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1330
1
作者
麥加和麥地那的毀滅:瓦哈比伊斯蘭如何像塔利班摧毀巴米揚大佛一樣,因害怕偶像崇拜而夷平古代建築
麥加和麥地那的毀滅:瓦哈比伊斯蘭如何像塔利班摧毀巴米揚大佛一樣,因害怕偶像崇拜而夷平古代建築
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兒和他的四位「最偉大的同伴」最初建立了著名的「七座清真寺」,其中五座已被拆除,它們是:阿布·伯克爾清真寺(Masjid Abu Bakr)、薩爾曼·法爾西清真寺(Masjid Salman al-Farsi)、歐麥爾·伊本·哈塔卜清真寺(Masjid Umar ibn al-Khattab)、賽義達·法蒂瑪·賓特·拉蘇利拉清真寺(Masjid Sayyida Fatima bint Rasulillah)和阿里·伊本·阿比·塔利卜清真寺(Masjid Ali ibn Abi Talib)。
2024年7月24日
什拉達·潘迪(Shraddha Pandey)(https://www.opindia.com/author/shraddha27/)

麥加克爾白(Ka'ba)周圍的建築(圖片:伊斯蘭遺產研究基金會)(Islamic Heritage Research Foundation)
沙特阿拉伯是一個中東國家,擁有伊斯蘭最神聖的聖地-麥加和麥地那。這個國家吸引著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穆斯 林前來朝覲。眾所周知,伊斯蘭鄙視偶像崇拜,但沒有人像瓦哈比(Wahabis)和沙特(Saud)家族那樣狂熱地反對偶像崇拜。沙特政府和瓦哈比家族過去僅僅因為擔心沙特阿拉伯的某些伊斯蘭遺址會助長偶像崇拜,就將這些遺址夷為平地或改變其用途。
在深入探討多年來歷史建築是如何被摧毀以防止宣揚「偶像崇拜」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瓦哈比派和沙特王室。
瓦哈比派是遜尼派伊斯蘭中最保守的教派。這個被稱為瓦哈比主義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分支由穆罕默德·伊本·阿卜杜勒·瓦哈比(Muhammad ibn Abd al-Wahab)於18世紀創立。瓦哈比教派努力「回歸」先知穆罕默德實踐和傳播的「純正」伊斯蘭。瓦哈比教派強調嚴格的一神論,堅決反對偶像崇拜等做法,因為這是「以物配主(shirk)」(罪),包括對聖人/蘇菲的崇拜和使用宗教遺物等。
穆罕默德·伊本·阿卜杜勒·瓦哈比曾在迪里耶(Diriyah)避難,迪里耶是位於現代利雅德(Riyadh)郊區的一個綠洲小鎮。迪里耶由來自沙特的酋長穆罕默德·伊本·沙特(Muhammad ibn Saud)統治。在瓦哈比被趕出麥加和麥地那所在的赫賈茲(Hejaz)後,沙特不僅為他提供了避難所,還在1744年與他 簽訂了一份協議。這一「瓦哈比-沙特條約」標誌著第一個沙特國家的開始,穆罕默德·伊本·沙特成為埃米爾(Emir),而瓦哈比則獲得了「伊瑪目」的稱號。
為了鞏固協議,伊本·沙特的長子娶了瓦哈比的女兒,沙特公開接受了瓦哈比主義。瓦哈比清教徒式的伊斯蘭極力反對宗教創新(比達)(bidaa),並力主廢除蘇菲儀式和聖人崇拜等傳統。他們在征服納傑德(Najd)以外的地區時,拆毀了多個什葉派聖地。瓦哈比使用侮辱性的「拉菲達(Rafida)」(拒絕者)來劃分什葉派,這種做法一直持續到二十一世紀。
瓦哈比主義的激進思想導致沙特的一些文物古跡遭到系統性破壞。瓦哈比教派認為,保護這些地方會導致偶像崇拜,而根據他們對伊斯蘭的理解,偶像崇拜是被禁止的。因此,許多歷史和宗教建築被夷為平地,以禁止與他們僵化的一神論觀點相悖的任何形式的崇拜或朝聖。
卡爾巴拉侯賽因·伊本·阿里墓被毀
1802 年, 薩烏德·本·阿卜杜勒·阿齊茲(Saud bin Abdul-Aziz)率領(https://www.citiesfromsalt.com/blog/the-destruction-of-mecca-and-medinas-historic-landscapes)的瓦哈比部隊進攻了奧斯曼帝國(Ottoman Empire)統治下的卡爾巴拉(Karbala)城。卡爾巴拉至今仍是什葉派的聖地。在迪里耶戰役中,阿卜杜勒·阿齊茲領導的軍隊摧毀了侯賽因·伊本·阿里(Husayn ibn Ali)的陵墓,殺害了數千什葉派居民,並掠奪了整個城市。瓦哈比教派在穆哈拉姆(Muharram)月來臨之前對兩千至五千什葉派進行了大屠殺。
雖然卡爾巴拉位於現代的伊拉克,但瓦哈比-沙特人對這一什葉派尊崇之地的攻擊卻讓人了解到瓦哈比人的狂熱心態。瓦哈比教派認為,說情[shafa'ah](即通過穆斯林聖人向真主求情)、在墳墓上搭建建築物、朝聖(ziyarah)和 tawassul(可用於接近真主的方法)等儀式都是「以物配主」(shirk,多神教/偶像崇拜)的表現,並強烈反對這些儀式。
到1806年,瓦哈比派佔領了麥地那城,並對他們擔心會助長偶像崇拜的建築進行了大規模的破壞。瓦哈比軍隊夷平了賈納特·巴奇(Jannat-al Baqi)墓園內外的所有圓頂和建築。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墓地,而 是赫賈茲麥地那的第一個伊斯蘭墓地。他們還摧毀了法蒂瑪·扎赫拉清真寺、馬納拉坦清真寺和塔納亞古堡(Qubbat' al-Thanaya)以及其他具有伊斯蘭意義的建築。

巴奇墓地近照(圖源:Al Arabiya)
1816年,埃及的瓦利·穆罕默德·阿里·帕夏(Wali Muhammad Ali Pasha)之子圖孫·帕夏(Tusun Pasha)率領奧斯曼軍隊攻打迪里耶埃米爾阿卜杜拉·本·穆罕默德·本·沙特(Abdullah bin Muhammad bin Saud),圖孫·帕夏死後,1818年,蘇丹馬哈茂德二世(Sultan Mahmoud II)領導的奧斯曼哈里發決定討伐瓦哈比派。為此,圖孫·帕夏的兒子易卜拉欣·帕夏(Ibrahim Pasha)率領軍隊來到迪里耶,大敗瓦哈比派,收復了麥加和麥地那。至此,第一個沙特國家統治結束。此後,奧斯曼人對清真寺進行了大規模修繕。他們還在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兒法蒂瑪·扎赫拉(Fatima al-Zahra)、宰努爾·阿比丁('Ali bin al-Hussain)、穆罕默德·伊本·阿里·巴吉爾(Muhammad ibn 'Ali al-Baqir)和賈法爾·薩迪克(Ja'far al-Sadiq)的墓地上修建了一個圓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