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1054
4
作者
Mike Urton
通過教會與傳教士的合作向美國的未得之民群體傳教:一項建議
邁克·厄頓(Mike Urton)
2021, Vol XXXII, No 2
Seedbed Journal
邁克·厄頓牧師是美國福音派自由教會(EFCA)的移民傳教部(Immigrant Mission)主任。他擁有牧師博士學位(DMin),在芝加哥的穆斯林和有穆斯林背景的信徒中服事了十九年。他是《耶穌之旅:與穆斯林建立以基督為中心的 友誼》(Journey to Jesus: Building Christ-centered Friendships with Muslims)(https://www.amazon.com/Journey-Jesus-Building-Christ-Centered-Friendships/dp/1414394039)(2014年,丁道爾出版社)一書的合著者。他還為美國福音派自由教會全民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nG1OPbKz2614nAAiWmeuQ/videos)管理和創作內容,該頻道旨在裝備基督徒,使他們能夠理解和接觸構成我們所生活的全球化世界的各種不同人群、環境和信仰。
根據約書亞專案(Joshua Project)的統計,美國共有521個不同的民族群體。其中97個群體來自世界上最少福音傳播的地區(約書亞專案2021年)。這無疑是保羅在使徒行傳17:26-27中教導的現代範例:「他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們尋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他離我們各人不遠」。
在我居住的芝加哥西郊,一條主幹道兩旁有許多餐館和商店,提供來自印度、巴基斯坦、中東各地和中國的傳統美食和服裝。一個穆斯林網站列出了我所在的縣裡有29座不同的清真寺(Salatomatic 2021),這甚至還沒有考慮到印度教、佛教和錫克 教寺廟也把伊利諾州的這一地區當作「家」。
根據《使徒行傳》第17章,美國未得之民群體(UPGs)的激增顯然是神的設計。1美國的地方教會擁有向未得之民群體的鄰居傳福音,從而向「地極」傳福音的絕佳機會。雖然這是一個令人著迷的機會,但美國基督徒必須得到裝備才能利用這個機會。培訓研討會可能是其中的一部分,但僅靠這些還不足以讓全國各地的未得之民群體都參與進來。本文概述了通過當地教會向美國的未得之民群體傳福音的基本策略,並舉例說明了美國福音派自由教會(Evangelical Free Church of America)(EFCA)移民傳教部(Immigrant Mission)(IM)希望如何實施這一策略。這一策略包括將從海外歸來的傳教士部署到當地教會,在社區中開展並維持對未得之民群體的外展活動。
經驗豐富的傳教士在向未得之民群體傳福音中的作用
最近進行了一項研究,重點是芝加哥地區與社區穆斯林建立關係的七個福音派教會(Urton 2021)。這些教會與穆斯林建立關係的時間長短不一,從三個月到十二年不等。他們採用多種方式與穆斯林鄰居建立聯繫,包括英語作為第二語言(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ESL)課程、信仰間對話、聖經研究、野餐、節日聚餐,以及在紐西蘭清真寺大屠殺等悲劇發生時聲援穆斯林。這些事工加深了穆斯林與基督徒之間的關係,促進了社區服務的共同 努力,增強了穆斯林對基督的好奇心和開放性,使基督徒有能力有效地與穆斯林接觸,在某些情況下,穆斯林成為了耶穌的追隨者。
這項研究的一個發現是,在發起和維持這些事工的九位領導者中,有五位曾在穆斯林中服事的海外傳教士,一位曾在穆斯林國家的人道主義組織工作,還有一位是第一代移民。此外,在接受採訪的12名志願者中,有8人曾在海外和美國本土有過跨文化事工經驗(Urton 2021, 193)。
「富有成效的實踐研究」(Fruitful Practice Research)在其研究「北美穆斯林僑民事工的富有成效的實踐:混合方法研究」(Fruitful Practices in Ministry to the North American Muslim Diaspora: A Mixed-Methods Study)(Kronk et al.) 研究人員採訪了18名在北美生活期間成為基督徒的前穆斯林。研究表明,穆斯林歸信基督的兩個最主要原因是在當地福音教會的經歷和與基督徒朋友的關係。此外,在這項研究的173名參與者中,有四分之三是在「『西方』、非穆斯林背景的皈依者教會」(2017,9)中與伊斯蘭皈依者合作的。由於本研究的大多數參與者都有某種形式的長期或短期海外經歷,作者得出以下結論:
