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641
2
作者
Bernie Power
古蘭經的科學奇蹟
伯尼.鮑爾(Bernie Power)
「古蘭經並非一本科學、哲學、地質學、歷史等類別的書-它是來自真主的啟示,作為人類的指引。然而,若任何來自人文科學的專家閱讀之,他們會不帶著疑惑作出結論,就是古蘭經的內容並非來自任何人,而是來自全能的真主。
在科學層面上沒有差別。古蘭經包含了即使一百年前人類都還未知的無數科學事實;考慮到這在1,400年前已被啟示,清楚地/絕對地證明其神性起源。」
古蘭經
附以章節介紹和附錄
Saheeh International Translation p.706
正訓國際譯本第706頁
莫里斯.比卡伊醫生(Dr. Maurice Bucaill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aSfE1DW2-w(四分鐘)
比卡伊使用偽造的聖訓
「遠至中國也要尋求知識」–اُطلُبوا العِلمَ ولَو بِالصِّينِ
關於這樣記載的這個聖訓:「即使你前往遠至中國的地方也要尋求知識,尋求知識是每位穆斯林的本分。」謝赫.阿爾.艾爾巴尼(Shaykh al-Albaani)在《偽造的聖訓》(Da’eef al-Jaami’)中說:「(這是)偽造的。」(第906條)
「學者的墨水比殉道者的血更神聖。」
مداد حبر العالم أقدس من دم الشهيد
「這個聖訓並非正訓。卡蒂布.巴格達迪(Al Khateeb al-Baghdaadi)就此説:這是偽造的(mawdoo)。」伊瑪目德哈比(adh-Dhahabi)說:這文本是偽造的。謝赫.阿爾.艾爾巴尼曾在聖訓4832(as-Silsilah ad-Da‘eefah)指:「這結論(即這是偽造的)是人感到適合的。」
古蘭經的科學奇蹟-這是合理的進路嗎?
出生於沙特阿拉伯的穆罕默德.吉蘭(Mohamed Ghilan)是加拿大麥地那學院伊斯蘭和科學系的講師,也是神經科學系博士生。
伊本.卡錫爾(Ibn Kathir,1332~1406)
史學、社會學、經濟學和人口統計學的先驅
在其世代中最重要的穆斯林學者之一
他寫道:「物理學的問題在我們的宗教事務或生活上對我們毫無益處,因此我們必須將之放下。物理學不會煩擾我們,因它不能應用在兩個對我們真正重要之領域上:今生和來世。
雷米.卜拉葛(Remi Brague):《中世紀的傳說》(The Legend of the Middle Ages)(芝加哥: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75頁。
阿布.阿拉.毛杜迪(Abul A'ala Maududi,1903~1979)
20世紀最偉大的穆斯林思想家之一
他說:「因為古蘭經的目的是引導人,而非教導自然研究、歷史、哲學,甚或任何其他科學或藝術,它不關心自身與這些後述科目的關係。」
阿布.阿拉.毛杜迪:「古蘭經的意義」(The Meaning of the Quran),摘自阿卜杜拉.優素夫.阿里(Abdullah Yusuf Ali):《神聖的古蘭經:文本、翻譯與評論》(The Holy Quran: Text,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萊斯特:伊斯蘭基金會,1975年),第xxvi頁。
古蘭經內的科學謬誤
地球是平的:
我們「展開」(madadna)大地「像地毯」(古蘭經13:3;15:19;50:7)或「鋪張」(farashna,古蘭經51:48),他以大地為你們的「席」(firaashan,古蘭經2:22)。
我們造此(ja’alna)「為床舖(延伸,mahdan)」(古蘭經20:53;43:10)。延伸(mahd)是床、搖籃或mihaadan(古蘭經78:6)。
真主為你「平展大地」(bisātan,古蘭經71:19),即「鋪墊」或「地毯」。
大地被「展開」(sutihat,古蘭經88:20),像建築物的頂部,或船的甲板:sath是「平面」或平坦表面的幾何學用語。
