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65
36
作者
CARM
古蘭經、所羅門王,與晚期猶太神話
Luke Wayne(http://carm.org/luke-wayne)
2016年7月11日
古蘭經27:15-44提及所羅門與示巴女王一個故事,說神教所羅門王聽得懂鳥說話。所羅門召來一群鳥、幾個人和精靈,但戴勝鳥竟然沒來,王很生氣,說假若戴勝鳥不能提出缺席理由,會把牠殺掉。戴勝鳥終於來了,向王解釋說,牠出去考察所羅門領地以外之處,發現沙巴(或示巴)由一個女人坐在大寶座上管轄,她的百姓敬拜太陽,不敬拜神。所羅門聽了,叫戴勝鳥向女王傳話,令她不再傲慢,臣服於王。女王眾臣都反對所羅門,但女王不聽,願意向所羅門王稱臣,且動手前往拜訪。所羅門遂令精靈將女王寶座送到他的王國,作為一個跡象。女王抵達所羅門宮殿,看見玻璃造的地板,她以為是水,於是拉起裙子走過去,就是犯了錯,必須糾正。
這個有趣故事,聖經並沒有記載,反倒猶太文獻《第二譯本》(Targum Sheni)有類似故事。[1]《第二譯本》是以斯帖記的亞蘭文語譯,亦夾雜其他傳說。卷首即提到,波斯王薛西斯(Xerxes)有一榮耀寶座,那其實不是他的,卻是猶太王座,可追溯至所羅門;[2]且詳細述說寶座背景,還有所羅門得智慧由來。王所得智慧,包括懂鳥獸、鬼魔與精靈的語言,[3]並提到鳥獸在朝廷事奉所羅門王的幾個場景。[4]故事高潮,類同古蘭經所載情節。[5]兩個版本的長篇敘述固有若干差異,但不難看出,這是同一故事的不同版本。
其中意義很明顯,即古蘭經從猶太譯本借來神話故事,當史實記載,即是說,古蘭經作者弄錯了,也因此古蘭經不可能是神的話。兩個版本太相似,穆斯林無從否認,所以他們通常會說,《第二譯本》寫於古蘭經之後,是猶太人抄他們的。這事必須查證。《第二譯本》現存最早抄本是12世紀後期成品,[6]此後數世紀有其他幾個抄本,位置不一,所錄書卷各異。[7]可見文獻自12世紀起廣為流傳,而原始版本肯定較這個時期更早,至於早多少,學者意見不一,說《第二譯本》4世紀至11世紀都有。[8]無論如何,此足以推斷《第二譯本》所載猶太此傳說,時期較古蘭經早,是古蘭經借用猶太神話,其理據如下:
一,語言-《第二譯本》用加利利亞蘭文寫成,也借用若干希臘文。[9]用字明顯不受阿拉伯文影響,成書於受拜占庭(羅馬晚期)管治的巴勒斯坦,早於伊斯蘭崛興及阿拉伯人征服巴勒斯坦。
二,文化內容-《第二譯本》收錄內容主題,似乎反映羅馬人迫害猶太人,而非阿拉伯人征服該區以後情況。[10]此外值得留意的是,譯本提到猶太教幾則潔淨條例,至伊斯蘭崛興後這些條例已經更改。舉例說,《第二譯本》提及女人經期第七天須行浸禮潔淨,當拜占庭時期,猶太婦女會在經期第7及12天行潔淨禮,但至伊斯蘭統治時期,則只在第12天行潔淨禮。[11]從此類文化習俗可見,成書期應在伊斯蘭創教前。一個抄本甚至直接說,「邪惡羅馬,以色列的神將快快將之除滅,願帝國從羅馬人手中褫奪,交給大衛之子彌賽亞」。[12]雖然僅一個抄本有此句,不能代表文本最早期內容,但實在難以想像,有人會當羅馬帝國覆亡後在《第二譯本》加上此句。因此,就算文句是後添的,寫的時候必然仍受羅馬(拜占庭)管治,即是說,原始版本必然是前伊斯蘭時期成品。
三,故事文理-如前所述,《第二譯本》收錄此節是較大敘述一部份,通篇吻合而完整,一旦刪除這個故事,就上文不對下理了。這個故事並非抄自另一來源,卻隨從整個敘述之起承轉合。但在古蘭經章裡,故事與上文下理毫不相關,上文是摩西見燃燒荊棘的故事,下理則講另一較晚期文明-薩穆德人(Thamud)-的事。若說所羅門故事根本不必寫在那裡,是有點誇張,但無可否認,三個敘述獨立成篇,毫不相關。就算將所羅門故事刪掉,也不影響文理。古蘭經引述這個故事,是複述《第二譯本》傳統以作例證(或稍經修改的口傳版本),正如經文引用膾炙人口的出埃及記摩西故事。
四,前伊斯蘭時期作品可能曾經提及-《耶路撒冷塔木德》(Jerusalem Talmud)曾提及以斯帖記某譯本;[13]以斯帖記有兩個已知譯本,《第二譯本》是其一。當然,《耶路撒冷塔木德》說的可能是另一譯本,或者早已散佚不為人知;但值得留意的是,11世紀著名猶太教領袖如拉希(Rashi)曾直接稱《第二譯本》為「耶路撒冷譯本」Jerusalem Targum,即是說,《耶路撒冷塔木德》所提的以斯帖記譯本,很可能就是《第二譯本》。
五,古蘭經慣用模式-古蘭經常抄錄猶太及所謂基督教群體的傳說(參這裡http://carm.org/sources-of-the-quran,http://carm.org/the-quran-cain-and-able,http://carm.org/the-quran-the-crucifixion-and-the-gnostics),是其慣用模式,此處可能不過又一例。
因此,雖然我們不能100%肯定《第二譯本》較古蘭經古老,但上述種種理據皆指向此結論。加上經文常有自相矛盾(http://carm.org/contradictions-quran)、錯謬(http://carm.org/what-are-some-of-the-mistakes-in-the-quran)、更改(http://carm.org/quranic-verse-not-in-the-quran)、將神話當真(見第五點鏈接)等情況,即可知古蘭經非如穆斯林聲稱,是神不變、完全、永恆的話語。
注
「Targum」意思是「翻譯」,是希伯來經文的亞蘭文譯本,意譯居多,附經注,甚至將經傳裡的神話故事與聖經混為一談。
Bernard Grossfield, The Aramaic Bible – Volume 18: The Two Targums of Esther (The Liturgical Press, 1991) 103-104
同上,104-106,頁114重提此事實。
同上,107-114
同上,114-117
Bernard Grossfield, The Targum Sheni to the Book of Esther (Sepher Hermon Press, 1994) xiii
同上,xiv-xvii
Bernard Grossfield, The Aramaic Bible – Volume 18: The Two Targums of Esther (The Liturgical Press, 1991) 20
同上,7
同上,20
同上,21
Bernard Grossfield, The Targum Sheni to the Book of Esther (Sepher Hermon Press, 1994) xi
Bernard Grossfield, The Aramaic Bible – Volume 18: The Two Targums of Esther (The Liturgical Press, 1991), 2
這篇文章翻譯自Luke Wayne的在線文章「The Quran, King Solomon, and late Jewish myt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