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986
12
作者
Dr. Kai Borrmann
古蘭經與解析
古蘭經與解析
卡伊·博爾曼(Kai Borrmann)博士
2024年4月18日
在古蘭經3:7中,說到經文之間劃分了一個區別,有的經文被認為是「明確」,即「muhkam¯atun」,而其他的則是「隱微」,即「mutaš¯abih¯atun」:
「他降示你這部經典,其中有許多明確【muhkam¯atun】的節文,是全經的基本;還有別的許多隱微【mutaš¯abih¯atun】的節文。心存邪念的人,遵從隱微的節文,企圖淆惑人心,探求經義的究竟。只有真主和學問精通的人才知道經義的究竟。他們說:『我們已確信它,明確的和隱微的,都是從我們的主那裡降示的。惟有理智的人,才會覺悟。』」
根據欣貝里(Kinberg)的說法,詞根š-b-h的含義之一是「與之相似,看起來相像」。不同經文之間的相似性或相似點將通過以下兩種方式之一來體現:(i)用詞(wording)。(ii)含義(meaning)。從這個詞根該含義衍生出的術語mutaš¯abih¯的定義相應地被分為以下兩種:
(i)mutaš¯abih¯at是指使用相同詞語來表示不同事物的經文。
(ii)mutaš¯abih¯at是指用不同方式表達相似含義的經文。
與詞根š-b-h最常相關的第二個含義是「模棱兩可、可疑、不清楚」。因此,術語mutaš¯abih¯at指代的是「模棱兩可」的經文。作為「模棱兩可」經文的反義詞,我們會發現muhkam¯at具有「明確」經文的含義。【1】
現在從句法角度來看,「mutaš¯abih¯at」表達的是複數,是詞幹taf¯a֒ala的一個置換實例(Substitution instance),表示一種自反關係(reflexive relation);如果我們假定一個(數學)關係,「A在語義上等同於B」或者說A≈B(A約等於B),那麼,「mutaš¯abih¯at」就是指那樣的句子,處於這種關係的A和B就是「可疑」,即?(A≈B)。
反之,如果我們知道A≈B為設立的前提,我們也知道A和B只是兩個不同的句子,用來陳述同一個命題(proposition),即這兩個句子背後的思想,我們可以有把握地使用其中任何一個。當一個學生被要求「用他/她自己的話」複述所學到的東西時,那麼這種複述能力本身就證明他/她是否理解了學習內容;如果我們知道我們想表達的內容無關於我們的表達方式,那麼我們就可以說我們對潛在概念有一個抽象理念。但是,一個概念如何具備了固定的含義呢,也就是它對我們來說變成「muhkam」?要做到這一點,最好的方法就 是引入一個清楚明白的約定(convention)。
1意義假設(Meaning Postulates)【語義公設】
古蘭經33:40,「穆罕默德不是你們中任何男人的父親,而是真主的使者,和眾先知的封印【『封印』意為此後不再有,譯者注】。真主是全知萬物的。」這節經文成立(為真)的前提是,穆罕默德沒有後嗣,或者在他之後沒有先知;但如果他有後嗣,或者在他之後有先知,那麼這節經文就不成立。因此,古蘭經33:40的經文屬於傳統上稱為「綜合型」(synthetic)的句子類別;相比之下,「分析型」(analytic)句子總是成立的;不存在它們不成立的可能情況。然而,正如卡爾納普(Carnap)所演示的那樣,分析型句子有兩種形式,如他的例子所示:
1.「菲多(Fido)是黑人或菲多不是黑人。」
2.「如果傑克(Jack)是單身漢,那麼他就不是已婚者。」
對於第一個句子,知道「菲多」或「黑人」是什麼含義並不相關;如果我們知道表明邏輯關係的小品詞「是」、「或」和「不是」,那麼我們就能理解這個句子。另一方面,第二個句子要求我們知道兩個描述性詞語,即「單身漢」和「已婚者」。卡爾納普將這兩種類型的句子稱為「分析型」,並補充說,只有第一個句子所屬的更(嚴格精確的)狹義類型才應該被稱為「邏輯上成立」(logically true)。【2】關於這種狹義類型,古蘭經為我們提供了幾個例子:
古蘭經2:6,’inna llad ¯ ¯ına kafar¯u saw¯a֓un ֒alayhim ’a-’and ¯ artahum ’am lam tund ¯ irhum l¯a yu’min¯una
W:警告
D:不信
(W⊃D)∨(¬W⊃D)
【W-命題邏輯-D】【交替使用(或)】【非W-命題邏輯-D】
「不信道者,你對他們加以警告與否,這在他們是一樣的,他們畢竟不信道。」
古蘭經52:16,s. law-h¯a fa-s.bir¯u ’aw l¯a tas.bir¯u saw¯a֓un ֒alay-kum ’inna-m¯a tuˇgzawna m¯a kuntum ta֒mal¯una
P:忍受刑罰
B:進火獄(在地獄中燒毀)(P⊃B)∨(¬P⊃B)
「你們進火獄去吧!你們忍受其中的刑罰與否,隨你們的方便,那對於你們是一樣的。你們只受自己行為的報酬。」