在那日,我將使山嶽消逝,你看大地變成光禿禿的(bāriza,古蘭經18:47)。
山是樁柱,將大地固定:
山岳像地上的樁,以免大地動搖(古蘭經16:15;31:10)。
它們被稱為「支柱」(rawaasi,古蘭經13:2;15:18;21:31;31:10;50:7-單數是rasiya),山被形容為木樁(awtaadan,古蘭經78:7)。
安拉在地上安置(丟)山嶽,像帳篷的樁,使大地不致動搖(古蘭經16:15;21:31;31:10;78:6~7;88:19)。
天空、太陽和月亮:
天空被描述為「屋頂」或頭頂上的「頂篷」(saqfan,古蘭經21:32)。
它們被升起(55:7),並不用你們能看見的柱子支撐(古蘭經13:2;31:10)。
太陽和月亮是各循一條軌道「游泳/運行」(yasbahūn,古蘭經21:33)。
這是以地球為中心的宇宙-太陽圍著地球運行(yajri,古蘭經13:2;36:38)。
太陽落山-在泥泉中(古蘭經18:86)。
所以古蘭經中關於宇宙的描述就像這像。地球共有七層,它反映在上的七重天。天空由看不見的柱子支撐。太陽、月亮和行星被固定在天空穹頂或繞著地球運行。神的寶座在這一切之上。
天空由煙造成
「然後他轉向天空,那時它還是輕煙…」(古蘭經41:11)
因為地球和在上的天空(太陽、月亮、恆星、行星、星系等)被同樣的「煙」造成,我們推斷地球和天空是一個相連的實體。那麼從這同質的「煙」,它們便形成和彼此分開。
(古蘭經正訓國際譯本第706~707頁)
一個自然的解釋-
雲常常像煙
歪曲的見證
來自德國美茵茨大學(Johannes Gutenberg University)的亞爾弗萊德.可洛那博士(Dr. Alfred Kroner)是全球著名的地質學家之一。他說:「思想穆罕默德來自哪裡…我認為,説他可以知道像宇宙的共同起源的相關事情,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科學家僅在過去幾年透過非常複雜和先進的技術才找到,若是這樣…我認為,1,400年前不了解關於核子物理學的人不可能按照他的想法找到答案,例如説地球和天空是同起源的。」(正訓古蘭經第707頁)
他說:「穆罕默德不可能知道這些事情。」
但是-他不是說穆罕默德知道這些。
他說:「穆罕默德不可能有能力想出這些事情。」
但是-他不是說穆罕默德曾想出這些事情。
「不信的人難道不明白,諸天與大地原是一體(ratqan),然後我把它們分開(fataq),我用水造化每一種生物。他們不信嗎?」(古蘭經21:30)
「縫合」(ratqan رَتْقاً);「拆線,拆毀」(fataq فَتَق ‘)。
為何不用「爆破、爆發、噴發」(tafajjar, infajar تَفَجَّر, انْفَجَرَ)?
古蘭經使用9次:2:60、74;17:90~91;18:33;36:34;54:12;76:6;82:3。
抄襲聖經
神說:諸水之間要有空氣,將水分為上下。神就造出空氣,將空氣以下的水、空氣以上的水分開了。事就這樣成了…神就造出大魚和水中所滋生各樣有生命的動物,各從其類。(創世記1:6~7、21,〈新國際譯本〉)
七層地-穆斯林的聲稱
「7」這數字符合地球共有7層的科學事實。這是神蹟。(古蘭經65:12)
岩石圈(水)
岩石圈(陸地)
軟流圈
上地幔
下地幔
外地核
內地核
回應
多種區分地球「層次」的方法-結果並不常是「7」層。
(1) 四層
(2) 五層
(3) 六層
其他分類包含水圈(Hydrosphere)(水層)或將中間圈(Mesosphere)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共有8層。
選擇「7層」是選擇或忽略資訊以符合他們的計劃的例子。
海洋學-穆斯林聲稱
我啟示穆撒(摩西)(說):「你應當用你的手杖擊海。」海就裂開,(海水的)每一部分,像一座大山。(古蘭經26:63)
「在抒爾拉章(古蘭經26章)63節,阿拉伯語『idrib』被譯作『擊』,也解作『打開、分開或隔開』…該節或可作為海嘯形成的參考(安拉最清楚)。因為海嘯導致大量海水轉移,並讓土地在淺地上形成。在先知穆薩(願主賜他平安)的時代,可能因著海嘯的海水退卻約數百米,或許因而形成部份海洋分開(安拉最清楚)。」
