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947
1
作者
受苦的神
我們已經在舊約的《約伯記》中看到了對苦難的各種反應,它教導我們要從記住神的超越性和無限的智慧中獲得安慰。舊約還教導我們,苦難通常是罪的痛苦結果,無論是撒旦自墮落以來的活動,還是神對個人或群體的懲罰,或者是簡單的因果關係。它也可以是神規定的測試。
但是,神自己能夠受苦嗎?祂是否被我們的痛苦所感動?
幾千年來,神學家和哲學家們一直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古希臘人認為,神不可能以任何方式受苦或改變,這種想法從公元一世紀起深刻地影響了猶太教和基督教神學,持續了大約1,900年。普遍的共識是,盡管神有愛心,有憐憫,並積極干預以減輕痛苦,但祂自己不會感到痛苦或悲傷。
聖經中的各種經文都強調神不改變,例如:
惟有你永不改變(詩篇102:27)。
「因我-耶和華是不改變的...」(瑪拉基書3:6)
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裏降下來的;在祂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雅各書1:17)。
從這樣的經文中,有些人認為神不可能 有隨情況變化而變化的情緒;因此祂不能受苦。還有人認為,造物主不可能依靠祂所創造的人來獲得祂的任何一部分幸福;因此祂不可能受苦。雖然神的話語似乎談到了祂的「情感」,但他們會說這些情感與人類的情感不同,神用我們熟悉的語言親切地表達了祂自己,盡管祂並沒有真正受苦。
對基督教神學家來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當神的兒子在十字架上受苦時,不僅是身體上的痛苦,而且是精神上的痛苦,因為祂雖然自己無罪,卻承擔了世界的罪。
神聖苦難的學說
然而,大約從1890年開始,一批基督教神學家開始論證神受苦的教義。有些人稱其為神的無限悲哀的教義,或神生活中的悲劇的教義。日本路德教會神學家北森和夫後來稱它為神的痛苦的神學。
神的痛苦是一個令人敬畏和神聖的奧秘,是一個超越人類語言或理解的概念。但我們現在將懷著敬畏之心,考慮它。
拉比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