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文章

263

1

​作者

Nehls

古蘭經的啟示過程

在討論古蘭經的來源前,我們得認真考慮以下幾個可能:

  1. 穆罕默德乃繼承聖經傳統的先知。(但若然的話,古蘭經就不會和聖經相矛盾了!)

  2. 穆罕默德因心理或秘術影響以至產生幻覺。

  3. 穆罕默德說謊(我們必須撇除這個可能,因有明顯證據顯示,他的確曾領受啟示)。

  4. 穆罕默德真的領受啟示,但來源與聖經不一樣,即是說,並非從耶和華領受的。

第1和第3點可以安全地排除,僅餘下兩個可能。

按文獻,仔細的讀者會發現,穆罕默德可能有秘術背境:

阿伊莎(Ayesha)說,希沙姆(Haresah-b-Hisham)曾問安拉的使者:降示怎樣臨到你呢?安拉使者說:它臨到我的時候,有時像一串鈴聲,這最困擾我,鈴聲止住時,我就想起所聽見的話;有時是天神以人的形象顯示,對我說話,我記得他所說的。阿伊莎說:我記得一次先知領受降示時的情景,那天很冷,降示來了,完結時先知竟然渾身被汗濕透。
奧巴達(Obadah-b-Swamet)說,當降示臨到先知時,他極度不安,面容扭曲。

-《眾燈之龕》(Mishkat)卷四,頁259。

『[收集傳統的]穆斯林提到以下的故事:「啟示降下來時,先知深感不安,連面容都變了。」

伊本‧易斯哈格(Ibn Ishaq)說,啟示第一次降示之前,穆罕默德的朋友還以為他受惡眼所害,以後每當有啟示時,他也一樣不適。傳統收集者也常提到先知這個特別的怪病。Ali Halabi在土耳其文著作Insanu'l Uyun裡提到,許多人說穆罕默德的母親阿敏娜(Aminah)因兒子受惡眼所害,曾用咒語治好他。另Amr ibn Sharhabil的權威著作提到,穆罕默德曾對赫蒂徹說:「我一個人的時候,聽見有聲音喊:穆罕默德啊!穆罕默德啊!」按傳統,他當時曾認為「恐怕我會變成術士,或人們會稱我是精靈的門徒」;又說,「恐怕有狂病在我裡面(或被鬼附)」。降示來臨時,穆罕默德全身抽搐,雙眼反白,昏倒過去,面上(口吐?)白沫,像幼駱駝一樣嘶叫。阿布‧胡萊賴(Abu Hurairah)曾說:「提起真主的使者,當啟示臨到他時,誰也不能令他睜開眼睛,直至啟示完結為止。」又有傳統說:「他會渾身不安,面上有沫,閉上眼睛,有時像幼駱駝一樣嘶叫。」歐默爾‧伊本‧哈塔卜(Umar ibnu'l Khattab)說:當啟示臨到真主使者時,他的臉附近有像蜂鳴的聲音

土耳其語著作Mira'at i Kainat也說:「啟示降臨時,若是威脅或警告信息,會帶著一串鈴聲,很嚇人的…阿布‧胡萊賴也說,當啟示臨到使者,他們會用鳳仙花替他洗頭,因為他通常會頭痛。」

'Alt Halabi的土耳其文著作Insanu'l Uyun提到,栽德‧伊本‧薩比特(Zaid ibn Thabit)曾說:「啟示降臨先知身上時,他變得很重。一次他的腿放在我的腿上,啊那真重的,再沒有誰的腿像真主使者的那麼重。」有時候,啟示來臨時他正在騎駱駝,駱駝就顫抖起來,快要倒下似的,而且通常牠會跪下來…先知領受降示時,他好像靈魂出竅似的,人都昏過去,中毒似的。』

-C. G. Pfander D. D.,「Mizanu'l Haqq」,345-356頁

「以下是先知首次領受啟示的情形。

聖先知領受一等的啟示,他首次有如此經歷,乃在希拉洞裡透過大天神吉卜利里領受的,現在希拉山已改稱光明山,就在麥加城外東北方向三里遠,事發時值伊斯蘭曆前13年齋月周一(公元610年7、8月間)。先知第一次領受降示之前做了異夢,聽見聲音和喊聲,當時他身處光明山,他常在那裡冥想,虔誠敬拜。」

-《眾燈之龕》卷四,頁354-注釋

《先知生平》(Siratu'l Rasul)有如下記載:

