過我們直接進入阿拉伯世界。10因此,我們已經跟諸如新加坡、尼日利亞和菲律賓這樣的國家的本土機構建立了眾多的合作關係。他們做派遣工作,而我們做接收工作。而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回應他們發起的行動。
2. 不用在這些國家增設阿世會(AWM)辦事機構,我們可以避免重複的工作,還可以派遣地方教會使支配派遣過程。阿世會(AWM)有六個合法機構可以為我們做動員。雖然那些機構在未來的幾年裡其數量可以能會有少量的增加,但有選擇性跟本土機構合也將有助於把我們內在文化除去西方味,這些是我們需要去適應的地方。
3. 高加索白種人在阿拉伯世界的許多地方越來越得不到接受 。殖民主義、文明的衝突、目前的戰爭、政治和未解決的以色列-巴勒斯坦之間的衝突造成了這種局面。雖然那些身處其中的人感覺很安全,週圍都有他們的阿拉伯朋友相伴,但一張拉丁美洲或中國的面孔帶出的是更多的客氣謙虛,很少有公然的敵意。話雖這麼說,某些工作還是白人的天地,而有同樣資格的有色人種將得不到這種工作機會。這裡有一點西方的神秘性,無疑還有潛在的種族主義繼續在作怪。我們想起,歸根結底神才是打開和關閉見證之門的人(啟示錄3:7,8)。
4. 我們認為,阿拉伯人需要知道基督是適合他們的文化的,基督教並不是一個西方的發明物而是屬於全世界的。百聞不如一見。這就是為甚麼在阿拉伯半島一家石油公司IT部門的一位印度的基督徒同事會有絕好的機會去消除對基督教的誤解的原因。同樣地,跨文化的事奉隊一起和睦得事工,將向本地的信徒和非信徒見證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打破了種族和社會的屏障(以弗所書2:11-22)。跨文化事奉隊的緊密關係,和待人一視如同也反映出神的本性,因而他們是符合福音傳道的,是可做見證的(使徒行傳10:34﹔參見約翰福音17:20-23)。所以我們相信,在我們內部組織裡文化如果變得越來越多元化,那這將是討神喜悅的,雖然保持我們現在的方式會更自在舒適一點。
無論如何,接下來的25年裡,我們將看到新加入的許多教會和國家會大量派遣出宣教工人,使他們成為向10/40之窗福音傳道背後的驅動力。南韓目前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宣教士輸出國。新加坡派出的宣教士人數按人均算是最多的。 像阿世會(AWM)那樣有西方根基的組織需要跟上步伐否則就會坐失良機。跟上步伐的部份內容就是要將一些隱藏的組織文化除去西方味道,使得整個組織對於那些來自主體世界跟我們尋求合作的人更具吸引力。比如北方和南方的文化差異所涉及的方面有領導方式、個人認同(群體對個體)、對時間的認識和利用,還有生活方式(簡樸對富足)。
交流很「熱」但組織「不熱」
在前面所講述的我們過去25年的歷史部分中,描述了電子革命如何改變我們的辦事方式。擁有一個安全的電子郵件服務器就可以讓位於世界不同角落的阿世會(AWM)聚集到一個虛擬的社區,這是上一代宣教士做夢都沒敢想像的。今天加入我們的年輕人希望有很多的社區交流和指導,否則他們就不會逗留。相應地,他們在第一直覺上對權威的人物和機構可能會產生懷疑或不信任。未來的阿世會(AWM)必須繼續提供教牧關懷給它的成員,但不是一種上級對下級的關心。在一個不安定的世界中,流動的分權制的領導方法是必需的,對後現代的這一代宣教士來說也是最必要的方法。僕人式的複數領導,將在危機不斷升級的背景下培育團隊事工,這危機可能是由恐怖主義導致,或是由烏瑪社會內溫和派跟原教旨主義者之間的兩極分化導致的。
此外,互聯網將繼續以非傳統的方式為宣教事工服 務,使事奉更加有效率。比如在黎巴嫩的工人與點擊了我們的阿拉伯語福音宣教網站(www.maarifa.org)的慕道者連絡,然後在這位工人的指導下,慕道者通過網站上提供的電子郵件地址聯繫到我們的媒體事工組,最後通過網絡連接到我們的聖經函授課程。
阿世會(AWM)的媒體事工是獨一無二的,因它把全球的福音工作跟在阿拉伯國家當地的植堂事工緊密聯繫一起。跟進栽培是衡量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因此,我們尋求將不同形式的媒體毫無斷層地連接起來。這裡有個證明這點的真實故事。有兩名男子,一個是阿拉伯人,另一個是英國人,他們坐在一間阿爾及利亞的咖啡廳裡暢享友誼,全神貫注地踴躍交談著。一個旁觀者也許想知道這兩個人來自如此不同的背景,怎麼會有這麼多話說呢。但穆罕默德覺得他虧欠他的基督徒朋友很多。