當地教會和事工若能邀請那些曾在穆斯林占多數的海外環境中長期事奉的人提供服務,將會大有裨益。在這些環境中積累起來的技能、資源和方法,即使在北美非穆斯林占多數的環境中,也會產生不同的果效。這既可以是作為工人,也可以是作為顧問,幫助那些缺乏廣泛穆斯林事工經驗的人輔導和提升技能。(2017, 13)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從策略的角度思考和行動,返回北美故鄉的工人是向穆斯林移民傳福音的強大人力資源。
策略:教會與傳教士建立夥伴關係,向未得之民群體傳教
當傳教領袖和實地工作者考慮如何向來到美國和加拿大的最少受福音者傳福音時,這些發現對他們有重要的影響。有時,由於安全、健康、家庭或其他因素,傳教士會出於各種原因離開他們的禾場,有的是自願,有的是被迫。回國的傳教士仍然可以在向未得之民傳福音方面發揮作用,傳教領袖可以積極主動地重新部署離開海外任務、返回家鄉的實地工作者。他們可以與當地教會的合作夥伴一起,考慮制定一份有興趣對已經搬遷到離教會及其成員合理距離之內的地方的未得之民的教會的名單。然後,傳教士就可以成為當地教會的一員,組建一個由感興趣的人組成的團隊,向特定的人群開展事工。對於那些與本教派教會有更直接聯繫的教派傳教人員來說,這種方法可能會特別有效。
如果一個組織與某個宗派沒有直接聯繫,他們可以把重點放在回國傳教士已經擁有的關係上。在這種情況下,傳教士可以聯繫他們的支持教會,看看他們是否有興趣向社區中的未得之民群體傳教。通過這些教會,傳教士可以建立一個人力和財力資源網路,以便開展外展活動。
這種教會與傳教士的夥伴關係可以考慮的另一個群體是半退休或退休的傳教士。在某些情況下,退休傳教士希望利用他們多年事奉所積累的培訓和經驗為當地教會服務。通過一個聚會點在他們所在地區發起和帶領一個教友小組的事工,是他們運用這些恩賜的一種方式。在某些情況下,退休傳教士可能無法委身於領導這樣的事工;但是,他們仍然可以作為顧問或輔導員,幫助那些實際從事這項工作的人。
在上述任何一種情況下,這些歸國的傳教士都已經接受過培訓,擁有豐富的經驗、語言能力以及對他們在海外工作過的未得之民群體的熱愛。當試圖通過當地教會在未得之民群體中建立新的事工時,這些特質可以提供很大的幫助。
實施策略:美國福音派自由教會的行動計畫
這種教會與傳教士合作參與當地未得之民群體的一個例子是一個美國宗派的策略,該策略旨在動員其教會向周圍的未得之民群體傳福音。美國福音派自由教會(EFCA)的移民傳教部最近開始實施一項策略,該策略結合了上文討論的幾個要素,有三個主要目標。
第一個目標是在美國福音派自由教會組織內尋找和招募從海外任務歸來並留在美國的傳教士。由於這些傳教士已經與他們的母教會或其他差派教會建立了關係,我們鼓勵他們與牧師和/或教會領導會面,討論教會是否願意為他們社區的未得之民群體開展事工。如果願意,我們鼓勵他們在這個團契中建立自己。
與領導層接觸是重要的第一步,這不僅是為了了解教會是否對這一想法持開放態度,而且還因為領導層的支持是事工的有效性和持久性的關鍵。芝加哥研究的一位參與者在反思她的主任牧師在基督徒-穆斯林感恩節晚餐後的講話及其對會眾的影響時說:「有幾次,(主任牧師)站起來說這有多好,因為他參加了晚餐。...所以,這真的是他說的。他說的話就是金子」(Urton 2021, 123)。這一評論強調了這些事工計畫得到教會領導的支持和認同的價值。
第二個目標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美國福音派自由教會移民傳教部協助這些傳教士制定策略,向會眾介紹當地的未得之民群體。北美的一些(但不是全部)差會正在建立這類機構。第二,幫助傳道人動員那些表示願意參與未得之民群體的人。正如我們在上文所看到的,在這個時候,找出會眾中具有跨文化事工經驗的人是很有幫助的。這可以包括與教會領導談話、在主日禮拜上發佈公告、在會眾通訊中「吹 風」、在社交媒體上發帖,以及將當地的未得之民群體納入教會的禱告工作中。通過這些方法,可以產生一份感興趣者的名單,並邀請他們參加介紹會,在會上傳教士可以提出與當地未得之民群體接觸的異象。
這一目標的另一部分是確定要參與社區的特定未得之民群體。這可以通過約書亞專案的互動地圖等工具來實現,該地圖可以定位全國各地的未得之民群體。對於穆斯林群體,有一些網站可以提供幫助:Zabihah(https://www.zabihah.com/)可以查找穆斯林人擁有的餐館和其他企業,Salatomatic(https://www.salatomatic.com/)則列出了清真寺和祈禱場所。對於印度教徒、錫克教徒和佛教徒未得之民群體來說,只需在谷歌上搜索一下特定地點的寺廟、餐館和企業,就會有所幫助。在做完這些調查後,就可以制定計劃,通過參加清真寺的活動、參觀餐館或其他向整個社區開放的活動進行接觸。在取得聯繫後,新成立的傳教團隊可以確定該社區的需求(如果有的話),並制定適當的策略來吸引未得之民群體參與。
最後,美國福音派自由教會移民傳教部將為這些傳教士提供交賬、支援和資源,為他們創造一個能夠有效開展工作的環境。這應該類似於大多數傳教士在國外所習慣的監督。這可能包括每月的禱告會、定期的報到時間,以及不時地提供有關資源和培訓的建議。