http://miraclesofthequran.com/scientific_111.html
回應
古蘭經話語的意思看來經常改變。
Daraba ضَرَبَ一字通常的意思是「打」,但是當應用在不順服的妻子(古蘭經4:4)時,有些人指其意思為「離開」她們。
twaffa تَوَفَّى一字意即「死亡」,但當應用在耶穌身上(古蘭經5:117)時,有些人指其意思為「帶領」(到天堂)。
然而古蘭經聲稱它是「清楚和容易明白」(古蘭經2:242),但某些經節「意義含糊」(古蘭經3:7)。
雷達
我確曾賜給達五德(大衛)來自我的恩典,(說道:)「群山啊!你們回應(echo)他讚美!」(古蘭經34:10-這是畢克滔(Pickthall)的英譯版本-其他版本不用「回應」一詞。)
「這些經節裡的用語所指的給予這些先知們的知識,或許關於現今的雷達技術,它透過電磁波的反射來運作(安拉知道真相)。賽伯邑章(古蘭經34章)10節的「awwibee」被譯作「回應(echoing)」,意即「聲音的返回或重覆」,這令人聯想到雷達技術。雷達是一個定位裝置,以確定流動或固定的物體的位置、速度和方向,並透過反射微波來運作。
抄襲聖經
所有在地上的,大魚和一切深洋,火與冰雹,雪和霧氣,成就他命的狂風,大山和小山,結果的樹木和一切香柏樹,野獸和一切牲畜,昆蟲和飛鳥…都當讚美耶和華!(詩篇148:7~10,12)
原子?或是螞蟻?
語言的問題
「擴張器」(al-muwasi’un,الْمُوَسِعُونَ)這名詞意即「使之寬敞的人」,例如「難道真主的大地不是寬闊的(擴充的?)?」(古蘭經4:97)
「我的大地確是寬大(擴展?)。」(古蘭經29:56)
「真主的地面是寬廣的(擴展的?)。」(古蘭經39:10)
「古蘭經之神蹟的穆斯林」是否以為地球也在擴展中?
(並且為何安拉使用眾數?這暗示還有其他「擴張者」嗎?)
從古蘭經39:5可發現太陽和月亮圍著地球運行一事:「他制服日月(the sun and the moon),各自運行,到一個定期。」
這暗示一種以地球為中心的宇宙觀,就是太陽與月亮繞著地球轉動,這是陸地上的觀察者所看到的。
然而在公元前三世紀時,薩摩斯群島的阿里斯塔克斯(Aristarchus of Samos)(https://en.wikipedia.org/wiki/Aristarchus_of_Samos)已提出一種以太陽為中心的模式。
天文學-穆斯林的聲稱
「憑滿佈軌道的天空。」(古蘭經51:7)
「阿拉伯語『al-hubuki』被譯作「滿佈軌道」,它來自動詞『hubeke』,意即『緊密地編織,相連在一起』。」
使用這詞代表現時兩種層面的科學知識…宇宙的軌道和路線在貫穿的路徑上是非常緊密和纏繞在一起的,有如布料上的線。
「編織」的描述可能與物理學的弦理論(String Theory)有關。根據這理論,宇宙的基本元素並非點狀的粒子,而是「相互連接的弦線」。
回應
任何夜空的觀察者皆看見星宿每晚跟隨同樣的樣式。
它們組成星座,彼此相連地出現。
托勒密(卒於公元168年)曾在《天文學大成》(The Almagest)中描述黃道帶。
這非神蹟。
這是簡單的人類觀察。
古蘭經在創造上的二元性
「讚頌真主,超絕萬物!他創造一切配偶,地面所生產的,他們自己,以及他們所不知道的。」古蘭經36:36
回應:這來自常見觀察─動物以雌雄的方式存活。穆罕默德時代的農夫知道植物也是成對的存在。「來自阿納斯(Anas)的敘述,先知經過一些正(為棕櫚樹)進行授粉的人,並說:『若你們不這樣做,可能更好。』該樹結出壞棗;然後他經過他們,並說:『你們的棕櫚樹怎麼了?』他們說:『你說某些。』他說:『你們更清楚你們的世俗事務。』」(穆斯林聖訓書卷6128)
太陽的死亡
太陽疾行,至一定所,那是萬能的、全知的主所預定的。(古蘭經36:38)
「太陽一直散發熱力近50億年,因其表面發生持續的化學反應。在安拉所決定的一個未來時刻,這些反應終將結束,太陽會失去所有能量,最後停止運作。在這情況下,上述經文可能成為太陽能量於某天終結的參考(安拉知道真相)。」
到了晚上,太陽在哪兒休息?