『當真主尊榮先知、予他使命,向他僕人顯示仁慈的那天晚上,吉卜利里給他帶來真主的命令。真主的門徒說:當時我正睡覺,忽然有寫了字的錦鍛蓋下來,有聲音說:「讀它!」我說:「我該讀甚麼呢?」他用力按著我,我以為自己要死了,然後他放開我,再說:「讀它!」我說:「我該讀甚麼呢?」他再次用力按著我,我又以為自己要死了,他再次放開我,說:「讀它!」我說:「我該讀甚麼呢?」他第三次按著我,我以為自己要死了,他再三說:「讀它!」我說:「我該怎樣讀呢?」我這樣說,只希望他不再用力按著我,他說:「奉真主之名而讀,就是那位創造的主,以凝血創造人的主。讀它!你的主是至仁的,他用筆以教,教導人所不知之事。」(參古蘭經96)
於是我讀了,他就離我而去。我自夢中醒來,那些字句竟了然於心。』

-《先知生平》152-153節

論到所領受啟示之源頭,在我們看來,其理據是頗奇怪的:

『來自祖貝爾(al-Zubayr)家族的自由人易司馬儀‧阿布‧哈金(Ismail b. Abu Hakim)曾告訴我,據赫蒂徹說,她曾對真主的使者說:「我的侄兒,使者來的時候,可以告訴我嗎?」他說可以。有一天吉卜利里來了,使者對赫蒂徹說:「吉卜利里剛來找我。」「我的侄兒,快起來,」她說:「坐在我的左腿上。」他如言做了,她說:「你仍看見他嗎?」他說:「看見。」她說:「現在坐在我的右腿上。」他也如言做了,她說:「你還看見他嗎?」他說能。她再叫他坐在她雙腿上,又問他,能否看見吉卜利里,他說能。最後她揭開頭巾,叫使者坐在她腿上,再問:「你仍能看見他嗎?」這次他說:「看不見了。」她說:「我的侄兒啊,你要歡喜,奉真主之名,這真是天神,不是撒旦。」
我將這故事告訴阿卜杜拉‧本‧哈桑(Abdullah b. Hasan),他說:這個赫蒂徹說的傳統,我也聽母親、就是胡賽因(Husayn)的女兒法蒂瑪(Fatima)說過,我聽過的版本是,當赫蒂徹叫使者與她同襟,吉卜利里就離開了,她就對真主使者說:「這真是天神,不是撒旦。」』

-《先知生平》154節

以下由Sahih Muslim收集的傳統,真的能證明穆罕默德的啟示來自真主,並且啟示懷有這樣的目的嗎?

『阿伊莎說,一次薩烏德(Sauda) (願安拉賜福她)出去(到田裡),以回應自然的呼喚,當時已命令婦女戴頭巾的了。她身體比較粗壯,比一般女子要高,她很難藏起來叫熟人看不見她。歐麥爾(Umar B. Khattab)看見她,就說:「薩烏德,奉安拉之名,你藏不起來,我們看見你啦。所以出外的時候你應該謹慎。」據她(阿伊莎)說,薩烏德回來時,正巧安拉使者(願他平安)在我家吃晚飯,他手裡拿著一塊骨頭。她(薩烏德)進來就說,安拉使者啊,我剛才出去,歐麥爾對我這樣說。她(阿伊莎)說,這時候使者領受降示了,完了後,骨頭仍在他手中,他沒有丟掉,使者說:「降示說,你有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出去。」』

-《穆斯林聖訓》卷三,頁1186

讀這類聖訓,會漸漸看出箇中原委。對秘術稍有認識的人都知道,若干現象即通靈之徵兆,諸如童年時看見神秘境像、做白日夢、聽見聲音或喊聲、夜半冥想、入定時不斷流汗、完全昏厥、聽見鈴聲等,都是常見的秘術現象,當事人「像中毒一樣」可是明顯徵兆,深深入定者就是這模樣。(本文其中一位作者曾幾次目睹這種情況。)

另一種徵兆,是當時人有自殺傾向:

「降示完了。布哈里補充:先知為所降示我們的深感哀傷,甚至連續幾天清晨走出去,想到山裡去了結生命。他打算走上高山,從那裡跳下去。」 -《眾燈之龕》卷四,頁358 由於所有這些事,難怪穆罕默德那麼討厭十字架了先知極度精神緊張,怕黑,晚上進房子裡,燈沒點亮他絕不會坐下來;瓦吉迪(Al-Wakidi)補充說,他很討厭任何十字架形狀的東西,一旦發現房子裡某件東西有這種圖案,一定要摔破。

