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1321
1
作者
Le Muséon
亞伯拉罕與麥加聖地以及前伊斯蘭時期和早期伊斯蘭朝覲的聯繫
亞伯拉罕與麥加聖地以及前伊斯蘭時期和早期伊斯蘭朝覲的聯繫
魯文·費爾斯通(Reuven Firestone)
1991 年,Le Muséon
...
這些結論來自對注釋文獻的分析。古蘭經22:26-27似乎描繪了真主指示亞伯拉罕(易卜拉欣)號召人類朝覲的情景,但我們仍然面臨這個問題。如果在古蘭經中將亞伯拉罕(易卜拉欣)與朝覲明確聯繫起來,那麼前面的注釋文獻分析就會受到質疑。然而,仔細閱讀古蘭經文本很快就會發現,亞伯拉罕(易卜拉欣)與朝覲的關係並不明確。
我對阿拉伯文經文的翻譯如下:
你要記住,我把亞伯拉罕(易卜拉欣)安置在房屋的所在地。所以不要把任何事物與我聯繫在一起,你應當為環繞我的房屋、站在我的房屋前[祈禱]、鞠躬和跪拜的人潔淨我的房屋。在人類中宣告朝覲!他們將從[世界的]各個角落騎著各種駿騎徒步來到你這裡(古蘭經22:26-27)。
「26 當時我曾為易卜拉欣指定天房的地址,我說:「你不要以任何物配我,你應當為環行者、立正者、鞠躬者和叩頭者,打掃我的房屋。 27 你應當在眾人中宣告朝覲,他們就從遠道或徒步或乘著瘦駝,到你這裏來,」(古蘭經22:26-27,馬堅譯本,與上述有不符)
大多數注釋家認為,古蘭經22:26後半部分從「所以不要把任何事物與我聯繫在一起(你不要以任何物配我)」(an la tushrik bi shay ‘an)開始,一直到古蘭經22:27,都是針對亞伯拉罕(易卜拉欣)的。[1] 然而,古蘭經22:26的句法,以及使用帶祈使語氣的詞’an(第二人稱- an la tushrik),表明這兩節經文完全是針對穆罕默德的。在這裡,動詞的祈使形式出現在一個動詞鏈中,所有的動詞都是對同一個人說的:la tushrik … watahhir … wa ‘adhdhin。事實上,整段經文都是針對穆罕默德的,他是原始降示的知情者,而亞伯拉罕(易卜拉欣)則是第三人稱。古蘭經中用不可定論的名詞(wa) ‘idh引入一節經文的慣例,總是被理解為udhkur ma kana,意思是《要記住所發生的事情》,所以這一節經文是向穆罕默德講述的。[2] 向穆罕默德引述亞伯拉罕(易卜拉欣)按照真主的旨意建立克爾白天房是為了強調下面一句話的重要性:「所以不要把任何事物與我聯繫在一起(你不要以任何物配我)」。這裡提到亞伯拉罕(易卜拉欣)與克爾白天房的創建有關,是因為這在伊斯蘭之前的麥加是眾所周知的。提到亞伯拉罕(易卜拉欣)是為了向穆罕默德強調克爾白天房最初作為獨一真主聖地的純潔狀態,隨後又命令穆罕默德不要把任何其他神靈與真主聯繫在一起,並潔淨原本一神論的聖地,使其免受放置在那裡的許多偶像的敗壞。穆罕默德才是宣示到克爾白天房朝覲責任的人。
哈桑(al-Hasan)和賈巴伊(al-Jaba'i)推測,宣佈朝覲命令的人是穆罕默德而不是亞伯拉罕(易卜拉欣),盡管他們的解釋並不常見。[3] 除了這節經文,古蘭經從未將亞伯拉罕(易卜拉欣)與朝覲或朝覲儀式聯繫在一起,這一事實可能支持了他們這個少數的觀點。[4] 前文對注釋文獻的分析也證實了這一觀點。總之,古蘭經和注釋文獻將亞伯拉罕(易卜拉欣)與麥加聖地聯繫在一起的做法可追溯到伊斯蘭以前。然而,亞伯拉罕(易卜拉欣)與朝覲的聯繫是伊斯蘭的創新,這在伊斯蘭以前的時代是不為人知的。
魯文·費爾斯通
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
文學院(College of Liberal Arts)
聯邦大道(Commonwealth Avenue)718 號
麻塞諸塞州(Massachusetts)(Boston)波士頓 02215
美國
[1] Al-Tabari, Commentary. 17:143-145; Al-Qummi 2:83; Al-Tabarsi 4:97; Ibn Kathir, Commentary, 3 :215-216等。事實上,為了明確這一點,大多數英文版本的古蘭經對這節經文的表述都與我的版本不同。尤素福·阿里(Yusuf Ali)已被引用。M. M. 皮克索爾(Pickthall)的譯文: <當我為亞伯拉罕(易卜拉欣)準備(聖)殿(房屋)的地方時,我說:『你不要以任何物配我...我向人類宣佈朝覲>。』A. J.阿貝里(Arberry):<當我為亞伯拉罕(易卜拉欣)確定聖殿(房屋)的位置時,我說:『你不要把任何事物與我聯繫在一起。你要潔淨我的房屋...並在人中宣揚朝覲...』>。
[2] J. 彭里斯(Penrice),《古蘭經詞典和詞彙(Dictionary and Glossary of the Koran)》,劍橋,1970 年,第 4 頁。
[3] Al-Tabarsi 4:97 s. v. Q. 22:27 穆罕默德·阿薩德(Muhammad Asad)在其對古蘭經22:27的英文釋義中遵循了這一觀點(《古蘭經的信息(The Message of the Qur’an)》,直布羅陀,1980 年,第 509 頁)。
[4] 伊斯蘭注釋學有時將古蘭經2:128理解為朝覲的站。然而,在古蘭經的上下文中,這節經文描繪的是亞伯拉罕(易卜拉欣)祈求真主使他和他的子孫虔誠,並教導他們正確的禮拜方式(泛指-並非特指朝覲)。注釋者將該詞解讀為「神聖的儀式」或「禮拜場所」。我們的主啊,求使我們和我們的後裔順從你的旨意。讓我們看看我們的儀式的場所,向我們轉過來,因為你是至宥的,至慈的。
「我們的主啊!求你使我們變成你的兩個順民,並從我們的後裔中造成歸順你的民族,求你昭示我們朝覲的儀式,求你恕宥我們,你確是至宥的,確是至慈的。」(古蘭經2:128,馬堅譯本,與上述有不符)
這篇文章翻譯自Reuven Firestone的在線文章「Abraham's Association with the Meccan Sanctuary and the Pilgrimage in the Pre-Islamic and Early Islamic Periods」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