先知在日落時問我:「你知道太陽到哪兒嗎(在日落時)?」我答道:「安拉和他的先知更了解。」他說:「它行走(即移動)直至其使自己俯伏在寶座下,並得著許可再次升起,它被准許,到時候(當那時候來到)它將會使自己俯伏,但其俯伏將不被接納,它便請求准許前往其軌道,但不被准許,它會被下令返回它的來處,故它會從西面升起。」(布哈里聖訓4:421)
真理的疑問
古蘭經對生命源自水的看法
「我用水創造一切物。(We have made from water every thing. )」(古蘭經21:30)
注:非「一切生物(every living thing)」。這並非關於生物起源的宣稱,不是所有東西皆由水造成。
[《哲拉萊尼古蘭經注》(Tafsir al-Jalalayn)有關古蘭經21:30]「天與地很接近,我們分開它們,創造七重天和七重地─或意即天被分開,便開始下雨,而此事從未曾發生。地被分開,便開始長出植物,而此事從未曾發生;我們以從天降下並從地上湧起的水造水造所有活物?從植物方面而言,不然換句話說,水是這些有生命物體的起因。那麼他們不相信嗎?以堅稱我的獨一?
回應:
在遠古時代,地、火、風和水被相信是四個基本元素。
人類被泥所造(古蘭經7:12;38:76)、精靈從火而來(古蘭經38:76;15:27;7:12)、天神來自光(穆斯林聖訓42卷7134)。
「爬行的東西」[دآبَّة (daabbatu)]由水造成。這詞從未被應用在人類身上。
或者所有活物需要水分來生存是一般的觀察結果。
回應1一庫斯托(Cousteau)改信?
部份穆斯林聲稱,知名潛水員和氣瓶(SCUBA tank)發明家雅克.庫斯托(Jacques Cousteau)留意到這現象,然後他改信伊斯蘭,取名為「希達亞.庫斯托」(Hidayah Cousteau)…然而這是錯誤的宣稱。
http://miracle-of-islam.blogspot.com/2009/02/fresh-air-tawar-in-ocean-depth.html
The Muslim claim: http://miracle-of-islam.blogspot.com/2009/02/fresh-air-tawar-in-ocean-depth.html,
來自庫斯托基金的信件─http://www.answering-islam.org/Hoaxes/cousteau.html
回應2-自然觀察
鹽和淡水的非混合體「兩海」(古蘭經25:53;27:61;55:19~20)的簡單描述為穆罕默德注意到海洋和綠洲之間的天然沙粒或泥土屏障。
數千年前,聖經中曾描述海洋的邊界,如約伯記38:8~11。
胚胎學
「我確已用泥土的精華創造人,然後,我使他變成精液,在堅固的容器中的精液,然後,我把精液造成血塊(alaqah,水蛭、倒掛的物體和血塊),然後,我把血塊造成肉團(mudghah,咀嚼的物質)。」(古蘭經23:12~14)
這概述胚胎的四個階段:
移植的受精卵「牢固地貼緊結」在子宮壁上。
長大得像水蛭(牠類似)從母親吸收養分。
在子宮內發展得像「懸浮物體」,類似血塊(見圖2)。
胎兒的發展像一塊口香糖(圖3)。
回應
加倫(Galen,約公元150年在土耳其別迦摩)撰寫胎兒的發展:
「然而讓我們再次返回動物的第一構造的解釋,並為了使我們的解釋有序而清晰,讓我們將胎兒的創造全然分成四個時段。」
劍橋大學中東研究中心院長及國王學院副院長巴塞木.薩穆拉姆(Basim Musallam)推斷:「古蘭經和聖訓為信徒建立的發展階段與加倫的科學解釋完全吻合…希波克拉底斯(Hippocrates)、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和加倫在中東阿拉伯文化上比其他方面佔較大比重…古蘭經的胎兒發展觀點同意加倫的科學著作之詳細論述。」巴塞木.薩穆拉姆:《伊斯蘭教的性和社會》(Sex and Society in Islam),劍橋:劍橋大學出版社,1983年,第54頁。
鐵的神蹟
扎格盧勒.納基爾博士(Dr. Zaghloul Najjar,2008)聲稱「鐵」一詞出現在57章「哈迪德」第26節。「鐵」是神蹟,因它符合元素週期表內鐵的原子序數(26)。