在他第一次開始寫信給阿世會(AWM)在馬賽的媒體中心時,穆罕默德對信耶穌的真義還知之甚少。他的青少年都是在叛逆中長大的,在他的心中沒有平安。所以他開始在信中把他的問題寫下來,看能不能夠得到答案,以填補他內心的屬靈真空。過了數多年,穆罕默德才確信他已成為基督的真信徒了。
他皈依之後的許多事情讓他確信神是與他同在的。當他還在服兵役的時候,有一次遇到一群極端份子朝他開槍掃射,他居然奇跡般地逃過此劫。在他穿著的防彈背心上的子彈印痕是神拯救他的鐵證。今天,穆罕默德成為阿爾及利亞的一個教會領袖,向他的 阿爾及利亞同胞廣泛地教授聖經函授課程。
其他事奉的方式還包括利用3G手機技術提供福音短片,讓在卡塔爾的人可以下載,然後他們可以發送問題給在馬賽的媒體事工人員,事工人員再給他們解答這些問題。
當來自四個不同機構,志同道合的帶職事奉者組成一個事工隊伍時,正如像在阿拉伯半島的大部份地方,更加扁平化的組織結構是免不了的。「千遍一律」的做法將日益遭淘汰,因為差會資金面臨壓力(意味著更多的帶職事奉人員會獨自行動,繞過與機構的正式關係),還加上工作的暫時性,植堂隊工需要去聯合短期事奉者和長期事奉者,否則他們就會沒有事工隊。將這種混合人群聯合一起需要最高層領導定期的溝通,還需要加強核心的價值觀和共同目標,這就是會將任何組織黏在一起的粘合劑。使用尖端技術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比如涉及互聯網應用的Skype軟件。這個軟件可以讓一個美國人盡情地跟一個單身在也門的人聊天,談論她學習阿拉伯語遇到的困難和訴訴她的思鄉之情,而不用支付一分錢的長途電話費。有創意的溝通途徑將把整個機構「連接」在一起,使會員不覺得政策決定來自中央領導層。
成員關懷將不再被看作是件奢侈的事情
阿世會(AWM)專注於為長期的帶職事奉者或商業創辦者效勞。這些帶職事奉者在開始工作之前會參加兩年的語言學習,所以他們知道如何以適合文化的方法去差傳。但現今是一個注意力不能長久集中和期待即時結果的時代,我們可不可以仍然招募這樣的人呢?最容易受譴責的是說X一代的基督徒不能夠長久地堅持到底,Rob Hay代表他的那一代人說出了他的觀點:「我們X一代的人肯委身於長期的差傳事奉(二十年以上)- 但很可能不只跟隨一個組織。如果我們在你們的組織裡,你們必須準備建立好信任,而不僅僅是從第一天就期待我們信任組織」。
建立信任的重心就是讓人信服你本來就是把他們視為組織的一個財富而不只是看重他們能做的工作。要以人為本,而不是以工作為本,這是培養核心價值觀的先決條件,在這種價值中成員關懷被虔敬地貫徹。成員關懷涉及的服務和事奉範圍包括從進入工場前適當的培訓到服事當中的培訓,從工場上和工場外充份的教牧關懷到為自身的發展提供終身的學習機會。在過去的十年裡成員關懷提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它對我們未來的生存和健康發展將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輔行教會機構得以繁榮
在大西洋的兩岸,越來越多的教會繞過差傳機構(輔行教會機構)來做跨文化的事工。更新的非傳統教會網絡和巨型教會正尋求直接影響地方 教會的機會。其實,我把以教會為中心的差傳看作是一種模式轉變的現象,是教會和差會朝向更加健全的聖經神學的轉變,由此教會不僅僅是發送者而且還是被發送者。13話雖這麼說,一些最初讓繞過差傳機構來事工的教會和教會運動重新思考後,而決定與這些「中間人」的合作。他們發現在戰略和教牧方面沒有專門的技術和經驗來牧養在北非遊牧的圖阿格(Taureg)人中間服事的隊工。同時,像阿世會(AWM)這樣的組織正在設法不去抵禦教會對輔行教會的批評之聲,而是去聽取和適應,並且提供新的合作模式。14終結,差傳機構需要重新設計他們的組織模式,否則就會遭淘汰。差傳事工將會變得越來越複雜和越不可預測,但最終的結果是一種共贏的局面,不但教會和輔行教會是贏家,而且更重要的是正出現的地方教會也是贏家。
當越來越多的教會漸漸把未得之民作為它們的差傳焦點的時候,像阿世會(AWM)這樣的專門機構,有阿拉伯學者和伊斯蘭學者,而且在促進家庭教會發展方面經歷了艱苦的磨煉也積累了經驗,它可以適當地繁榮壯大一些。相比之下,一個全球性的機構如果沒有一個突出特色,將可能會成為一個瀕臨滅絕的物種。
重新聚焦優先權問題
