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1244
1
作者
連結神的子民的黃金鏈條:五旬節以來活躍的阿拉伯基督徒
三位歷史上重要的阿拉伯神學家展示了如何向穆斯林解釋三位一體,並提醒現代基督徒不要從奥古斯丁直接跳到歐洲宗教改革。
瓦吉赫·米哈伊爾(WAGEEH MIKHAIL)
2023年10月4日

Image: WikiMedia Commons / Edits by CT
大馬士革的約翰
阿拉伯人是何時成為基督徒的?
當 我訪問美國並介紹自己是一所神學院教授時,經常會有人非常禮貌地問我從伊斯蘭皈依(基督教)的情況。作為一名阿拉伯人,他們以為我曾經也一定是一名穆斯林。
我禮貌但嚴肅而心酸地回答說,我從五旬節那天起就是基督徒了。
使徒行傳詳細記載了那一刻阿拉伯人是如何與其他幾個民族一起接受聖靈的。離開耶路撒冷後,他們回到各自不同的家鄉傳揚福音。
盡管伊斯蘭軍隊在公元7世紀征服了現代中東地區,但基督徒繼續在穆斯林社會中佔據著重要地位-盡管經歷著遭受嚴重迫害的時期。
在伊斯蘭興起之初,阿拉伯基督徒根據對耶穌本質的不同理解,分成了三個單獨不同的信仰派別:
迦克墩(信經)派(Chalcedonian)基督徒認為,基督在他的一個位格中將他的神性和人性合二為一。這些基督徒被貶稱為「默基特派」(Melkites)-源自阿拉伯語中的「國王」一詞-因為他們受到拜占庭皇帝的寵信。
東正教(Eastern Orthodox)教會,包括埃及的科普特教會(Copts)和敘利亞西部的基督徒,不是迦克墩派。他們被貶稱為「雅各派」(Jacobites),他們的命名取自於創始人修道士雅各·巴拉代斯(Jacob Baradaeus)(公元578年),他們的神學認為耶穌既有人性又有神性,但兩者合二為一,成為一性,並非二性。
東敘利亞人(Eastern Syrians)也不是迦克墩派,但他們否認「天主之母」(Theotokos)【誕神女】一詞,拒絕將馬利亞(Mary)稱呼為「神之母」。他們的侮辱性稱呼是「聶斯托利派」(Nestorian)【景教】。
近代以來,這些教會都各自開展了大量的教會間對話,以化解神學上的分歧。但在多個世紀前,征服者穆斯林將這三種教會夷為平地,並將他們稱為「奈薩拉」(al-Nasara)【拿撒勒】。
如今,大多數阿拉伯基督徒都拒絕接受這個詞,尤其是伊斯蘭國(ISIS)和其他極端分子都使用這個詞。但它的阿拉伯語詞根很可能來自使徒行傳24:5的敘利亞文譯本,在該譯本中,耶穌的追隨者被稱為「拿撒勒人」(Nazarene)教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