實施這樣的策略對返回的傳教士和當地教會都有益處。傳教士們又有了一次機會,可以利用他們的恩賜、培訓和熱情向移民的未得之民群體傳福音。當地教會跟隨傳教士的帶領,參與向他們社區的未得之民群體傳福音,從而自己也成為有效的跨文化傳教士。
結論
參與未得之民群體的傳教不再僅僅是海外在受限制進入的國家的活動。神在祂的旨意中為北美教會開啟了在當地社區向未得之民傳福音的機會。從海外任務歸來的傳教士和有跨文化事工經驗的傳教士顯然可以在幫助當地教會參與這項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我希望上文詳述的建議策略能夠幫助鼓勵教會與傳教士建立有效的夥伴關係,從而向未得之民群體傳福音和服事。對於回國的傳教士來說,可能還有其他創造性的方法來接觸在北美有移民的未得之民群體。關鍵是要認識到這些工人是多麼豐富和獨特的人力資源,因為我們要努力看到各國人民站在神寶座周圍說:「願救恩歸與坐在寶座上我們的神,也歸與羔羊!」(啟示錄7:10)
討論問題
- 通過當地教會向散居地的未得之民傳福音的益處和挑戰是什麼?作者為什麼建議建立這樣的夥伴關係?你同意他的建議嗎?
- 「散居地」在聖經和當今神的使命中的神學和傳教意義是什麼?
- 作者從一個在當地向未得之民傳福音的美國教會宗派的角度來寫作。國際傳教組織應該如何理解國家教會在當地的傳教工作並與之建立聯繫?
- 對比散居地的門徒訓練工作和原籍國同一民族的門徒訓練工作。在這些不同的環境中,建立教會的努力有哪些相似之處,又有哪些不同之處?各自有哪些獨特的機會和挑戰?
參考書目
Bartlotti, Leonard N. 2020. “Testing Models, Shifting Paradigms: Re-imaging and Re-envisioning People Group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ontier Mission 37, no.3-4 (Fall/Winter): 133-140.
Joshua Project. 2021. “United States.” https://joshuaproject.net/countries/us.
Kronk, Richard, Gene Daniels, Mark Chapman, and James Watson. 2017. “Fruitful Practices in Ministry to the North American Muslim Diaspora: A Mixed-Methods Study.” Fruitful Practice Research. https://nextmove.net/uploads/ FP-Diaspora-report_FINAL.pdf.
Salatomatic. 2021. https://www.salatomatic.com/sub/United-States/Illinois/ Chicago/DuPage-County/UWAJE6I7gV
Urton, Mike. 2021. “How Evangelical Churches in The Chicago Metro Area are Engaging Muslim Communities.” D.Min. Project, Trinity Evangelical Divinity School. ProQuest Dissertations & Theses Global.
Zabihah. 2021. http://www.zabihah.com/
1 一些宣教學者指出,被指定為「未得之民群體」的人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當他們遷移到不同的城市或國家時,他們的情況會發生變化。有關這一現象的更多資訊,請參閱Leonard N. Bartlotti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ontier Mission 37:3-4 (Fall/Winter 2020): 133-140中撰寫的《測試模式,轉變範式: 重新認識和展望各民族群體》(Testing Models, Shifting Paradigms: Re-imaging and Re-envisioning People Groups)。然而,就我們目前的目的而言,約書亞專案列出的未得之民群體就足夠了。
這篇文章翻譯自Mike Urton的在線文章「Reaching UPG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rough Church-Missionary Partnersh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