然而他藉著更改節數來達到這目標,故太斯米(bismillah)被算作第一節。在大部份古蘭經內容中,「鐵」出現在第25節,而非26節。另外,不同版本的古蘭經有不同節數,原本的古蘭經沒有節數。
扎格盧勒.納基爾:Tafsīr al-āyāt al-kawnīyah fi al-Qur'ān al-karīm,埃及開羅:艾舒魯克艾達里圖書館(Maktabat al-Shurūq al-Dawlī),2008,第145頁。
地質學
他在大地上安置許多山嶽,以免大地動蕩。(古蘭經16:15)
「在穩定地殼、阻擋搖動上,山扮演重要角色…同樣地,現今的板塊理論認同山對地球有穩定作用。科學家已開始在板塊架構上了解山作為穩定者角色的知識。」
「伊斯蘭裡的科學」www.iisna.com/pamphlets
辯解-穆斯林的聲稱
古蘭經稱山為「樁」(awtaadan,古蘭經78:7)。
它們防止地殼移動(古蘭經16:15;31:10)。
它們被稱為「支柱」(rawaasi,古蘭經13:2;15:18;21:31;31:10;50:7),亦被希拉立和可汗(Hilali and Khan)譯作「穩固的高山」。
真主安置(「丟下」,古蘭經16:15;21:31;31:10;78:6~7;88:19)山嶽在地球上,像帳篷支柱,以免地殼搖動。
這些經節證明古蘭經的神蹟,因為在二十世紀之前,人不能單憑觀察得知這事實。
回應
對科學以前的人來說,這看來會是具邏輯性的,因為大山的重量能穩住地球。
事實上,山不能穩定地殼。大部份地震發生在高山地區。
高山是地殼的不穩定的證明。
它們由板塊撞擊形成[即阿拉伯移向伊法國扎格羅斯山脈(Zagros range)擠向意大利阿爾卑斯山脈(Alps)。印度板塊推向西藏已給我們喜馬拉雅山脈(Himalayas)]或由火山活動造成[即在美國西北海岸發現的帕利塞德(Palisades)火山帶]。
山脈透過衝擊和搖動而存在,與這些經節主張的相反。
老年學
「他說:『我的主啊!我的骨頭的確衰弱了,我頭上也已白髮蒼蒼了。我的主啊!在我對你的祈禱中我從來沒有失望過。』」
(麥爾彥章,古蘭經19:4)
「在麥爾彥章第4節,阿拉伯語『wahana』意即『放鬆、脆弱或不足夠』。在年老和骨骼出現轉變的背景上使用這詞是最明智的。利用現代技術進行骨骼掃描作仔細測量,令人有機會想像到醫學世界所稱的「骨質疏鬆症」或骨質損失。骨質疏鬆症是新陳代謝的疾病,導致骨質密度流失。」
太陽上升時兩極上的臭氧層
及其抵達日升之地的時候,他就得見太陽照耀一夥人,我未為他們在那裏造一遮擋。(古蘭經18:90)
「凱海府章(第18章)第90節的阿拉伯語『sitran』意即『遮蓋、遮蔽、帷幕或屏幕』。『lam najAAal lahum min dooniha sitran』形容沒有任何遮擋或免受太陽照射的環境。按照現時的知識,這暗示臭氧層可保護活物免受有害的太陽光線照射。
「地球上臭氧層最薄的地區是兩極,當地免受日光照射的保護最少。」
月亮裂開(古蘭經54:1)
六個可能的解釋
尤素福.阿里(Yusuf Ali)就這節經文給予三個可能的解釋,並指「或許三種均適用於此」。
從信徒和非信徒的角度看,這是穆罕默德施行的神蹟,在此月亮分成兩半。布哈里聖訓6:387~391跟隨這觀點。
「先知的過去式指向未來那裂開的月亮成為審判臨近的象徵。」
「這詞組是比喻性的,意即此事已變得像月亮一樣澄明。」
其他解釋
哈倫.葉哈雅(Harun Yahya)聲稱:「這節的『裂開』是阿拉伯語shaqqa,它有多種意思。有些古蘭經注釋指其意思是『分裂』。但shaqqa的阿拉伯語也可指『犁』或『挖掘』泥土…若我們回到1969年,我們可看見古蘭經中其中一個偉大的奇蹟。這實驗於1969年7月20日在月球表面進行,改瑪爾章(第54章)可能於1,400年前已提示這新聞的實現。那天,美國太空人踏進月球,他們挖出月球的泥土來進行科學實驗,並收集石頭和泥土樣本。這些發展完全符合這節經文的宣稱,確實非常有趣。」[1]
