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1029
15
作者
EDWARD D. ANDREWS
耶穌在童年時期認識到自己的彌賽亞角色和神聖起源嗎?
揭示耶穌在童年時期對其彌賽亞角色和神聖起源的認識。通過聖經敘事和神學解釋,深入了解福音書中描述的耶穌幼年時的身份。
多個世紀以來,耶穌童年時期的自我意識問題一直是神學家和聖經學者感興趣的話題。聖經提供了耶穌幼年生活的微妙一瞥,尤其是在路加福音中,而路加福音是這一探討的主要資料來源。
嬰孩敘事和早期跡象
嬰孩時期的敘事,特別是路加福音中的敘事,最早表明了耶穌的非凡性。天使加百列給馬利亞的報喜(路加福音1:26-38)、牧羊人的來訪(路加福音2:8-20),以及在聖殿中的展示(路加福音2:21-40)都強調了耶穌出生和早期生活的非凡環境。這些事件很可能是耶穌家庭傳統的一部分,可能影響了他早期對自己身份和使命的理解。
十二歲的耶穌 一次重要的相遇
耶穌十二歲時發生了一件重要事件。在耶路撒冷過逾越節期間,耶穌留在聖殿裡,與教師們討論,他的理解和回答讓教師們希奇(路加福音 2:41-52)。當他的父母找到他時,耶穌說:「為甚麼找我呢?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路加福音 2:49)耶穌「坐在教師中間,一面聽,一面問。」
問,發問:(ἐπερωτάω eperōtaō; ἐρωτάω erōtaō;與ἔρομαι eromai相近)希臘文「eperotao」意為「詢問」、「發問」、「要求」。「發問」的含義遠遠超過希臘文「erotao」,後者意為「求」、「請求」、「懇求」,如男孩的好奇心。Eperotao指的是在司法聽證會上可能聽到的質問,如審查、詢問、反問,甚至是試探性的問題,一種審問。「過了三天,他們(約瑟和馬利亞)就遇見他(12歲的耶穌)在殿裏,坐在教師中間,一面聽,一面問他們(猶太宗教領袖)。」猶太宗教領袖們「希奇」-馬太福音16;27:11;路加福音2:46;馬可福音5:9。
這一情節表明,耶穌即使在年幼的時候,也深刻地感受到了他與神之間的獨特關係,他稱神為父。這是耶穌在個人意義上稱神為父的第一個記錄,暗示了他對自己神子身份的認識。
約翰福音中的邏各斯概念
約翰福音的序言稱耶穌為「邏各斯(Logos)」(約翰福音 1:1),在希臘語中是「話語」的意思。約翰宣稱:「太初有道(邏各斯),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邏各斯的概念體現了三位一體中的第二位-先存的基督,他以耶穌的形象道成肉身(約翰福音 1:14)。
雖然福音書中沒有明確說明耶穌是何時意識到自己作為邏各斯的先存身份的,但約翰福音始終表現出耶穌在整個事工中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先存的身份和使命。
寂靜年代及其後
聖經對耶穌早年生活的大部分時間隻字未提,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無聲歲月」。我們下一次聽到耶穌的消息是在他約三十歲開頭公開傳道時(路加福音 3:23)。從開頭傳道起,耶穌就清楚地意識到了自己的使命和身份,他宣揚的天國,寬恕罪,並稱神為他的父。
結論:信仰與推論的事
雖然聖經沒有提供關於耶穌何時以及如何認識到自己的彌賽亞角色和神聖起源的明確細節,但有的證據表明,耶穌很早就意識到了自己與神之間的獨特關係。隨著他逐漸成熟並開始公開傳道,耶穌的行為和教導始終肯定了他作為彌賽亞和神的兒子的身份,並追溯到他作為邏各斯的永恆存在。然而,這種理解涉及到信仰和解釋的因素,因為它涉及到道成肉身的奧秘:在耶穌基督身上神成為人。
作者簡介
愛德華·D·安德魯斯(Edward D. Andrews)(刑事司法學碩士、宗教學學士、聖經研究碩士和神學碩士)是基督教出版社(Christian Publishing House)的首席執行官兼總裁。他撰寫了超過220本著作。此外,安德魯斯還是美國更新標準版(Updated American Standard Version)(UASV)(聖經)的首席譯者。
這篇文章翻譯自EDWARD D. ANDREWS的在線文章「Did Jesus Recognize His Messianic Role and Divine Origin During His Childhood?」