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623
1
作者
本色化中的疑問!
WEAM ISKANDER
吉姆·萊弗爾(Jim Leffel)在他的題為「本色化:建立連接穆斯林社區的橋樑(Contextualization: Building Bridges to the Muslim Community)」文章中,寫道:
宣教學家Darrell Whiteman將本色化定義為一個過程,包括「努力用言語和行為傳達福音,在當地文化背景下以對當地人有意義的方式建立教會,以滿足當地人們最深層需求的方式呈現基督教,並滲透他們的世界觀,從而使他們能夠保持在自己的文化中跟隨基督。」1
盡管這一定義可能被廣泛的基督徒同工所接受,但很明顯,本色化過程就其有效性提出了許多相互矛盾的觀點。隨著基督教宣教運動在一個許多人認為是全地戲劇最後一幕的時代在世界各地不斷發展,當我們尋求以創造性的方式推進神的國度時,我們必須盡可能誠實無偽且一絲不苟 。在涉及本色化及其在世界不同地區的應用時,我們必須停下來,思考、評估和修改我們的策略和神學理論。
作為該領域的同工,而不是學術作家,我將以個人觀點介紹我在注重本色化時所注意到(及過去批評過)的一些問題,主要是在中東和北非地區。我知道一些支持局內人運動的同工可能不接受我的觀點。這是可以接受的,因為雖然我們的經歷和反思可能有所不同,但我覺得我們每一個都在根據自己的理解努力以最好的方式為我們主的榮耀而工作。
無論如何,我在局內人運動中看到的第一個主要問題是,它試圖消除穆斯林皈依基督教所面臨的挑戰。當我們試圖說服一個穆斯林說,基督教應該被當作伊斯蘭的新教派或對先知爾撒的一種新理解時,我們正把毯子蓋在基督是永生神子的這個閃光的真理上。一些支持極端本色化的人說,通過這樣做,他們將幫助穆斯林成為「信徒」,同時幫助避免因他信主可能產生的問題。我們能否接受為幫助新信徒避免逼迫-避免被踢出家門,而妥協真理?如果新信徒的社會支援系統在成為基督徒時分崩離析,為了讓他免於承擔沉重的經濟需求,我們是否可以鼓勵他接受「較輕鬆的」福音?我的回答是,不。我們不能為了幫助新信徒避免問題和逼迫而允許任何運動或對福音或基督教信仰的「較輕鬆的」解釋。
社區問題和家庭的逼迫只是我們接受基督時同時接受的新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難道耶穌沒有說「你們要紀念我從前對你們所說的話:『僕人不能大於主人。』他們若逼迫了我,也要逼迫你們」(約翰福音15:20)?改變我們所傳講的信息以幫助新信徒過更輕鬆的生活的任何努力,都背叛了基督的全備福音,包括他給的祝福和為他所受的苦。在聖經中也可以看出,我們無法無限期地逃避逼迫:「不但如此,凡立志在基督耶穌裡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提摩太後書3:12)。我們能和周圍的人和平生活是很好的,但如果我們妥協真理,認為我們可以幫助新信徒者通過改變那些影響福音的核心和本質的用詞來避免「不必要的」逼迫,那就有問題了!如果他們過著敬虔的生活並相信完整的真理,那麼聖經已經告訴我們了,他們將會受到逼迫!
不幸的是,局內人運動似乎也希望基督徒同工在宣教工場中免受面對穆斯林敵意的可能負擔。這種用於極端本色化的想法,只不過是努力調整我們的基督教信仰和改變我們的生活,目的是讓我們以一種較輕鬆版本的基督教在目標社區(即在宣教工場)中被接受。因此,一些同工的新做法,例如穿著某些服裝或在清真寺禱告,似乎只是在不改變核心信念的情況下適應外部行為。然而,事實是,這種做法就反映出與歷代以來的基督肢體(以及基督徒社群的行為)不同的內在身份。
此外,局內人運動顯然希望讓基督徒同工免於承擔在經濟和社會層面照顧新信徒的責任。當新信徒來到基督面前時,經驗表明他們將會在經濟和社會層面受苦。然而,同工(作為「極端本色化者」)讓他們「非基督徒化」,認為如果他們選擇成為「非本色化」的基督徒,這種做法很大程度上幫助他們避免可能面臨的社會和經濟挑戰。一些同工曾經難以在社會或經濟上照顧新信徒,或者聽說這些困難是阻止穆斯林來到基督面前的最大障礙之一,他們可能會對「本色化」有好感。它應該有助於同工和新信徒雙方避免面對家庭的鬥爭,並讓信徒免於因信基督而被趕出家園。雖然社會和經濟困難確實是妨礙穆斯林世界來信基督的障礙之一,但將福音當作「無痛的信息」,這不過是誤導!