-Sir William Muir,The Life of Mohammed,200頁

阿布·胡萊賴敘述,安拉的使者(願他平安)曾說:奉掌管我生命之主的名,麥爾彥的兒子(願他平安)將降臨你們中間,作為判官,他要折斷一切十字架、殺死豬,廢除丁稅,使財富湧流,沒有人能抵擋得住。

-《穆斯林聖訓》卷一,頁92

注289解釋:「十字架是基督教符號,穆罕默德到來後,耶穌將打破這個符號。伊斯蘭才是安拉的宗教,他不會接受其他宗教。」

撒旦經節

另值得一提的奇事,乃有一節經文(aya,跡象)降示,竟與異教公然妥協:

你們看見拉特和歐薩,以及排行第三,也是最次的[女神]默那嗎?他們確實是至尊的婦女(處女,gharaniq),應該盼望他們的代求。
-古蘭經53:19-20,原文與中譯有別,此處按原英文稿直譯。

先知說出這節經文時,正當不信道者-拜多神者-圍繞喀爾巴天房尊崇其偶像之時!異教徒因聽到這節經文,就開始改皈伊斯蘭。迫害結束的消息很快傳開,遠達依索匹亞,難民開始回歸。傳統說,為安拉給穆罕默德傳信息的天使吉卜利里(被視為真主的精神)降臨,對他說:「穆罕默德,你幹了甚麼事情?你給這些人念誦經節,並非我從安拉那裡帶來的,你竟然說是安拉說的!」結果,後半節經文遭刪掉,稱為「撒旦經節」。故事為拉薩迪(Salman Rushdie)提供靈感,寫成《撒旦的詩篇》。

留意事項:
關於這本書,我們認為必須鄭重提醒讀者要小心。不幸地,好些基督徒建議將《撒旦的詩篇》譯成各國語言,廣泛宣傳,以反駁伊斯蘭;這種建議乃因對拉薩迪此暢銷作品完全無知。基督徒若有機會親身一讀,自會發現此著作極盡褻瀆、嘲弄之能事,內容大不敬,任何委身的基督徒不應與之站在同一陣線;此書不過是作者對其伊斯蘭承傳的一種諷刺和個人報復。身為耶穌基督的門徒,我們應以愛傳揚祂,不應污蔑別人的信仰。

穆斯林護教家嘗試解釋「撒旦經節」一事,說穆罕默德太在乎百姓了,以至受騙聽從了撒旦,沒有聽從安拉。(泰伯里言,參Premises and Principles of Muslim Evangelism,24-25頁。)

古蘭經之編彙

《眾燈之龕》言: 關於古蘭經編彙成書。聖先知在世時,並沒有一部完整的古蘭經寫下來,因為經書乃歷二十三年逐漸降示的,所以這不可能。先知在世時,經文逐段寫在泥版上、羊皮上、紙上、葉上、獸皮上。聖者離世後,歐默爾才第一次在首任哈里發阿布‧白克爾面前提起編書的事,最初,這位年長的哈里發不想做先知都不曾做之事,但後來考慮到此繁重工作乃當行之事,就同意了。他命歐默爾與其女兒哈芙莎(先知遺孀)一起編彙;當時大眾手裡還沒有完整的古蘭經。

-《眾燈之龕》卷三,頁664

『栽德(Zaid' b' Sabed)說:亞瑪瑪(Yamamah)戰士殉道後,阿布‧白克爾召見我,當時歐默爾在他身邊。阿布‧白克爾說:歐默爾,上前來。他說:在亞瑪瑪之役殉道者裡,有不少能記誦古蘭經的,各處能背經的人身故者愈多,恐怕經文就失傳了。所以我命你們傳諭令,收集古蘭經。我對歐默爾說:安拉使者都不曾做之事,我們怎能做呢?但歐默爾重覆命令,直至安拉開廣我心懷,我就同意了,認為這乃當行之事。栽德說,阿布‧白克爾說:你是聰明的年青人,曾為安拉使者寫下降示,我必相信你。現在去收集古蘭經吧。他說:奉安拉之名,你命我移山,也比命我收集古蘭經輕省。我說:安拉使者都不曾做之事,你怎麼能做呢?他說:奉安拉之名,這是好事。阿布‧白克爾不斷重覆此命令,直至安拉開廣我心懷,正如他開廣阿布‧白克爾和歐默爾的心懷。於是我開始收集經文,將寫上經句的椰棗樹葉、白石都收集過來,請會背經的人背出來,直至我在阿布‧胡賽瑪(Abu Huzaimah al-Ansari)那裡,收集到〈懺悔〉篇最部分(古蘭經9:128-129),我只從他那裡收集到此句:「你們本族中的使者確已來教化你們了,他不忍心你們受痛苦,他渴望你們得正道。」所編彙書卷一直在阿布‧白克爾那裡,他離世後就在歐默爾那裡,後來在他女兒哈芙莎手中。』