阿世會(AWM)已經在歐洲和北美洲的大城市部署了許多我們的同工﹐因有很多阿拉伯世界的穆斯 林散居在這些城市﹐但當地的教會並沒有向他們傳教。這驅使教會把像我們這樣的組織當成他們的朋友 - 不管是不是錯誤地認為激進的伊斯蘭是大多數穆斯林的選擇(它不是,但也不是邊緣的運動),出於害怕的原因,所以教會最好向就在他們身邊的穆斯林傳教﹔或是對那些還沒有發現神可以稱為父的鄰居的真正憐憫。教會將日益迫切地要求我們去裝備他們,教他們如何在街上和工作上跟穆斯林分享基督的愛。教會將越來越支持拓傳隊工,這些隊工正在世界級的城市做長期的事奉,在這些城市中從阿拉伯世界來的穆斯林的數量真是天文數字(在諸如倫敦、巴黎、多倫多、和巴塞羅納這樣的大都會裡,穆斯林的數量正在逐漸增長)。那些事工將成為年輕人理想的訓練場地,讓他們可以在一個相對比較安全的環境裡跟穆斯林接觸。
改變角色
阿爾及利亞東部有一個城鎮是該國最大的信徒聚居地,一般聚會的人數大概是375人。在這裡你可以找到一個代表未來教會的人。不久以前,他還是警察局的一名通緝犯。他在這場導致十萬平民喪生的恐怖內戰期間曾是一名原教旨主義的恐怖分子。有一天他邁進他家鄉的警察局,員警意想不到他會自我鑒定,然後他說他們不應該在把他當作是一個威脅了,因為他現在是一個愛好和平的人,他已經信了基督。
員警們驚訝得目瞪口呆,告訴他說他們會監視他的活動,他必須每週接受一個小時的審問向他們報告情況;他們本該將他投入監獄,但他們沒有這樣做。在接下來的三個月裏,他如數地按著指示向他們彙報。然而,他把這一小時的審問變成了教授聖經時間。三個月之後,警察局局長最後煩悶地宣佈:「穆斯大發(Mustafa),你不再是社會的一個危險人物了。你可以自由的進進出出。我個人保證你在這個城市的安全。」
不管橫跨阿拉伯世界的MBB(穆斯林背景的信徒)家庭教會是否取得了伊斯蘭政府的法律認可,像在某一個國家已爭取到法律認可。MBB越來越想讓人知道一個人可以是摩洛哥人或阿曼人也可以是耶穌的追隨者。教會在快速成長,荒蕪之地正迸發勃勃生機。例如,據稱在阿爾及利亞平均每天有七個阿爾及利亞人信耶穌。25年前摩洛哥可能還只有三個可行的家庭教會,今天已達到了35個。在埃及有多達六千名的MBB。新千年裏的第一批家庭教會正在葉門和利比亞生根發芽。與這些顯著的發展相對應,阿世會(AWM)的五年異象簡而言之就是「要在阿拉伯世界所有穆斯林民族當中看見不斷成熟、不斷增長的教會。」。
當這些MBB的家庭教從焦灼的土地發芽生長時,做他們的僕人就成為我們的特權和優勢,我們不需要發動植堂而只是要促進它。不是去為教會提供領導而是肩並肩地教導當地彰顯教牧和領導恩賜的信徒。不是去組建只有西方人的植堂隊工,而是跟中東阿拉伯的基督教會合作植堂,他們現在覺醒,知道他們的責任不僅僅是學會在阿拉伯穆斯林的霸權下如何生存。我們 在全國性的網路中已經扮演著這樣一種背景角色,促成了像北非合作會這樣的差傳組織的建立。未來承擔更多的背景角色將是我們的一件喜樂的事情,像神一樣「使曠野變為水潭,叫旱地變為水泉」(詩篇107:35)。
神主宰一切觀察全球差傳趨勢的福音觀察者認為過去的二十年裏皈依基督的穆斯林比歷史上其他任何時候都要多。16甚至穆斯林當局都承認這種發展趨勢。例如,一所在利比亞教導伊斯蘭傳道士和伊瑪目的學校Companions Lighthouse for the Science of Islamic Law ,其學校的主席Sheik Ahmad Al Qataani 2004年在半島(Al-Jazeera)電視台講話中說「每小時有667個穆斯林皈依基督教,每天有16000個,每年有1千6百萬個。」17雖然我們有絕對理由相信這是徹底誇張的說法,但教會不但在更廣泛的穆斯林世界成長,而且在阿拉伯世界中心地帶穩步發展,這現象並不僅僅是一個福音廣告了。我們摩洛哥的一位教會植堂工人2005年夏天蒙恩為他北非城市的四個男子施洗,不料發現同一城市的其他一個敬拜團隊也在同一個夏天跟四個人施洗,他感慨說:「教會成長真快,一滴水變成了一股細流。」但願細流變成湧泉 – 屬靈沙漠裏的湧泉。我們真實地聽到神不斷跟我們重複的話,那是很久以前他給先知的話:「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如今要發現,你們豈不知道嗎。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以賽亞書43:19)。
作在這個時代的差傳組織是多麼的自豪啊!弗朗西斯‧斯蒂爾(Francis Steele)博士從哥林多前書15:58中摘錄的我們差會100周年的 口號就是不徒然,這是我們和我們全世界的禱告支持者,和財政資助者共同的感受。差會的將來仍然不會徒然。從太陽的升起到下落神和我們的父主耶穌基督才有最後的決定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