在這一切中,我們不能忽視耶穌基督本身就是神,是道成肉身;說他是以肉身出現的神並不誇張!話雖如此,我必須承認,根據真正的伊斯蘭,如果一個人說基督是以肉身出現的神,基督是神,或神是基督,他就是褻瀆者和異教徒!根據古蘭經5章宴席章(Al Maeda)72節,我們知道「妄言真主就是麥西哈的人,他們肯定是異教徒/以物配主者。」伊斯蘭的核心信仰是神不是基督,而基督不是,也不可能是神!然而,我們如何能夠忠於我們信仰的這一主要信念,並認為我們不會妥協基督,神,三位一體,道成肉身,拯救和贖罪的信仰?這根本不可能!說一個人是基督徒穆斯林,或在基督裡的穆斯林信徒,本身就包含了相信和不相信基督神性的矛盾!就好像說:「這是一個非常矮又非常高的人!」這說不通的!
然而,我聽到一些同工認為本色化是直接應用保羅在哥林多前書7:17-20中所說的:
只要照主所分給各人的,和神所召各人的而行。我吩咐各教會都是這樣。有人已受割禮蒙召呢,就不要廢割禮;有人未受割禮蒙召呢,就不要受割禮。受割禮算不得甚麼,不受割禮也算不得甚麼,只要守神的誡命就是了。各人蒙召的時候是甚麼身分,仍要守住這身分。
這裡的問題是,保羅到底是在說保留猶太教的核心要素,還是針對一個成員信主提出關於其家庭結構層面的更廣泛的問題。我從上下文得到的回答是後者,而不是前者。若能理解保羅正在針對哥林多社區提出問題,這將告訴我們,他從來沒有試圖調整「信仰」,如極端本色化所做的那樣。這是在堅持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拒絕任何與之相矛盾的信仰的同時,努力協調「行為」以及「家庭成員」的關係。保羅主要是在教導不要與家人疏離,並幫助促進外邦人進入基督徒社區,而不是幫助他們遵守社區所持有的舊信仰,如極端本色化所做的那樣!
本色化最著名的論據之一也使用了哥林多前書9:19-22中保羅的話:
我雖是自由的,無人轄管;然而我甘心作了眾人的僕人,為要多得人。 向猶太人,我就作猶太人,為要得猶太人;向律法以下的人,我雖不在律法以下,還是作律法以下的人,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 向沒有律法的人,我就作沒有律法的人,為要得沒有律法的人;其實我在 神面前,不是沒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 向軟弱的人,我就作軟弱的人,為要得軟弱的人。向甚麼樣的人,我就作甚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
有人說這就是本色化,在他們的文化中變得像他們一樣。我要提出幾個問題就此回應:保羅在這裡說的是:信仰還是做法?當然,他說的是一種可以幫助他更接近當地人的做法!然而,保羅是否效仿哥林多異教徒的做法,通過通姦來尋求生育之神的美好祝福?沒有!他是否向這些神靈獻祭(他認為那是祭鬼,哥林多前書10:20)?沒有!他在他們的寺裡下拜了嗎?沒有!他提到的做法的目標是甚麼?他在哥林多前書9:22中明確指出:「總要救些人。」讓人得救恩是他的目標,也應該是我們的目標,以及我們在傳福音時對做法進行本色化的目標。
如果保羅為了他人的救恩而這樣做,為甚麼我們需要通過本色化我們的信仰並使其成為一種替代的混合信仰體系來進一步發展它,以便吸引更多的「信徒」呢?如果保羅從未在其他神的殿中敬拜,我們為甚麼要讓穆斯林在「真主安拉的寺」中敬拜基督呢?如果保羅從來沒有向其他神獻祭,他說那是祭鬼,我們為甚麼要接受穆斯林每天向「麥西哈」…一個他們不敢稱之為「神」的先知拜五功?
注
Jim Leffel, "Contextualization: Building Bridges to the Muslim Community: Xenos Christian Fellowship, accessed July 20, 2017, http://www.xenos.org/essa
參考文獻
Leffel, Jim. "Contextualization: Building Bridges to the Muslim Community." Xenos Christian Fellowship. http://www.xenos.orgiessays/contextualization-building-bridges-muslim-community.
這篇文章翻譯自WEAM ISKANDER的文章「Question marks on contextu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