-《眾燈之龕》卷三,頁706-707

但哈芙莎所有的這個版本,是否對穆斯林的生活有任何角色,這實在值得商榷,因當時有其他更流行的版本。

《眾燈之龕》裡面的摘由如此繼續:

「到奧斯曼(Osman)任哈里發時,他命栽德、阿卜杜拉(Abdullah-b-Zubair)、薩德(Sa'd-b-alA's),和阿布杜爾(Abdur Rahman)檢視[古蘭經]其他來源版本,以檢查哈芙莎所持版本的準確度。他們找來當時穆斯林世界流行的好幾個版本,這些版本與哈芙莎的版本幾乎一模一樣地相似,這個版本給完好保存下來,至今歷一千四百年,所用版本仍與當時一樣。」

-《眾燈之龕》卷三,頁664

以下我們會看見,這說法與事實不符;又或者說,這只是個浪漫化了的理想。

奧斯曼修訂古蘭經

此後,穆斯林因為(禱告時)所背誦經文分歧引起爭論,奧斯曼即下令「按古萊什方言」修訂經書,稱為奧斯曼版本,亦即今日官方版本。

對此,《眾燈之龕》如此記述:

「阿納斯‧本‧馬立克(Anas-b-Malek)說:奧斯曼聯同伊拉克人對抗敘利亞人征討亞美尼亞及亞塞拜疆之際,胡賽法(Huzaifah-b-Yaman)前來見哈里發,因為穆斯林誦古蘭經之分歧令他擔憂。胡賽法對奧斯曼說:忠勇的元帥啊,在百姓像猶太人和基督徒般對經書有分歧前,請使他們走正道。於是奧斯曼傳哈芙莎說:請將編彙經文給我們,讓我們謄錄幾份後歸還。哈芙莎就將經書給了奧斯曼。他吩咐栽德、阿卜杜拉(Abdullah b-Zubair)、薩德(Sayeed-b-A's)及阿卜杜拉‧本‧哈萊(Abdullah b-Hares-B-Hisham)謄寫幾本,並對三名古萊什人說:遇上有問題的經節,若你們與栽德意見相左,就用古萊什方言寫吧,因為經書是用這種語言降示的。他們遵命,謄錄了幾本經書,奧斯曼將原稿歸還哈芙莎,再將謄稿送往各地,並下令其他版本的經書一律燒毀。

-《眾燈之龕》卷三,頁708

可惜這最末一句話只輕輕帶過,並未反映出奧斯曼版本編成之前其他版本的眾多相異的內容。Arthur Jeffery逾三百頁的著作《古蘭經文本歷史資料》(Materials for the History of the Text of the Quran)就列出所知的、在奧斯曼治下遭銷毀的古本歧義讀法,幸運的是,其中很多保留在神學著作內,經作者回復面貌。以下為作者評論:

哈芙莎版本的材料明顯與奧斯曼版本有別,所以馬爾曼(Marwan)那麼想毀掉它。故事提到,馬爾曼任麥地那總督時傳諭哈芙莎索取其經書,欲毀之,但哈芙莎拒絕。她死後,馬爾曼協助籌備喪禮,並再三要求哈芙莎的兄弟阿卜杜拉‧本‧歐默爾(Abdallah b. Umar)交出經書,終於他交出來,經書給毀掉。 阿卜杜拉說,這個版本一旦傳出去,奧斯曼要消除的歧義讀法大概會捲土重來。

Materials for the History of Text of the Quran

這篇文章翻譯自在線文章「The Books of Islam, The Qur’an」的部份

http://answering-islam.org/Nehls/tt1/tt4.html#p1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