[1] 哈倫.葉哈雅:「世界末日的徵兆(Signs of the Last Day)」,http://www.harun-yahya.com/signs03.php。www.answeringislam.org/Emails/moon_prophecy.htm的報道引述羅伯特.斯賓塞(Robert Spencer)的《古蘭經完整異教徒指南》(A Complete Infidel’s Guide to the Koran),華盛頓:維真瑞出版社(Regnery Publishing),2009年,第36頁。
更多解釋
(e) 穆罕默德‧阿薩德(Muhammad Asad)寫道:「幾乎肯定的是,上述古蘭經經節沒有提及(先知時代的神蹟),而是提及未來的事:那就是世界末日臨近時將會發生何事。」
(f) 在先知時代自然發生的月蝕。
(e) http://muslimvilla.smfforfree.com/index.php?topic=1082.0;wap2,於2011年2月14日存取。
(f) 見 http://muslimvilla.smfforfree.com/index.php?topic=1082.0;wap2,於2011年2月14日存取。這可能源自布哈里聖訓中40次提及月蝕有關。
為何產生這古蘭經科學神蹟運動
穆札夫法爾.伊克巴勒博士(Dr Muzaffar Iqbal)
伊斯蘭和科學中心(Center for Islam and Science, CIS)主席
這位加拿大學者聲稱「十九世紀末的穆斯林」創建了伊斯蘭和現代科學的連繫,作為對西方殖民化的回應。
「…證明「真主的作為」和「真主的話語」之間沒有不協調。這帶有誤解的論述…嘗試在古蘭經找出每個現代科學發現的證據…以顯示古蘭經是真主的話,因為它包含科學理論和事實-是現代科學只有近期才發現的。
「這進路有固有的缺陷,因它誇大經文的意思以套用它們在現時的許多科學理論上,或…證明透過人類努力-本身一直反復修改-來證明一本啟示的經書…總的而言它對古蘭經和科學均是嚴重不公平。」
伊斯蘭依賴希臘的遺產
學者弗朗茲.羅森塔爾(Franz Rosenthal,1914~2003)是耶魯大學阿拉伯語和伊斯蘭學系教授(1956~1985):
「伊斯蘭理性的學術研究-當我們談及穆斯林文明的偉大,我們主要想到這方面-全部依賴其傳統古跡…在伊斯蘭正如在任何文明中,真正重要的並非個別元素,而是將它們連結起來成為一個活體…我們所知道的伊斯蘭文明,不會脫離希臘遺產而存在。」http://www.aina.org/articles/greek2.htm
穆斯林知識份子蒙塔瑟.卡納德博士(Dr Khaled Montaser)
伊斯蘭在國際科學上的表現(佔全球人口的25%)
在「硬」科學-化學、物理、數學和醫學-上的諾貝爾獎得主:
115年來,只有三名穆斯林贏得科學和醫學上的諾貝爾獎。他們分別於18、20和23歲離開他們的穆斯林國家。
澳洲的13個「硬科學」諾貝爾獎得主(佔全球人口0.35%)
Why has Islam failed scientifically?
為何基督教在科學上發展?
耶穌作為我們的模範-他在福音書中提問300條問題。
祂是「神的能力,神的智慧」(哥林多前書1:24)。
祂告訴我們「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馬太福音7:7)。
這種謙卑的行動主義的態度有正面果效。
祂告訴我們「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翰福音8:31~32)。
耶穌沒有單獨行事。
耶穌謙卑順服地來到其天父面前。
我們也不要單獨行事。
「我會差遣聖靈來,祂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祂會把將來的事教導你們」(約翰福音16:13)。
祂為我們捨了其生命,但祂三天後復活。
透過耶穌,我們的罪惡、過犯和懶惰得著饒恕。
祂應許新生命:「你必須重生。」(參約翰福音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