這兩個句子是同義反復(tautologies)【重複措辭】,嚴格意義上是「邏輯上成立」或「分析上成立」(analytically true);「W」、「D」、「P」或「B」代表什麼並不重要。只要我們理解「不」、「或」和「如果…那麼」的相互作用,我們就會理解「他們畢竟不信道」和「你們進火獄去」這個結果的(不可避免的)必然性(inescapability)。
但是古蘭經也包含諸多廣義上的分析型句子,它們遵循「如果…那麼」關係,形式為「傑克是單身漢⊃他是未婚的」。在古蘭經2:177,列舉了「正義」【piousness,虔誠】(birr)的典範,以抵消迷信(行為):「正義」不是把自己的臉轉向東方和西方,而是信真主,信 末日,信天神,信天經,信先知,同樣還有施濟有需要的人;履行誓言,在患難保持耐心等等:
把自己的臉轉向東方和西方⊃¬正義
正義⊃相信真主
正義⊃相信末日
正義⊃相信天神
正義⊃相信天經
正義⊃相信先知
正義⊃施濟親戚
正義⊃施濟孤兒
正義⊃施濟貧民
正義⊃施濟旅客
正義⊃施濟乞丐
正義⊃贖取奴隸
正義⊃謹守拜功
正義⊃完納天課
正義⊃履行約言
正義⊃忍受窮困
正義⊃忍受患難
正義⊃忍受戰爭
「如果A,那麼B」這個命題邏輯(subjunction)可以得出另一個換質推理(contraposition),「如果不是B,那麼不是A。」因此,如果我們既不遵守誓言,又不忍耐,也不做上述任何事情,那麼我們就沒有實踐「正義」,這種認知就是「muhkam」【指經文含義顯而易見勿庸置疑】,既然如此,如果我們實踐「正義」,那麼我們就不會「把自己的臉轉向東方和西方」。要認清這一點,不需要涉及語言學之外的知識,因為從分析上得出真或假的結論是由特定語言框架的既定規則決定的。
讓我們考慮以下兩節經文,古蘭經3:19,’inna d-d¯ına ֒inda ll¯ahi l-’isl¯am-u,也就是「真主所喜悅的宗教,確是伊斯蘭教,」以及古蘭經3:85,wa-man yabta˙gi ˙gayra l-’isl¯ami d¯ınan fa-lan yuqbala minhu,也就是「捨伊斯蘭教尋求別的宗教的人,他所尋求的宗教,絕不被接受。」【3】它們一 起構成一個意義假設:
真主(d¯ın【宗教】≈isl¯am)
「對於真主來說,『宗教』(d¯ın)在語義上等同於『伊斯蘭教』(isl¯am)。」
一部「完美」的古蘭經-其中的每個句子在邏輯上都是成立的,因此在很多不同的情況下都是成立的-可以按以下方式進行文法性分析:給定一個語言L,添加一組意義假設P;那麼由L和P同時暗示的任何句子S在邏輯上都是成立的,古蘭經將是按這種方式得出的句子集合:
S是在古蘭經(Q)中為L-真=S是L中P的暗示
但這只是一個模型;阿拉伯語詞典不是一套意義假設。因此,’umm-u l-kit¯abi,即「全經的基本」(Core of the Book)仍然難以捉摸。(古蘭經)不鼓勵人們追求ta’w¯ıl,即古蘭經3:7中提到的「經義的究竟」,是有原因的;因為,正如卡爾納普所說,制定假設不是認知(知識)問題,而是裁定(抉擇)問題。對大多數情況來說,「已婚者」和「單身漢」這兩個表語(predicates)互斥似乎很有道理,但把「黑色」和「烏鴉」區分開來就不那麼有道理了。在構建任何這樣的系統時,這種主觀隨意性【任意性因素】(element of arbitrariness)似乎正是這節經文中的「學問精通的人」想要回避的,他們為他們自己制定了一個第二階的意義假設:
U:覺悟含義
B:確信
(U⊃B)∨(¬U⊃B)
「如果我們覺悟了,我們就會確信,如果我們不覺悟,我們就會確信。」
【1】Kinberg, Leah: Muhkam¯at and Mutash¯abih¯at (Koran 3/7): Implication of a Koranic Pair of Terms in Medieval Exegesis. Arabica, T. 35, Fasc. 2 (Jul., 1988), pp. 143-172.
【2】Carnap, Rudolf (October 1952). "Meaning postulates". Philosophical Studies. 3 (5): 65– 73.
【3】在最近的一篇論文中,穆赫辛·古達爾齊(Mohsen Goudarzi)認為,「d¯ın」在早期被解釋為「敬拜」(worship);後來才被理解為更廣泛意義上的“宗教”(religioin)。Mohsen Goudarzi: Worship (d¯ın), Monotheism (isl¯am), and the Qur֓¯an’s Cultic Decalogue. In: J. Int. Qur’anic Stud. Assoc. 2023; 8(1): 30–71.
這篇文章翻譯自Dr. Kai Borrmann的在線文章「Qur’¯an and Analyticity」
https://www.academia.edu/117666941/Qur%CA%BC%C4%81n_and_Analyti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