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文章

678

1

​作者

伊斯蘭遜尼派和什葉派的紛爭



2019年7月31日

伊斯蘭兩大教派之間的紛爭可以追溯到1400年前。

莎拉·普魯伊特(SARAH PRUITT)(https://www.history.com/author/sarah-pruitt)

Mustafagull/Getty Images

 

盡管伊斯蘭(https://www.history.com/topics/religation/islam)中的兩大主要教派遜尼派和什葉派都同意伊斯蘭大部分的基本信仰和做法,但這兩個教派之間充滿仇恨的紛爭可追溯到大約14個世紀前。分歧起源於一場關於爭論,到底誰應該接替先知穆罕默德成為他所開始的伊斯蘭信仰的領袖。

根據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https://www.cfr.org/interactives/sunni-shia-divide?&_ga=2.256119629.779311417.1564970746-709711910.1564970746#!/sunni-shia-divide)的估計,當今世界各地大約有85%的穆斯林是遜尼派,而15%是什葉派。盡管什葉派在伊朗、伊拉克、巴林、阿塞拜疆、黎巴嫩部分地方的人口中占多數,但遜尼派在從摩洛哥至印尼等40多個國家占多數。

就算存在分歧,遜尼派和什葉派在歷史上的大部分時間都是相對和平地生活在一起。但從20世紀末開始,隨著遜尼派和什葉派伊斯蘭的極端分支爭奪宗教和政治霸權,宗派分裂加深,中東許多地區爆發暴力。

在一個16世紀土耳其的微縮模型中描繪了先知穆罕默德的死。可看到後來的伊斯蘭領袖阿布·巴克爾向他下拜。

Archiv Gerstenberg/ullstein bild/Getty Images

 

穆罕默德死後

遜尼派-什葉派紛爭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公元632年先知穆罕默德去世(https://www.history.com/this-day-in-history/founder-of-islam-dies)之後不久的7世紀。雖然穆罕默德大多數追隨者認為伊斯蘭社群的其他精英成員應該選擇繼任者,但一個較小的團體認為,只有穆罕默德家族的人,即他的堂兄弟及女婿阿里應該接替他的位置。這個團體後來被稱為阿里的追隨者;在阿拉伯語中是阿里什葉派,或者簡稱什葉派。

《先知死後:伊斯蘭遜尼派什葉派分裂的史詩故事》(After the Prophet: the Epic Story of the Sunni Shia Split in Islam,(https://books.google.com/books/about/After_the_Prophet.html?id=p_QObBM3WyAC&printsec=frontcover&source=kp_read_button&_ga=2.186463215.779311417.1564970746-709711910.1564970746#v=onepage&q&f=false)一書的作者萊斯利·哈茲爾頓(Lesley Hazleton)說:「問題的根本是穆罕默德死後沒有男性繼承人,他也從未明確地對繼承者的人選進行表態。」他還說,「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在他死的時候,他基本上把阿拉伯的所有部落都召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烏瑪』—即伊斯蘭民族/穆斯林共同體。」

占多數的遜尼派(他們以遜奈sunna命名,意為傳統)最終勝出,並選穆罕默德的同伴阿布·巴克爾作為伊斯蘭社群的第一位哈里發(領袖)。但只是在前兩任哈里發都被暗殺之後,阿里才最終成為了第四任哈里發(或伊瑪目Imam,什葉派對領袖的稱呼)。

阿里於在公元661年被殺,遜尼派和什葉派之間激烈的權力鬥爭仍在繼續。這不僅關係到穆罕默德的宗教和政治遺產的控制權,而且關係到大筆金錢,包括伊斯蘭聯合起來的各個部落所繳納的稅款和貢品。這種錢權的結合只會擴張。穆罕默德死後的一個世紀內,他的追隨者建立了一個從中亞延伸到西班牙的帝國。

卡爾巴拉戰役.

Fine Art Images/Heritage Images/Getty Images

 

卡爾巴拉戰役及其持久意義

公元681年,為了對抗烏瑪雅王朝腐敗的哈里發亞齊德(Yazid),阿里的兒子侯賽因(Hussein)率領一支由72名追隨者及家庭成員組成的隊伍從麥加行進到卡爾巴拉(即現在的伊拉克)。一支龐大的遜尼派軍隊等著他們,各種小規模戰鬥僵持了10天之後,侯賽因被斬首,他的頭顱被帶到大馬士革獻給了遜尼派哈里發。

對於侯賽因之死以及穆罕默德家族所有其他成員死在卡爾巴拉,哈茲爾頓(Hazleton)評論道:「顯然,烏瑪雅王朝的人明顯打算徹底結束穆罕默德的直系後裔成為烏瑪掌握領導權的事實。當然並未成功。」相反,侯賽因在卡爾巴拉殉難成了什葉派傳核心故事,以及什葉派日曆上最莊嚴的日子,每年都過的—阿舒拉節(Ashoura)。

 

遜尼-什葉派的紛爭延續到21世紀

除了卡爾巴拉戰役,NPR播客Throughline(https://www.npr.org/2019/04/17/714297520/war-of-the-worlds?_ GA=2.247608129.779311417.1564970746-709711910.1564970746)定義了導致遜尼派-什葉派分裂在20世紀末加劇的三個重要里程碑。首先是16世紀薩非王朝的崛起,它通過武力將伊朗從遜尼派的中心變成了什葉派在中東的據點。20世紀初,勝利的盟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https://www.history.com/topics/world-war-i/world-war-i-history)之後分割了前奧斯曼帝國所擁有的領土,在此過程中切割了數百年歷史的宗教民族社群。最後,在1979年,伊朗(https://www.history.com/tag/iran)的伊斯蘭革命產生了一個激進的什葉派分支,將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與沙特阿拉伯和其他地方的遜尼派保守黨發生暴力衝突。

隨著伊斯蘭政治化的加劇和分裂雙方原教旨主義者的崛起,宗派間的緊張局勢在21世紀初加劇,特別是在兩次波斯灣戰爭引起的動盪中,美國支持的伊朗遜尼派領袖薩達姆·侯賽因下臺(https://www.history.com/this-day-in-history/war-in-iraq-begins)之後局勢陷入混亂,2011年阿拉伯之春(https://www.history.com/topics/middle-east/arab-spring)之後整個地區的大規模起義頻發。

遜尼派和什葉派的紛爭將加劇敘利亞的長期內戰(https://www.history.com/news/syria internal war assad rebels)以及黎巴嫩、伊朗、伊拉克、也門等地的戰鬥,雙方的恐怖暴力衝突也隨之增加。這些衝突中的一個共同點是屬於遜尼派的沙特阿拉伯和屬於什葉派的伊朗不斷地爭奪對中東和周邊地區的豐富石油資源的控制。

盡管遜尼派-什葉派分裂存在已久,但幾百年來兩個派別相對和平地共存著,這一事實表明,他們的鬥爭可能與宗教的關係較少,而更有可能與財富和權力有關。

「他們中的任何一派都不能代表世界上絕大多數遜尼派穆斯林或什葉派穆斯林,」哈茲爾頓對統治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的原教旨主義政權這樣說。

「當社會崩潰時,你就會回到最初的身份,什葉派和遜尼派是1400年前的身份。」

 

這篇文章翻譯自SARAH PRUITT的在線文章「Islam's Sunni-Shia Divide, Explained」

https://www.history.com/news/sunni-shia-divide-islam-musli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